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徽簡稱「皖」的由來與皖國都城

安徽簡稱「皖」的由來與皖國都城

族訊網路

炎黃裔孫百姓家譜查詢

全球華人一本家譜

安徽簡稱「皖」的由來與皖國都城

安徽簡稱「皖」的由來

「八皖」作為安徽省的代名詞,常見於詩詞、楹聯作品之中。那麼安徽省為什麼又可稱為「八皖」呢?這要從安徽建省說起。

據《清史稿》記載:清初以前,安徽、江蘇(包括現在的上海市)是一個省——江南省。到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為了減輕「吏事繁冗」,把江南省一分為兩,設安徽、江蘇兩省;乾隆二十五年(1760),又正式定省會於安慶府治懷寧(即現在的安慶市)。由於安慶府境內有皖山、皖水,春秋時還有皖國,所以從那時起,安徽省又被簡稱為「皖」。雍正十三年(1735)以後,安徽省由原管轄的七個府,三個直隸州,增至八個府(即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潁州)和五個直隸州(即滁州、和州、廣德、六安、泗州)。這樣,人們便把擁有八個府的安徽稱為「八皖」。

在中國,類似這樣稱謂的還有好幾個省。如福建稱「八閩」,廣西稱「八桂」,湖南稱「三湘」,陝西稱「三秦」等等。

「八皖」一詞為何在詩詞、楹聯中最為多見呢?我以為,主要與詩詞、楹聯需要嚴格對仗有關。宿松縣文昌殿有一副聯:「鑿山外,聳出文峰,星入文昌,八皖文光射牛斗;大江中,憑臨天塹,勢參天半,一枝天柱拱龍湖」。作者賀欣是前清進士,那時候他就用了「八皖」一詞,可見「皖」或「八皖」作為安徽的簡稱,由來已經很久了。

皖國都成--潛山縣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潛山系皖國封地,為皖國所轄、皖國都城,安徽省簡稱皖,即源出於此。東漢獻帝初(公元193年),廬江太守陸康為遠避戰亂,將廬江郡治遷至皖縣城。此後,袁、曹、孫三家交替據有此地,皖城成為兵爭的重鎮。唐時,潛山縣曾為舒州治所。南宋景定元年(1260)馬光祖築安慶城以前,潛山縣城向間為郡、州、府治所駐地,元至治三年(1323年),划出原懷寧縣的清朝、玉照2鄉,另置潛山縣,隸屬於河南江北行省安慶路總管府。不久,因戰亂被廢。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改安慶路為寧江府。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恢復安慶府,直隸於南京。明洪武元年(1368年),復於舊地置潛山縣迄今。首任潛山知縣張仁,設縣治於原懷寧城舊址(今潛山縣梅城鎮)。清沿用安慶府舊稱。順治二年(1645年),劃屬江南省,十八年(1661年),置江南左布政使司以轄之。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正式設置安徽省。爾後,縣的全稱則為安徽省安慶府潛山縣。中華民國初年,安慶府被廢,潛山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設安慶道以轄之。民國17年,廢安慶道,潛山縣又一度直屬於安徽省。

自民國21年直至縣境解放之時,潛山縣先後受轄於安徽省第一行政區或安慶專區(抗日戰爭勝利後,曾改第一行政區為安慶專區)。1949年4月至建國後的1952年4月,稱皖北行署安慶專區潛山縣;爾後1971年3月,改稱安徽省安慶專區潛山縣;至1979年底,改安慶專區為安慶地區,再後又改安慶地區為安慶行署,九十年代,地市

合併為安慶市,潛山縣相沿隸屬之。

族訊網路

炎黃裔孫百姓家譜查詢

全球華人一本家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族訊 的精彩文章:

TAG:族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