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少數民族態度決定一個朝代命運,一紙盟約成就大唐也毀了大宋

對少數民族態度決定一個朝代命運,一紙盟約成就大唐也毀了大宋

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乏戰事,歷朝歷代都是靠著戰鬥奪來的,多以歷史故事之中就少不了打仗的片段。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唐宋時期的兩大故事。李世民剛上位的時候就遇到了突厥的襲擊。但是當時的唐朝還沒有做好打仗的準備,所以節節敗退。最後無可奈何,李世民只能尋求談判來解決這一爭端。

話說李世民也是有點本事的。一邊調集軍隊準備迎戰;另一邊又畢恭畢敬的請求妥協,答應給對方補償。突厥首領倒是也算通情達理,和李世民達成協議之後就帶著東西走了還是很開心的。就是靠著李世民的緊張周旋,唐朝除了一場大的災難。這就是:渭水之盟。

百年之後,也同樣的出了這麼一件事。當時的北宋和遼也做出了同樣的事情。那一年,遼軍所向披靡幾乎是和戰無不勝,眼看就要攻到北宋的京都了。戰亂將至,這可怎麼辦呢?皇宮裡其實分成了兩派。一面覺得既然打不過,還不如趁早逃跑了避免大的傷亡;另一面覺得應該努力抵抗,皇上還應該帶領宋朝齊心協力,反擊遼國。

其實皇上是很想逃跑的。但是作為一國之君,總不能帶頭逃跑。為了國家,皇上只能聽從了第二種意見,御駕親征,到達澶州帶頭抵抗遼國。將士們也是深受鼓舞,都是躍躍欲試,想要上場殺敵。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可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宋真宗竟然同意了談判。並且一刻都沒耽擱,迅速達成了「澶淵之盟」。

渭水之盟對於李世民打擊很大,所以他發奮圖強。他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堂大家的積極性提高了。農業是百姓的本錢,多以大家積極發展,所以很多行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還有就是,努力提高軍隊水平,針對突厥人,訓練出了紀律嚴明,驍勇善戰的部隊。

僅僅3年,李世民就打敗了突厥。次年,便活捉了突厥首領。就這樣李世民的名氣出來,唐朝盛世也隨之而來。

反觀澶淵之盟也讓宋朝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由於當時宋朝屬於劣勢,所以遼國就得寸進尺經常所要金銀財寶。但是宋朝為了避免災禍,統統答應了。就這樣下去,人家只會更加得寸進尺,而宋朝也覺得自己有錢就行了。根本沒覺察到危機的降臨。當面對後來的金國時,宋朝還想用這一招,但是人家不想讓你再出現。再多的錢也沒有用了。以至於後來宋朝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狂的一首宋詞,千古無二!
原來在宋朝文人雅士是這樣喝茶的!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