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從漢服到道服,看道教文化傳承

從漢服到道服,看道教文化傳承

隨著傳統文化的日漸興盛,充斥在電視屏幕上的清宮戲逐漸被寬袍大袖的漢服劇所取代,漢服被認為是代表著華夏文明的傳統服飾,現在在街上看到著漢服的青年,依舊會吸引周圍人的目光,人們從抱著看戲的心情到原來這就是漢服的肯定心態,需要多久?日漸興起的漢服熱,就是一種回答。

(網路圖)

在道教,我們道教的服飾,和漢服有甚深淵源,故道教實有保存漢族傳統服飾,以存觀瞻的作用,這點《道書援神契》中也指出「儒者之服,隨世更易;獨玄門法服,有三代之遺風」。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網路圖)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

漢服中左側的衣襟與右側的衣襟交叉於胸前的時候,就自然形成了領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領」;交領的兩直線像交於衣中線左右代表傳統文化的對稱學,顯出獨特的中正氣韻,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說漢服表現天人合一的話,交領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與正。而袖子,則是圓袂,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這種天圓地方學在漢服上的表現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體現。

中國的服飾,每個細節都含蘊了禮教之精神,就以朱子深衣為例,上衣二幅,屈其中為四幅,代表一年四季;下裳六幅。用布六幅,其長居身三分之二,交解之,一頭闊六寸,一頭闊尺二寸,六幅破為十二,由十二片布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個月,體現了強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圓弧狀以應規,交領處成矩狀以應方,這代表做人要規矩,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後背處一條中縫從頸根到腳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下襟與地面齊平,代表著權衡。至於天子之冠服,朝臣之官服,祭祀之服,奔喪之服,都是本著禮教之精神來製作的。故《易》曰「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垂衣裳而能治天下的原因何在?蓋衣裳可以彰顯道德、區分貴賤,各有所守,故天下安定。

《道書援神契法服》雲「古者祭祀法服,有中單蔽膝佩裳之屬,今法服乃其流也。孟子曰:衣服不備,不敢以祭。」《援神契》將道教之法服的淵源和古代的祭服聯繫起來,是有道理的,不論其形制還是意義都有相近之處。廟堂之服,所繡的圖案,如蟠龍、斧鉞、藻繪等,都代表了帝王的權威,而道教之法服,也按照其描繪的神仙境界而綉上不同於世俗的尊貴圖案。如我們通常所見的高功服,背面一般綉有郁羅簫台、金烏玉兔、仙鶴、祥雲、蟠龍等,這些圖案代表著三界最尊貴的神明,故高功披上法衣,得神鬼欽服,眾靈拱衛,而能通達於天庭。

《三洞法服科戒文》太上曰「若當來男女,修行我法,舍俗出家,當須持奉三洞符籙經戒,依此制服,隨其經戒高下,勿得叨謬,混雜仙真。常須清靜,燒香左右,無使污穢,濁辱仙靈。」「冠者,觀也。內觀於身,制斷六情,抑制貪慾,虛心靜慮,滌盪塵勞,念念至誠,克登道果。外觀於物,悉非我有,妄生貪著,惑亂我心。當須觀妙,常使無欲,德美於身。上法三光,如彼蓮花,處世無染,圓通無礙。」冠本為古人束髮之具,《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發也。」但是《三洞法服科戒文》中卻對其賦予了宗教的意蘊,認為冠具有內觀於身,外觀於物的意思,道士戴此冠,當蕩滌精神,處世無染云云。又雲「冠以法天,有三光之象;裙以法地,有五嶽之形;帔法陰陽,有生成之德。總謂法服,名為出家。內服己身,六根三業,調鍊形神;外服眾生,三途五道,拔度人天。」道教之法服,在每個細節上都體現了其宗教信仰和追求。

《三洞法服科戒文》中更是詳細的規定了道士著衣的細節,其文雲「第一、不冠法服,不得登壇入靖,禮願祈請,悔過求恩;第二、不冠法服不得逼近境界,講說念誦,看讀敷揚;第三、不冠法服,不得持奉齋戒,受人禮拜,飲食供養;第四、不冠法服,不得禮拜師尊長德及受弟子禮拜;第五、不冠法服,不得出入所居,人間遊行,見諸凡人;第六、不冠法服,不得咒禁符劾,章表奏啟;第七、不冠法服,不得覲見國王父母,及諸世民;第八、寢息休暇,當脫法服;第九、沐浴浣濯,當脫法服;第十、大小便曲,當脫法服;」等等凡四十六條。

這種規範,都是有深意的。其一、是講誦經典、符咒章表、懺悔禮願必須穿法服,保持了道場的莊嚴,培養了道士(信士)的恭敬之心;第二、不能隨意脫去法服,以遊人間,則是要求入道之士,時刻記住自己的身份,不可與凡人一樣;第三、法服不得用不義之物作,法服不得以錦繡作,法服不得不依法做。不用不義之物,是因為法服是神聖的;不用錦繡作,則是杜絕後學追逐世俗的浮華;不得不依法,則是保持了法服的統一和可延續,所以《道書援神契》中說儒者的衣服隨著時代不同而變更,而道士的衣服還保持上古的風格,這和道教的戒律是分不開的。

道教通過對道士衣服的約束,從而約束其妄念,培養對聖真的恭敬之心,從而漸進於仙道。而在外則保持了道教徒對於祖師的認同,而信眾對道教的認識,也多從這外表開始,到身,再到心,逐一體現。

(編輯甘棠,圖片來源於網路,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大家投稿,來稿不限題材,擇優選登有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如何避開體內交通事故:抑鬱症
修道「飛升」,到底要飛到何處?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