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改變與被限額——在傳統銀行與移動銀行間,你pick誰?
編者按
面對支付寶等移動銀行的崛起進攻,傳統銀行終於開始絕地反擊。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一條新規,主要對條碼支付做出限額要求,自2018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
這一切愛恨情仇究竟是從何而起,我們到底該站在哪一方?
2008年,馬雲說:
「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10年前,這句話並沒有被許多金融機構放在眼裡。
10年後,這句話卻成了許多金融機構乃至央行的桎梏。
前世今生
支付寶發展與傳統銀行的改變
成立之初
餘額寶曾在短短5個月時間裡,吸收存款超過1000億元,平均每天吸金6.6億元。而百度、騰訊、網易等互聯網企業們,也在用它們獨具吸引力的收益率搶奪著用戶。年化收益率5%、6%、6%外加5%的現金補貼,他們甚至不惜自掏腰包以搶奪市場。
相對而言,原先穩坐泰山的銀行卻面臨著存款流失的尷尬。
2013年
2013年,支付寶手機支付用戶超1億,支付寶手機支付完成超過27.8億筆、金額超過900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公司。
2013年,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等等銀行在內的跨行交易金額總量達32.3萬億元。
支付寶以不可估量的發展趨勢,震驚了國人,震驚了銀行。
2017年
2017年,中國「新四大發明」出爐:高鐵網路、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電子商務發展前景一片光明,移動支付逐漸成為國人行為習慣。
而同一年,僅僅一家平安銀行,在2017年就大裁減員6600人,瘋狂減少17.87%。前所未有。為什麼要減員?全部被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替代了。一個網站、一個手機軟體,抵過幾千號人。而2017上半年,僅僅四大行員工總數就比年初減少了超2.5萬人。
沒錯,中國的傳統銀行確實正在被「改變」!
安全隱患
傳統銀行對條形碼支付提出限額
新規內容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向所有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各非銀行支付機構;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等發布了一條新規——《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主要對條碼支付做出限額要求,並且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新規指出,消費者每天掃靜態碼支付,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以保障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的資金安全。
如果消費者一天用足500元靜態掃碼支付以後,微信支付會對超過500元的消費提供動態碼進行支付,確保用戶能繼續支付。支付寶目前仍可以繼續支付,但其尚未對超額支付流程做出更新,該公司表示由於涉及面交大,正在穩步推進。
解讀新規
按新規解讀,央行此舉主要是為了進一步保障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的資金安全,將意外產生的損失將被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各種移動支付欺詐行為將受到限制。
面對近年頻發的二維碼詐騙案件,央行此舉值得一贊。畢竟條碼支付在國內也是剛起步,並不算很成熟,靜態條碼支付仍存在很大的風險。例如此前,共享單車上面的條碼被不法分子替換之後,用戶掃碼支付的錢並沒有進入共享單車公司賬戶,而是進到了一些不法分子的賬戶。
專家認為,像微信支付超額部分用中間頁機制來確認的形式,讓用戶可以主動識別商家的相關信息。如果靜態碼被替換,消費者也可以很容易從動態碼顯示的頁面中察覺,兼顧安全和便利。
業內人士表示,《條碼支付業務規範》目前處於試行階段,很多細節在具體落地上仍有待商榷。
不言而喻,這條新規一方面可以保證線上支付用戶財產安全,另一方面其實也在隱形地遏制支付寶等線上支付平台的發展。新規的發布,究竟是出於第一方面的考慮,還是第二方面的擔憂,這個就不知曉了。
最後,看完了兩大主角的愛恨情仇,我們要明白的是,不管是通過傳統銀行支付,抑或是通過移動銀行付款,不管是互聯網金融還是傳統金融,都要以保證資金安全為前提。
不管兩者中的誰,如果不讓金融走向規範化法治化的發展軌道,不讓人們真真正正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都將在大浪淘沙之後被淘汰。
而我們,要在面對這些上演的主角間的激烈競爭時,保持鎮定,以旁觀人的姿態,公正的選擇給我們更好的服務,更安全的保證的那一方。
編者|個人觀點
排版|個人觀點
TAG:茶山劉評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