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世達來了!人的創造力VS人工智慧
侯世達——這位集智俱樂部粉絲們熟知的大牛,即將來到中國!
侯世達主題演講&圓桌論壇
——AI&Society第五期
4月18日下午,侯世達將參與由騰訊研究院、集智俱樂部、湛廬文化、葦草智酷聯合舉辦的 AI&Society 第五期活動,發表主題演講並參與圓桌論壇,探討人的創造力和人工智慧。
主持人:
張江 集智俱樂部創始人
圓桌嘉賓:
程明霞 騰訊研究院助理院長
韓焱 湛廬文化創始人
段永朝 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
王小川 搜狗 CEO
賢度法師 龍泉寺人工智慧與信息技術中心主任
報名現場活動:
參與線上直播:
侯世達與集智俱樂部
侯世達(Douglas, R. Hofstardter),美國學者,作家,是印第安納大學認知科學與計算機科學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研究領域包括意識、類比、藝術創造、文學翻譯以及數學和物理學探索。因為其著作《哥德爾、埃舍爾、巴赫》(簡稱 GEB 或者集異璧)獲得普利策文學獎,聲名大噪。
侯世達為中國人熟知,是因為《GEB》這本站在數理邏輯、認知科學、人工智慧、語言學等領域交匯點的奇書。《GEB》在計算機界、哲學界、文學界都非常知名,許多集智俱樂部粉絲都是這本書的讀者。2010-2011年,集智俱樂部曾組織了12次讀書會探討《GEB》這本書。
集智俱樂部歷次 GEB 讀書會記錄:
2010年,侯世達與法國心理學家Emmanuel Sander 合作出版了《Surfaces and Essences》,介紹他們對於人類認知能力的最新研究和思考。2018年8月,中譯本《表象與本質》將由湛廬出版,敬請期待。
類比能力是人類認知的核心
侯世達新書的觀點是:類比能力是人類認知的核心。沒有類比就沒有概念,沒有概念就沒有思想。人類通過類比學習概念,依靠概念進行思考、交流。
類比的思維方式,貫穿了人類思維的各個層面。兩歲的兒童會說,「我給香蕉脫了衣服」。三歲的兒童會說,「牙醫給牙齒打上補丁」。五歲的兒童會說,「我想吃點水」。八歲的兒童說,「叔叔,你的香煙正在融化」。人類從小到大,學習使用語言、學會思考,藉助的就是類比和隱喻。
其實侯世達在《GEB》的寫作中就嫻熟地使用了類比思維。
在《GEB》中,侯世達發現纏結的層次結構在不同領域普遍存在,哥德爾、埃舍爾、巴赫的思路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的理論/作品具有某種同構性:哥德爾是抽象的數學關係,埃舍爾是形象的畫面關係,巴赫是聲音構成的空間關係。侯世達發現了不同學科領域之間奇妙交錯的這一經歷,是對類比思維的完美示範。
人工智慧也能區分事物
對事物的分類判斷,不僅對人類的基本思維,這也是人工智慧的重要任務,其中主要包括分類和聚類兩種。
分類就是根據已知樣本的某些特徵,判斷一個樣本屬於哪種已知的樣本類。對於分類,訓練數據有特徵(feature)和標籤(label),找到它們特徵和標籤的關係,建立起分類模型。輸入有特徵而無標籤的未知數據時,就能得到它的標籤,即類別。
聚類則是通過靜態分類的方法,把相似的對象,成分不同的組別,每個組別中的成員對象都有相似的一些屬性,這個過程不需要監督。
儘管人類的類比行為的底層邏輯和機器相差很多,但如果機器也可以區分不同的事物,那它也許就具有了像人類一樣類比的潛能。
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差距在哪裡?
侯世達對業界主流的人工智慧一直持有異議,既然哥德爾定理表明沒有完美的數學系統,那麼以計算機程序為核心的人工智慧,也無法涵蓋、超越全部的人類智慧。人工智慧始終都有缺陷。
人工智慧無法超越人類的地方,可能就在於人類源源不斷的創造力。
而人類創造力的源泉是什麼?可能就在於類別和概念身上無窮的複雜性。
4月18日,在「人類創造力VS 人工智慧」專題活動中,侯世達和圓桌嘉賓們,將展開深度思考和討論。現場接觸,在線直播,等你參與。
TAG:集智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