周易預測的步驟與方法《易經》的哲學思維及人文觀
欲解《易經》,必先了解遠古華夏先民的發展及演變過程,否則,難以知易言易。
中國遠古先民的宇宙觀是天人合一,從「炁」論的,認為宇宙的產生是從「無」到「有」的,即由無形向有形逐漸形成的,用「宇宙鴻蒙」、「洪荒」、「太素」、「太始」、「太初」、「無極」等詞語來描述混沌前的狀態;用「清者上浮於天,濁者下沉於地」,來描述天地的初始,用「太極」來描述「陰」「陽」兩儀的產生,「兩儀」爾後分化為四象,「四象」再加一陰或一陽,形成八個單卦(經卦),「八卦」各個復加形成六十四卦,單卦有三個爻,復卦有六爻,所以易經預測叫六爻預測。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個爻象、爻辭。
《易經》六十四卦是由八個單卦兩兩組合而成的,這八個單卦全部以自然界八種物質或事物的現象來命名的。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風,離代表太陽和火,坎代表月亮和水,艮代表山,兌代表澤,其它五十六卦各有其名,其卦名的字義雖然不能完全顯示現代社會的具體物質名稱以及具體社會現象,但其所代表的內容卻包含著宇宙所有的物質現象。
中國遠古先賢發明創造的文字屬於象形組合文字,每一個字都是由代表不同的物質的筆劃或部首組成,所以每一卦都帶有物質的烙印。如乾字有日,坤字有土、解字有刀、困字有木等等,六十四卦全部立足於唯物論。
《易經》作為一部古老的哲學典藉,從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預測之書,它通過太極、陰陽、五行、四時、八方、八卦(符號)、卦序、卦名、卦象、卦辭、爻序、爻辭、爻象、斷辭等作工具,按其本身特有的邏輯思維方法與準則,來分析、思考、判斷、預測宇宙間的各種問題;但其內容包含著中國傳統道德哲學的所有思想和原理。
《易經》與《道德經》是相通的,包含著「道非常道,有無相生」的宇宙觀。「道非常道,有無相生」是中國道德哲學對自然界本質的深刻揭示,是對自然規律的高度總結。不僅包含著西方現代哲學的唯物觀、發展觀、聯繫觀,更重要的是創立了西方哲學一直未重視的終始觀。
《易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把自然界這些發展變化規律滲透到自己的預測理論體系之中,把自己的理論體系置於正確的、科學的宇宙觀指導之下,為其預測的科學性,準確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易經》的哲學原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自然界的事物與人事因素之間存在著某種同一性的聯繫,可以相互啟示,指導人的言行。如乾卦就是以龍的活動規律來啟示人在發展過程的各個階段應該注意的問題,初九爻,潛龍勿用,九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爻,或躍在淵,無咎,九五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爻,亢龍有悔。爻辭表述了龍由潛伏到騰飛的活動過程,藉此啟示人要依時而作,把握好時機。
2,事物都是相互轉化的,不宜孤立地、靜止地觀察和對待事物。
3,人的言行必須符合一定的客觀法則與規範,才能遇事順利,少受挫折。
4,啟示人要積極主動,努力進取,不要錯過有利時機,空自悔恨。如《井》卦,九三爻辭,「井(氵枼)不食,為我心惻」,意思是說,「當井水清澈的時候不去汲食它,錯過機會只有飲渾水,令人遺憾」。
了解《易經》的哲學原理,有助於我們對事物的理解,也有助於我們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的準確度,還有助於我們揭開《易經》的神秘面紗,及時糾正對《易經》屬唯心論的不全面、不客觀的認識。
《易經》通過卦名、爻名立論,通過卦辭、爻辭論述事物的發展變化,通過斷辭指導人們吉凶趨僻。其哲學原理就包含在卦序、爻序、卦名、爻名、卦變、爻變之中。
《易經》中包含終始觀。終始觀是中國道德哲學對哲學原理的巨大貢獻,其深刻程度、影響廣度和對立統一樣可以稱之為規律。
《易經》的終始觀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利用卦序編排集中體現終始觀。
2,利用卦的組合體現終始觀。六十四卦,兩兩相偶,非復既錯,組成三十二個完整的終始循環。
3,利用爻變體現終始觀。
終始觀和發展觀相比較終始觀居於其上,終始是發展的終始,發展是在終始的總原則下的發展。《易經》中包含唯物觀。易始於占,亦終於占。
(每日都有更新,後續更精彩)
[易理精華,創作不易,有緣得之,珍惜收藏!多謝閱讀、點評、點贊、轉發,感恩持續關注!幫忙轉發文章的熱心粉友,有機會獲得筆者的免費預測。本人信道崇真,絕不食言!]
※《易經》63卦「既濟」卦的人生啟示
※易經中有八律,想要干大事的人一定要牢記!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