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育兒做好這幾點,孩子自然變優秀!

育兒做好這幾點,孩子自然變優秀!

角色兌換,換位思考

孩子不明白家長的付出,家長不明白孩子的潛能。所以,家長與孩子之間常存在著不理解,會使雙方對彼此的定位不正確。可以嘗試讓孩子當「大人」,家長當「孩子」,這樣會讓孩子體驗到做家長的不容易,家長也可以體味到孩子的立場。

絕不溺愛,冷戰對待

家長溺愛孩子是現在很多家庭教育問題。事實上,為了孩子可以變得更優秀,家長是絕對不可以溺愛孩子,否則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任性妄為。一旦孩子無理取鬧,家長最好是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對付孩子。

熱情低落,激發興趣

厭惡也是一種情感表現,每個人都會有,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可能會出現厭惡吃飯、上學、讀書寫字的情況,這都是因為孩子的熱情處於低落狀態,對這些事情不感興趣,也就沒有心情去努力、奮鬥。家長要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感興趣,孩子自然會自覺去做。

在3歲前,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建立依附關係的人,而不是培養適應能力

3歲前的孩子,從另一個世界來到這裡,他對周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包括自己的身體,他都不會使用。他先要綁定一個人作為他的鏡子,在這個鏡子里他看到這個世界看到自己。如果這個時候和孩子的綁定關係沒有做好,這個孩子長大為成人之後,也會在人際關係中去尋找被綁定的人。

通常,孩子會選擇媽媽作為那個對象。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媽媽會在孩子3歲前覺得失去了自我,被捆住手腳沒有自由的原因。但請你堅信,這個過程是孩子必須的,也是短暫的。好好享受這段時間,給夠了,孩子就能很好的與你分離。你和他一起,用愛用欣喜用無限的好奇相處,這種綁定將是你一生值得回憶的一段溫暖歲月。

對孩子的教育不要急於求成

教育是先教做人,再教做事。可我們卻更偏向於教孩子學會一些技能,展現一些才華。我們的教育已經培養了太多技能專家,卻少有人將自己的使命尋找到,用內在的力量去完成深入靈魂進入骨髓的使命。3歲前,6歲前,就是這樣一個無法迅速看到結果,卻極其重要的培養內在力量和彈性自我的時刻。那個主要撫養人的內心要有很堅定的理念和對教育的了解才能守得住。

在3歲前,孩子需要的是身體感官感受,而不是思考

3歲前孩子是圖景化學習,應該將孩子的發展能量用於行動而非思維中。

這個思維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學習知識,它是更廣義的,包括講大道理講孩子沒有通過他自身體驗無法理解的那些抽象辭彙形成的大道理。

比如「這個東西裡面有添加劑,吃了會身體不好」,什麼是添加劑?如何不好法?這些都是孩子無法理解的,他聽到這個話後的第一反應是嘗一下。那該怎麼辦?成人用行動決定,這是家庭中的權威感,媽媽不買,孩子自然就吃不到。講大道理的教育、用暴力控制孩子的教育、怕麻煩而給孩子限制自由的教育都是一樣的,是偷懶教育,是成人沒有辦法的一種能量宣洩。

太多的孩子,在新事物面前失去嘗試的勇氣,嘴巴里說的都是一套套的道理「這樣危險的」「弄到水要著涼的」「寶寶好孩子不跳的」……面對此,只能深深的嘆氣。在保證孩子不會受到傷害的前提下,3歲前讓孩子自由的探索實在是太重要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嬰兒被喂花生險喪命,這4個中國式育兒陋習千萬不能做!
父母育兒時最經常犯的8個錯誤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