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潘漢年三兄弟的不同人生歷程

潘漢年三兄弟的不同人生歷程

全文共5224字 | 閱讀需要10分鐘

導讀:潘漢年三兄弟是我的宜興歸徑同鄉,從小就聽長輩們講了很多關於他們的故事,在大學讀書時,也曾到處收集相關資料,編寫《潘漢年年譜》,最終由於能力精力有限,未能出版,至今引以為憾。時過境遷,潘漢年三兄弟中壽命最長的潘菽(潘有年)也於1988年去世了,距今正好30年。為了緬懷鄉賢,筆者特撰寫本文,以為懷念。

江蘇宜興,一個神奇的江南小城,至今已經出了4位狀元,27位兩院院士,被譽為教授之鄉。在宜興城西不到20公里處,有一個小村子叫陸平,潘漢年三兄弟就誕生在這裡。潘氏兄弟的曾祖父潘亭山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的舉人,祖父潘元夔,字理卿,是清咸豐九年(1859)的舉人,兩人都辭官不就,回到家鄉做塾師,潘家在宜興本地可以說是典型的書香門第。潘元夔兒子潘仲六生有長子潘梓年、次子潘有年,潘元夔的另一個兒子潘莘華則是潘漢年的父親。潘莘華,又名潘梓臣,清光緒後期秀才,辛亥革命前在本村設私塾教書,後受革命影響,一度從政,曾經擔任鄉董,後代兄長任區董。1913年北洋軍閥政府實行議會制度,被舉為宜興縣議員。

在家族的影響之下,潘漢年三兄弟從小便受到很多文化的熏陶,再加上較多地接觸社會、了解現實,三兄弟雖然走的路略有不同,但都是救國救民之路。

潘漢年:特殊戰線的傳奇人物

三兄弟當中,潘漢年最小,但最為世人所熟知。在中共黨史上,潘漢年是一個帶有幾分神秘色彩的傳奇人物。

1912年,潘漢年進入陸平鄉立初等小學讀書,後考入宜興縣第三高等小學,畢業後,在外祖母吳氏的資助下,進入私立彭城中學(今宜興市和橋高級中學)就讀。在此期間,聽在北京讀書的堂兄潘菽和潘梓年回鄉度假時詳細介紹「五四運動」的壯烈場面,深受感動。之後協助其父創辦了陸平高等小學,並幫助進步師生出版《小研究》壁報,組織演出隊,宣傳新思想。

1923年8月,加入《宜興評論》社,經常為《宜興評論》寫稿。1924年加入郭沫若、成仿吾等領導的創造社,同年主編《洪水》等進步刊物。1925年,潘漢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他在南昌、武漢等地任《革命軍日報》總編輯、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宣傳科長。此外在當時比較著名的《時事新報》副刊《學燈》、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創造社刊物《幻洲》周刊上發表了許多文章,引起了張東蓀、錢玄同等著名學者的關注。

1929、1930年前後,潘漢年擔任黨中央宣傳部文化工作委員會書記,與新文化運動旗手魯迅先生等聯名發起建立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並擔任第一任黨團書記,擴大了黨對進步文化界的影響,促進和推動了革命文藝運動的蓬勃發展。

1931年4月,中共秘密特務組織中共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在漢口被捕後迅速叛變,由於他掌握了共產黨中央的很多核心機密,致使中共地下黨組織遭受巨大破壞。為了重建中共特務系統,潘漢年接受中央的指派,改組並領導新的中央特科工作。在此期間,潘漢年協助周恩來、陳賡、李克農等領導,參與組織護送黨中央主要領導人轉移到蘇區的工作;參與粉碎敵人偽造「伍豪事件」的陰謀;配合宋慶齡,聯絡國際知名人士,積極營救牛蘭夫婦;在對敵隱蔽鬥爭方面做出了許多貢獻。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潘漢年根據中央的指示,與宋慶齡一起促成宋子文、宋美齡去西安談判,最終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潘漢年長期奔走上海、南京、廣州、延安、香港等地,從事黨的統戰工作和淪陷區秘密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處理「皖南事變」和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政協會議召開。

位於江蘇宜興陸平村的潘漢年故居

新中國成立後,潘漢年被任命為上海市副市長、市委副書記,成為市長陳毅的得力助手。由於他長期在上海從事對敵隱蔽鬥爭,熟悉上海各方面的情況,在接管和治理上海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起到別人起不到的作用。1955年3月15日,潘漢年主持了在上海新建成的中蘇友好大廈的落成儀式,這是他有生之年為上海人民做的最後一件實事。當晚他乘火車去北京,參加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誰也不曾想到,災難就此開始。

事情還得從1943年說起,潘漢年奉命去上海尋找汪偽特工頭目李士群,收集日偽情報。在李士群的挾持之下,潘漢年去見了汪精衛。此事潘漢年一直未向黨中央彙報,就連1945年回延安參加中共七大,也未當面向毛澤東彙報。在此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潘漢年向上海代表團團長陳毅彙報了此事,由陳毅向毛澤東作了報告。毛澤東迅速作出決定,立即逮捕審查潘漢年。4月3日,潘漢年在下榻的北京飯店,被公安部部長羅瑞卿宣布了對他逮捕審查的決定,將潘漢年押上小車送往功德林監獄。5月,潘漢年的愛人董慧也被捕關押。

1963年,最高人民法院宣判,以「內奸罪」,判處潘漢年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終身。1975年,潘漢年和妻子董慧被安置到湖南米江茶場(省公安局第三勞改農場)。1977年4月,潘漢年因病去世,遺體在長沙火葬場火化,骨灰埋在長沙市南郊金盆嶺西側半山腰的墓地。

潘漢年的傳奇一生,為革命、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由於特殊年代的諸多原因,對他的評價和認識,存在很多歪曲的現象。

在老領導老戰友陳雲、廖承志、夏衍等人的呼籲下,1982年8月23日,黨中央發出文件《關於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複名譽的通知》,向全黨鄭重宣布:把潘漢年定為「內奸」,並將其逮捕、判刑、開除黨籍,都是錯誤的。這是建國以來的一大冤案,應予徹底糾正。潘漢年的骨灰也由湖南遷往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安放,最終得到了平反昭雪。

今天在潘漢年的故鄉,還保留著他的故居,故鄉的小學也改名為潘漢年希望小學。

上海青浦縣福壽園公墓潘漢年衣冠冢

潘梓年:中共第一報人

潘家三兄弟里,潘梓年的名氣也很大,最有名的身份就是《新華日報》的創始人,並被毛澤東欽點為第一任社長,因此被稱為「中共第一報人」。

潘梓年,1893年生,與毛澤東同齡。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並在中學任教。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回到老家宜興組織進步活動並發動宜興暴動。調回上海後,主要從事黨的左翼文化工作,負責主編《洪荒》等進步刊物和江蘇省委的《真話報》。潘梓年有很深厚的哲學功底,文筆也好,不僅主持辦報,還親自撰寫和翻譯了很多著作。例如長篇哲學專著《邏輯和邏輯學》,此書曾得到毛澤東的高度讚賞,毛還為此親自寫信給潘梓年。

當然提到潘梓年,一定離不開《新華日報》。《新華日報》創辦於是抗日戰爭初期的1938年1月,發刊詞宣稱:「本報願將自己變成一切願意抗日的黨派、團體、個人的喉舌」。本來辦報地點確定在南京,後來因故改到武漢。這是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公開出版的唯一機關報。由於日軍佔領武漢,《新華日報》社不得不遷往陪都重慶。在轉移過程中,船駛至嘉魚附近,被日機炸毀,包括潘梓年的親弟弟潘美年在內的多人犧牲,這就是「新升隆」被炸事件。

遷至重慶後,報社隸屬於中共中央南方局,由周恩來兼任董事長,具體負責人仍然是潘梓年。《新華日報》的發展可以說是與國民黨迂迴鬥爭的歷史進程相伴相生的,特別是到達重慶後,受到的阻撓、限制就愈發嚴重。國民政府先後頒布了《修正新聞檢查標準》《修正戰時新聞禁載標準》《戰時新聞違檢懲罰辦法》等法令,規定所有報紙於出版付印前,其內容都必須經新聞檢查機關審查、通過。

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潘梓年和報社同仁們堅持新聞言論自由,以爭取民主和平為口號,進行了一系列艱苦卓絕的鬥爭。「皖南事變」發生的當晚,他一面派總編輯巧妙應對國民黨的審查,將沒有「違檢」的樣刊送呈檢查,一面親自向《大公報》和《商務日報》等民主報館的負責人說明國民黨製造「皖南事變」的真相,贏得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第二天,《新華日報》突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層層封鎖,將「皖南事變」的真相公之於眾,特別是刊登的周恩來的題詞「為江南死國難者誌哀」和詩句「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更是喚起了廣大民眾的悲憤和覺醒。

當日清晨,載有周恩來題詞的《新華日報》到達讀者手中,並出現在重慶大街小巷的閱報牆上。報紙銷量從平時的1000份猛增到5000份。潘梓年還以哲學家特有的智慧和遠見,寫下了許多發人深省的文章, 如《抗戰的現階段》《投降主義及其各種表現》《自力更生與爭取外援》《戰時圖書雜誌審查問題》《民眾變動問題商榷》等,起到了非常積極的影響。

抗戰勝利後,《新華日報》宣傳的主要內容是﹕宣傳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反對內戰的方針。揭露並反對國民黨獨裁的反動政策﹐反對美國的侵略陰謀。支持國民黨統治區人民的愛國民主運動。這些真實﹑正確的宣傳報導﹐教育了國民黨統治區的人民群眾﹐贏得了廣泛的同情和支持。

《新華日報》總館重慶舊址,位於渝中區化龍橋虎頭岩村86號

1947年潘梓年到達延安,在黨中央城市工作部任研究室主任。1948年輾轉於鄭州、開封、武漢籌辦中原大學,並任副校長、校長和黨委書記,同時任中原人民政府教育部長。1949年5月隨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武漢,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接管部部長,在短期內完成城市的文化教育、新聞出版的接管工作。中南軍政委員會成立,任文教委員會主任、教育部長。領導中南6省學校接管工作,正確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

1954年潘梓年調往中國科學院籌建社會科學部和哲學研究所,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副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籌備出版《哲學研究》。創辦《自然辨證法研究通訊》,推動了全國的哲學研究。「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受迫害入獄,1972年4月10日在秦城監獄含冤病逝,終年79歲。

1982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八寶山為他舉行追悼大會,平反昭雪,肯定了他一生的功績。

潘菽:心理學泰斗

相比於潘漢年和潘梓年,潘有年(潘菽)可能名氣沒那麼大,但是在心理學研究的領域,潘菽被譽為中國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可謂心理學泰斗級人物。

雖然潘菽參加中國共產黨時間較晚(1956年),但其實在大學期間就已經參加革命活動了。中學畢業後,潘菽考上了北京大學哲學系,當時的北大校長正是主張「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蔡元培先生。在這所當時中國思想最為活躍進步的學校里,潘菽不斷學習民主和科學的精神,還不斷給遠在宜興的兄弟們寄去北京的刊物《新青年》《新潮》等書報雜誌。可以說大哥潘梓年和三弟潘漢年的新思想啟蒙,最早來源於潘菽。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潘菽和同學們一起,在天安門前宣讀《北京學生界宣言》,並遊行示威、散發傳單、高呼口號。一部分學生不滿意於只呼喊口號,決議到趙家樓曹汝霖的住宅前面示威。之後痛打章宗祥、火燒趙家樓,結果大批軍警聞訊隨即趕來,逮捕學生多人,其中就有北大學生潘菽。這次運動給潘菽內心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他覺得自己應該走「教育救國」之路,於是他取了官費留學生,遠赴美國求學,希望能找到一條救國救民的道路。

1921年,潘菽抵達美國,入加利福尼亞大學學習教育學,期間思想發生轉變,覺得美式的教育理論不一定適合中國國情,轉學到印第安納大學學習心理學,獲碩士學位。1923年轉入芝加哥大學,在卡爾教授的指導下,於1926年完成了「背景對學習和回憶的影響」論文,獲得博士學位。1927年,潘菽學成歸國,擔任中央大學心理系教授、系主任。由此開始了大半輩子的心理學教育和研究之路,也和中央大學(後來的南京大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隨著抗戰形勢的變化,潘菽隨中央大學內遷到重慶。在重慶時期,潘菽通過大哥潘梓年的關係,結識了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喬冠華等人,經常參加各種紀念會、座談會等活動。1945年毛澤東來重慶談判時,他作為進步教授代表受到了接見。同時,他與「五四運動」的帶頭人,同是北大校友的許德珩來往甚密,引為知己,經常組織舉行一些知識分子的會談。二人決定以「五四運動」的民主科學精神為宗旨,組建「民主科學座談會」,討論時局,發表政見,這就是 「九三學社」的前身。潘菽作為「九三學社」的創始人,後來長期擔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直至去世。

南京解放後,潘菽受命參與接管中央大學,中央大學更名為南京大學後,潘菽被任命為第一任校長。1955年,潘菽當選為中科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是當時中國心理學領域唯一一位學部委員。1956年,南京大學心理系併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潘菽擔任心理研究所所長,同時他還長期擔任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卷》編委會主任,致力於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為我國心理學教育教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心理學界的奠基人」。

矗立在南京大學校園裡的潘菽雕像

潘菽一生專註教育,致力於新中國教育與心理學的發展,他歷經60多年的教育生涯,正像他自己所說:「並不是現成的康庄大道,而彷彿是山間之蹊徑,頗為崎嶇曲折,有時還要披荊斬棘。」

潘漢年三兄弟是我們宜興的驕傲,在新建的宜興市博物館裡,對潘氏三兄弟有專門的介紹。

今天我們緬懷先賢,不僅是為了銘記他們的貢獻,更是為了激勵後來人,沿著先賢的步伐,不斷努力前行。

掃碼加小編微信,即刻邀您入群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灼見 | 中央帝國下的山川形便:為什麼中國各省交界的形狀是「犬牙交錯」的?(上)
灼見 | 清華教授:真正的大國,是能給國民帶來尊嚴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