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話故事——羲和馭日

神話故事——羲和馭日

我們曾經講過古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和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他們是孿生的姐弟關係。今天講講我們中國神話故事的太陽神,不過我們的太陽神是女的,叫羲和

關於羲和的故事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南經》:在大荒當中,有座山名叫天台山,海水從南邊流進這座山中。在東海之外,甘水之間,有個羲和國。這裡有個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淵中給太陽洗澡。羲和這個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個太陽。於是羲和首先以日母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而前,她是人類光明的締造者,是太陽崇拜中至高無上的神。

天地初開後,天地不穩,盤古大神便頭頂藍天,腳踏大地,每日長高一丈,經過一萬八千年,天地定型。後盤古大神有感於天地間萬物皆無,便身化洪荒:左眼為日,右眼為月,頭髮成繁星點點;鮮血變成江河湖海,肌肉變成千里沃野;骨骼變成草木,筋脈變成道路;牙齒變成金石,精髓變成珍珠;氣為風雲,聲為雷霆,汗成雨露;盤古大神倒下時,頭與四肢化成了五嶽,而生殖器卻成了天地間的支點不周山脈……盤古大神所化太陽星中經過數年孕育出三大神獸,此神獸為三足形狀像烏鴉卻比烏鴉無比龐大,全身金色羽毛,天生帶有太陽真火,故為三足金烏,其中一名為帝俊,另兩名為太一,羲和。

帝俊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一個謎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只見於《山海經》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內」兩經之中。關於帝俊在中國古代諸神中的地位,今天眾說紛紜,然一般認為帝俊當是上古時代東方民族的祖先神,這種看法是一致的,因為《山海經》記載的帝俊活動地及其子孫之國大多在東方。帝俊部族與少昊部族均是我國東部以「鳥」為圖騰,戰國以來,人們稱日中神鳥為「俊鳥」,帝俊之「俊」又可寫為「夋」,這字在甲骨文中實為一個鳥的形象」。1942年9月在長沙東郊子彈庫出土的楚帛書所寫的帝夋幾乎可以等於帝俊。

帝俊也是商代殷民族所奉祀的天帝,甲骨文稱為高祖夋(與莒國犁比公祭祖碑文一致)。他本是殷民族的祖宗神。他的形狀甲骨文作或,畫的是鳥的頭,獼猴的身子,一隻足,手裡似乎還拄著一根拐杖。帝俊有兩個妻子,一個名叫羲和,住在東方海外的甘淵,生了十個太陽;另一個名叫常羲,住在西方的荒野,生了十二個月亮。他還有一個名叫娥皇的妻子,住在南方荒野,生了三身國的先祖。這位先祖一個頭三條身子,傳下來的子孫也都是這般模樣。

太陽女神羲和與她的哥哥帝俊生下了十個孩子,這十個孩子就是十個太陽。他們住在東海之外的湯谷。在那裡,有一個叫做扶桑的樹。那個地方也因此被稱為扶桑。據說這棵樹長得十分雄偉,有幾千丈那麼高。十個太陽從小就住在樹上。十個太陽也是有他們的職責的,就是每天要有一個太陽,去天上值班照亮大地。羲和作為她們的母親,每天會在出發前,帶著她們的孩子去咸池和甘淵中洗澡。羲和將自己的孩子洗的乾乾淨淨之後,讓他們等上由六條龍拉著的龍車出發去天上。因為從湯谷到蒙古共有16站,所以正好需要一天的時間。太陽在第14站下車步行,而羲和澤演駕著車回到湯谷,去準備接送明天的太陽。這就是羲和浴日的故事。因為羲和是太陽的母親,所以她經常為太陽們洗澡,這個傳說逐漸地就被總結為羲和浴日這四個字了。

而羲和的十個孩子,也是後來被后羿射掉的太陽。因為這十個孩子覺得每天日復一日的趕往天上,孤零零一人照耀著大地太過無趣。既然人類需要太陽的照射才能收穫莊稼,那就一起去天上照射,這樣就能然人類收穫更多的食物,最後卻好心辦壞事,讓大地變得乾旱,最後被后羿射殺了九個。

對於太陽這樣一個自然界中的事物,中國原始居民進行了自己的認識、理解和詮釋。《山海經·大荒南經》言羲和浴日,後人把這個故事進行了擴展:羲和每日為十子套好龍車,拉著十子晨明時分從曲阿出發,定昏時分來到蒙谷,然後又趕往湯谷,幫孩子沖洗去一天的風塵,然後迎接第二個當班的十子。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羲和跟十個孩子嚴格按時度過每一個白晝,給人間送去溫暖。整個敘述角度都是圍繞羲和——太陽之母如何陪伴十子恪盡職守地為人類服務展開,塑造了一個善良、慈愛、自製、沒有個人生活和需求的偉大的中國母親形象。一方面,這反映了該神話產生的時代背景,中國正處於母系氏族時期,神話是氏族社會母權時代的產物,表現出一定的女性崇拜;另一方面,這種女性崇拜意識一直存在於人們的潛意識裡,雖然在後來的父權社會意識的壓制下,這種潛意識與男尊女卑的社會意識形態相結合,就對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道德規範標準。羲和這樣的母親形象應運而生並生生不息,存在於中國人對於母親的集體記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冰講理想 的精彩文章:

TAG:小冰講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