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的十萬個尷尬瞬間,有你嗎?
配圖
很多人他們在家可能會是個瘋子,出門卻是個啞巴。
他們害怕所有人的目光,怕被別人盯著看,常被人說高冷和冷漠,但是內心深處誰又知道他們是渴望與你交流的。聚會的時候能不去就不去,去了也是盡量隱藏自己,他們可能在網路上十分健談,但是在生活中卻是沉默的一隅。
社交恐懼的日常,這或許是你的日常。
或許,在你周圍就有這樣的存在。
配圖
場景一:出門在外就餐,乘車
如果是在火車上別人坐在我的座位上,我會糾結很久,該不該跟這個人說座位是我的呢?
在外面吃飯的時候能一個人去就盡量一個人去,難免要和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找一個最角落的最不起眼的地方坐下來,成為最安靜的一個。
讓我主動去吧台找服務員點餐,不可能!即使去了,那一定需要很久服務員才會發現我,之後還得說服和挑戰自己,努力跟服務員說話。
在人多的地方就會感到不安,總覺得身後有一雙眼睛盯著我,會覺得是自己穿得不對?走路不對?到底哪裡不對?當別人看自己時就刻意迴避,假裝沒看到。
配圖
特別喜歡日本的一個原因是,它是自動販賣機密度最高的一個國家,不需要與人交流,希望中國也到處都有自動售賣機。
很害怕跟別人合照,也不喜歡自拍。
喜歡天黑。
其實大多數的時候我們不出門的,宅才是我們的最終歸宿。
出門在外,乘車交通,吃飯就餐,買賣交易,對於我們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一件小事,然而在社恐人的眼裡,卻是洪水猛獸般不可逾越的心理障礙。
這種恐懼,我們不能感同身受,我們甚至無法理解,但是它確實存在,且影響著他們。
配圖
場景二:學習與工作
最討厭小組討論,體育課的自由活動時間,特別是ppt演講,寧可所有的資料收集、ppt製作都由我來做,只要別讓我上台就好。
學習時遇到問題不敢問同學,更不敢問老師,工作中遇到問題,網上查不到,又不敢向同事請教,只能自己研究。
每天回宿舍離宿舍越近心跳得越快。
上課不喜歡坐人多的地方或中間位置,在食堂喜歡坐角落,別人倘若過來拼桌,我會很快速地吃完走人。下課去廁所的路程簡直是膽戰心驚,看到認識的老師簡直尷尬想哭。
認為同學和同事對自己所有的評價都是消極的,即使無心的話也能讓我鬱悶好久。
不會維持友誼,初中高中的朋友都不怎麼聯繫,也基本不在班群里說話,不常發朋友圈,發了也是分組可見。
配圖
找了一份工作只要不是待遇太差太討厭,就完全不會有換新工作的慾望,再去認識新同事適應新環境太累了。
下班的時候肚子餓了不敢說要先去吃飯,一直等著同事招呼我去;吃好了不敢先走,因為害怕說「我先走了啊」之後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
看到別人都覺得很厲害,就屬自己最差勁。
感覺自己和他人不是一個世界的,我和他們完全不同,就融不到一起去,沒有話題可以聊。
現在28歲,朋友沒有幾個,沒有任何感情經歷,前任更是沒有,男朋友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還安慰自己是個「單身主義者.」
每天都在想:如果每個人能跟我一樣就好了。
社恐的人因為種種的原因成長成了現在這般敏感而自卑的樣子,你們不經意的一個舉動,不小心的一個眼神,可能都在他們的性格里划上了一道一道的印記。
他們在班級群體、工作群體里不是最受人歡迎的一個,但是他們往往付出比平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能看起來和大家一樣,這其中的心酸和恐懼恐怕只有他們本身最了解。
配圖
場景三:與人交流
從不在班群或者集體群發言,每次出聲前已經在心中給自己演練了無數遍,結果說出來還是結結巴巴,所以乾脆選擇不說,反正我沒去過班級聚會或者同學會,一個人的時候最開心。
每天的任何閑著的時候都在玩手機,與其說玩,也可以說是看,其實並沒有什麼好玩的,只是想營造一種「你看,我有事,我很忙,別來和我講話」的氣氛。
為什麼身體不適還要去上課呢,因為不敢打電話跟輔導員請假。
配圖
不管說完什麼都會立刻後悔。
網路社交也會恐懼,發朋友圈發微博發貼吧,發了以後很擔心自己說錯話,很敏感別人的回復,所以後來一定會刪掉,但是如果是匿名會感覺好一點。
最經常聽到朋友對我抱怨是:我就沒見你抬過頭。
去找別人辦任何事情,哪怕說一句話都要預演一下場景;與人交流時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準確的說是不知道該怎麼直視對方眼睛。
生活中,就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無法參與我們的正常交流,也害怕參與交流,他們慢慢的也習慣了這種感覺,在心底給自己建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城堡,過只屬於自己的生活。
儘管如此,對於他們的彷徨和掙扎,羞於啟齒,小聲呢喃,可否有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關心;如果你看到「特別」的他們,請不要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你的一個微笑對他們來說也是鼓勵。
配圖
TAG:超級讀心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