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玉價值15坐城池你知道是什麼玉嗎?真正的無價之寶
玉文化是中華文明起源的一個重要標誌,玉之國之重器也,玉文化包含著有「寧為玉碎」的愛國民族氣節;「化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尚;「潤澤以溫」的無私奉獻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潔氣魄。
中國古玉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影響深遠,玉和中國民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藝術的產生和發展都有著密切的關聯,它影響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觀念和習俗,影響著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響著一大批文人墨客及他們筆下的輝煌巨作。中國古玉器世代單件作品的產出與積累,與日俱進的玉器生產技藝,以及與中國玉器相關的思想、文化、制度,這一切物質的、精神的東西,構成中國獨特的玉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個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鑒賞中國古代玉器,我們不但要欣賞它們的工藝價值,更要研究它們深刻的文化內涵。
從古至今不乏一些達官嫌貴都對玉比較奢靡,具有代表性的清朝皇帝乾隆,一生在位60年,乾隆皇帝是一個痴迷玉器、鑒賞卓然的大玩家,他酌古准今,復古而不泥古,創新而彰明顯著,堪稱中國帝王玉器史上的領軍人物;乾隆皇帝是一個文韜武略、治國安邦的大政治家,他勤求治理、勤政愛民,首重清廉、不寬貪吏,深知食為民天、民為邦本,誓為天下萬世先、創歷史曠古未有之盛世;乾隆皇帝也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類生命體,他的言行舉止,喜怒哀樂,善善惡惡,恩恩怨怨,無不打上祖上血脈傳承下來的絲絲印記和後天環境浸染的生生烙印。
和氏璧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無價之寶,價值15坐城池和氏璧。
元前689年,有個叫卞和的老人在荊山腳下(今湖北南漳西)慟哭不止。官吏前來查問,卞和說自己摟著的大青石中有寶,但兩次向楚國君王進獻均被斥行騙,並遭刖刑相繼失去雙腿,因而傷心極了。官吏將信將疑地把大青石運到都城,玉匠剖開時果然出現一塊晶瑩奇石。剛即位的楚文王端詳著用它雕成的璧,滿心喜歡,遂起名「和氏璧」。從此,「和氏璧」一直收藏於楚國宮中。
過了三百多年,「和氏璧」廣為人知,並落入趙惠文王手中。秦昭襄王聞訊,表示願用十五座城池進行交換。當藺相如將璧送到秦宮,秦昭襄王卻食言;他機智地奪回璧,設法帶歸趙國。這便是成語「價值連城」和「完璧歸趙」的出典。
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2年滅掉趙國,獲取「和氏璧」。翌年,他建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並用「和氏璧」製成御璽。這枚象徵權力的御璽「方四寸」,璽文由丞相李斯書寫,著名玉匠孫壽鐫刻。據《漢舊儀》記載,璽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
到西漢,「和氏璧」成為傳國璽。公元前1年,漢哀帝劉欣病死,幼帝登基,「和氏璧」由皇太后代管。王莽篡位自立前,派堂弟逼皇太后交「和氏璧」,她氣得將它擲於地,說:「你們兄弟逆悖天理,不會有好下場!」當王莽拿著「和氏璧」,發現它被砸掉一角,連忙命玉匠用黃金鑲飾。新莽政權垮台時,「和氏璧」一度掛在赤眉義軍首領的頭頸上。東漢初年,「和氏璧」才重回宮內。
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兵士見宮中一井晨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得傳國璽。孫堅將璽秘藏於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孫堅妻,奪璽。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漢獻帝在此,至此,傳國璽又歸漢室。公元 220年,曹丕篡權,逼獻帝禪讓,漢亡。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從此以後和氏璧就成了穿過玉璽,以本文作者淺見和氏璧遠遠不止於15坐城池,是真正的無價之寶,之華之國粹中華文明永遠的象徵。
TAG:冒險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