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醫二院舉行「廣濟全科醫學論壇」
浙醫二院全科醫生團隊 醫院供圖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培養全科醫生人才隊伍
討論全科醫生髮展前景
今年全國兩會,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為全科醫生髮展注入一針強心劑,全科醫生人才隊伍培養已成為國家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支柱性舉措。
說起「全科醫生」,大家可能有兩個疑問,全科醫生能看什麼病?全科醫生的水平好不好?
3月底,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舉行「廣濟全科醫學論壇」,請來了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家庭醫學系和中國全科醫學雜誌社的專家,討論「全科醫學 如何提升臨床思維能力、培養優秀全科師資」的問題。
據統計,我國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僅有20.9萬人,離2030年70萬人的目標還有不小距離。我國全科醫生占醫生總數的6.6%,而發達國家一般為30%以上,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則達到50%左右。加快培養大批合格的全科醫生,是我國推進醫改、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關鍵點。
全科醫學是門什麼樣的醫學?
「全科醫生是居民健康和控制醫療費用支出的『守門人』,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中寫道。
浙醫二院院長助理、浙醫二院全科醫學科及國際保健中心主任宋震亞主任醫師主持召開本次論壇。她說,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是醫療服務的「兩條腿」,二者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全科醫生既是看病的「始發站」,也是「樞紐站」。對於絕大多數常見病、多發病,全科醫生可以及時診治;而對於無法處理的疑難重症,全科醫生可介紹最合適的專科醫生,從而實現醫患的精確匹配。在這樣的運行機制下,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都能集中精力做最擅長的事,從而實現醫療資源的最優配置,大大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
另外,現代醫學發展到現在,專科越分越細,專科醫生更專註於本專科疾病的精準診療;全科醫生著眼的是患者、家庭及環境等,從全人、全程的觀念來評估、綜合診療患病的人。
上周,浙醫二院全科門診中來了一位60多歲的大伯,是朋友介紹到醫院全科醫療科來看的。
「我有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最近又有了腰痛,骨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內分泌科,都看過了,他們說我是腰椎間盤突出,但治療後沒什麼變化。我一邊看腰痛,一邊看其他病,每個星期都要來醫院報到。」
大伯說他很多專科科室都看過了,配了一大堆葯,但還是覺得不舒服。他說來看全科,是沒辦法的辦法。
門診的全科醫生查看了他的每項檢查報告,又仔細為他做了全身檢查,檢查到頸部的時候,發現有可疑的腫大淋巴結。進一步檢查,竟然是肺癌,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頭裡,所以導致腰痛。
大伯嘆了口氣,「如果早點到這裡來查,說不定還能早點治……」
「5年前,我院獨立開設全科醫學科,有門診和病房,很多患者不知道什麼病可以來看,現在全科已經有一批忠實粉絲了。」
宋主任建議,以下這些患者可以到全科門診就診——
1.無法確定健康問題或疾病所屬專科的患者,尤其是初診患者;
2.已經明確診斷的慢性疾病,需長期、連續、綜合性服務的患者;
3.健康問題無法用軀體疾病或器質性疾病來解釋,需要進行心理諮詢服務者;
4.已經明確診斷和治療方案,但疾病涉及多系統,需要同時在幾個專科就診的慢性病患者。
5.有家庭功能障礙且明顯受其影響的病人;
6.常規健康檢查及健康諮詢、健康評估和健康管理。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
做哪些事情?
很多全科醫生都被問到這個問題,「全科醫生是社區醫生嗎?」
宋震亞主任說,兩者有一定的關聯,但絕不能混為一談。
社區衛生服務是城市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的基礎環節,是以基層衛生機構為主體,全科醫師為骨幹,合理使用社區資源和適宜技術的基層衛生服務。
全科醫學的發展與社區衛生服務的開展息息相關,兩者相輔相成,全科醫學是為基層醫療保健體系專門培養全科醫生的臨床醫學學科,培養的全科醫生是社區衛生服務的核心力量,倡導的全科醫療服務方式代表了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最佳服務模式。
就服務區域和工作範圍上來說,全科醫生與社區醫生是相通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往往也需要有紮實的基本診療、急救技能和臨床思維能力、綜合性的預防衛生知識,更需要有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定期隨訪社區居民,做好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維護。
浙醫二院全科醫學科的孫雪醫師曾到杭州上城區的南星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輪轉,參加全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她說,「做社區的全科醫師很忙,一個上午要看四五十位患者,主要是慢性病管理,還有為孕婦建小卡、新生兒保健、接種疫苗等。」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和浙醫二院的全科不一樣,基層是健康管理、常見病診治,而綜合性大醫院是疑難雜症患者的全面診治。
孫雪醫師說,「社區的全科醫師更像是患者的朋友,經常打電話給管轄的患者,不僅要管他們的病,還要管他們的狀態,吃藥、心情、懷孕、保健都要考慮。我們去社區培訓,收穫了很多,學習了社區醫生如何從關心病人的角度來治療疾病。」
但是與專科醫生相比,我國全科醫生的薪酬待遇、職稱評定、職業前景、社會地位均有較大差距。
今年初,國務院《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提出,簽約服務費作為家庭醫生團隊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組成部分,可用於人員薪酬分配。這意味著,全科醫生可通過簽約服務獲得更多收入。全科醫生簽約的居民數量越多,服務質量越好,收入就越高。
「這是一種強激勵機制,體現了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導向,有利於調動全科醫生的積極性,也是促進全科醫學進步的有效措施。」宋震亞主任說。
※小貓身中10彈 生命垂危!到底誰用霰彈槍……
※再遭閃電戰進球浙江毅騰吞兩連敗
TAG:杭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