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 小心蛇蟲叮咬
俗話說:「驚蟄過,蛇出沒」。隨著氣溫回升,蛇也開始蘇醒,而清明假期也是市民外出踏青的好時機,對此,市人民醫院醫生提醒,清明期間掃墓、踏青時,應避開草叢草堆,不得已要在草叢、山林行走時,可以拿棍子在前面進行敲打,以免誤踩到蛇被咬傷。若不慎被毒蛇咬傷,應避免奔跑,第一時間撥打120請求救援。
怎樣區別有毒蛇與無毒蛇
每年4-11月是蛇類活動的季節,蛇咬傷是在野外活動常見的一種外傷。提起毒蛇,人們大多覺得厭惡、恐懼,甚至是談蛇色變,這是因為,一旦被毒蛇咬傷,發病急、痛苦大、病情兇險,如不及時救治,常危及生命。
據了解,我國常見的毒蛇主要有10餘種,包括五步蛇、螃蛇、烙鐵頭、竹葉青、金環蛇、銀環蛇、海蛇、長吻海蛇、眼鏡蛇、眼鏡王蛇和蝮蛇,毒蛇咬傷死亡率為5%-10%。
怎樣區別有毒蛇與無毒蛇?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巫麗萍介紹,毒蛇有毒腺、排毒導管和毒牙器,而無毒蛇沒有。被毒蛇咬傷的傷口,局部常見到兩個明顯的毒牙痕,如被連續咬兩口,則可見到4個牙痕,有時也可見到1-3個毒牙痕,在毒牙痕的近旁有時可見2個小牙痕,也可能出現1-3個小牙痕。
毒蛇顏色、花紋較鮮艷或有特殊斑紋,頭部多呈三角形,體型粗短而不均勻,尾部短鈍或呈側扁形,棲息時常盤團,爬行動作遲緩,性情兇猛;無毒蛇顏色、花紋多不鮮艷,體型細長、相稱,爬行動作迅速,膽小怕人。
巫麗萍介紹,蛇毒按毒理作用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神經毒,先使傷處發麻,並向近心側蔓延進而引起頭暈、視力模糊、眼瞼下垂、語言不清、肢體軟癱、吞咽和呼吸困難等,最後可導致呼吸循環衰竭。二是血循毒,可使傷處腫痛,並向近心側蔓延,鄰近淋巴結也有腫痛,並引起惡寒發熱、心率和心律失常、煩躁不安或譫妄等,最後可導致心、腎、腦等的衰竭。三是混合毒,兼有神經毒和血循毒的作用,但如眼鏡蛇和蝮蛇的混合毒,對神經和血液循環的作用各有偏重。
抗蛇毒血清應用搶救蛇咬最有效
2013年5月,養蛇人梁某在一次給眼鏡王蛇餵食的過程中,不慎被咬傷,被家人送到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搶救時已經沒了呼吸,幸運的是,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最終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據了解,被毒蛇咬傷後,梁某憑經驗自行用火燒灼傷口,塗自備的蛇葯,並用鐵絲捆綁咬傷的左手,但傷口仍然疼痛、流血、腫脹明顯,梁某感覺到一陣頭暈,隨即不省人事。家人見到這種情形,都嚇壞了,立即把他送往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搶救。到醫院後,醫生髮現梁某已經沒了呼吸,即緊急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支持呼吸,同時用擴容、抗蛇毒血清中和毒素、清洗傷口等處理。並擬「毒蛇咬傷(危重型)、急性呼吸衰竭」收入急診ICU監護治療。
入院後,通過呼吸機支持、抗炎、抗蛇毒血清中和毒素、抗感染、利尿促進毒物排泄、保護重要臟器、維持內環境穩定、營養支持等治療,梁某病情明顯好轉。兩天後神志好轉,有自主呼吸;4天後停呼吸機拔氣管插管;5天後轉急診綜合病區;10天後順利出院。
巫麗萍告訴記者,眼鏡王蛇神經毒素作用對神經突觸的麻痹,可以使患者進入無呼吸的「假死」狀態,因此應儘早給予呼吸監控和(或)呼吸支持。同時早期抗蛇毒血清的應用是搶救蛇咬傷最有效的治療。
被蛇咬傷後儘快到有條件醫院急救
巫麗萍表示,被毒蛇咬傷後,不要驚慌失措,避免奔跑走動,這樣會促使毒液快速向全身擴散。傷者應立即坐下或卧下,自行或呼喚別人來幫助,迅速用可以找到的鞋帶、褲帶之類的繩子綁紮傷口的近心端。如果手指被咬傷可綁紮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傷可綁紮肘關節上;腳趾被咬傷可綁紮趾根部;足部或小腿被咬傷可綁紮膝關節下;大腿被咬傷可綁紮大腿根部。
綁紮的目的僅在於阻斷毒液經靜脈和淋巴迴流入心,無需過緊,它的鬆緊度掌握在能夠使被綁紮的下部肢體動脈搏動稍微減弱為宜。綁紮後每隔30分鐘左右松解一次,每一次1-2分鐘,以免影響血液循環造成組織壞死。
立即用自來水、涼開水、肥皂水等沖洗傷口及周圍皮膚,以洗掉傷口外表毒液,沖洗擠壓排毒須持續20-30分鐘。應避免用嘴巴吮吸傷口排毒,如果口腔內有傷口則有中毒的危險。
被毒蛇咬傷後要儘快送往有急救條件的醫院救治,抗蛇毒血清的應用是搶救蛇咬傷的特效藥物,抗蛇毒血清治療越早越好。根據毒蛇的種類選用特異抗蛇毒素的療效最好,如不能確定毒蛇的種類,則可選用多種抗蛇毒素。市人民醫院常規備有蝮蛇、五步蛇、銀環蛇及眼鏡蛇等抗蛇毒血清。
野外活動要注意預防被蜂蜇傷
春夏秋三季,是各種蜂類的活動季節,尤其是春季,鮮花盛開,各種蜂類活動亦格外頻繁,在野外活動時,一不小心就會招致蜂蜇。
蜂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蜜蜂和黃蜂。蜂類接觸人的皮膚後,為了自衛,毒刺刺入皮膚,把含有蟻酸及神經毒素的毒汁送入皮膚內,輕者僅有局部紅腫疼痛,中央有一個瘀點,數日後紅腫逐漸消退。重者叮蜇處紅腫一片,可發生水皰或大痘,引起劇癢和疼痛。如果被群蜂蜇傷,嚴重者可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脈搏細弱,血壓下降,不及時搶救則有生命危險。
2014年10月,市民王先生夫婦因在山上運動時不慎全身多處被蜂蜇傷,4小時後入院治療,可見全身見多處大片紅色皮疹。入院第二天,兩夫婦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肝腎功能不全,王太太的病情更加明顯,出現了少尿等腎功能衰竭等表現,一度病危,幸虧在市人民醫院急診綜合病區的醫護人員的幫助下,順利渡過危險,最後兩人康復出院。
巫麗萍表示,群蜂蜇傷多屬臨床重症,來勢兇猛,死亡率極高。如不及時治療,常可在幾天內死亡。被毒蜂蜇傷後,首先要鎮靜,不要驚慌奔跑,更不要隨便扑打,必要時以衣物包裹頭、面部等暴露部位,就地趴下。其次,查看被蜇處是否留有蜂刺,如有應立即拔除。如果是被蜜蜂蜇了,用肥皂水、鹼水等塗抹傷口,能有效減輕疼痛;如果被黃蜂蜇傷,局部可塗食醋。輕症者可用抗組織胺類藥物,例如撲爾敏、苯海拉明等內服,有助於消除水腫、癢痛等輕度過敏反應。過敏癥狀明顯者或被群蜂蜇傷者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螞蟻雖小亦會危及生命
一般人對毒蛇和蜂類的防範意識都比較強,但對小小的螞蟻可能就沒那麼在意了。然而,如果遇上過敏體質的人,螞蟻叮咬也可能是致命的。
巫麗萍表示,目前的溫度和濕度條件,比較適合螞蟻的活動和繁殖,外出勞作或者踏青時,千萬不要隨意去惹螞蟻,特別是避免踩螞蟻窩,防止被咬傷。如碰到紅火蟻,更要躲開。被紅火蟻咬傷,有些人是局部有灼痛和微癢感,鼓起一個小腫塊,幾天後就自然消退;如果是過敏體質者被咬傷,可出現發燒、頭暈、視力模糊、呼吸困難等嚴重的過敏癥狀,甚至會因為休克而危及生命。
巫麗萍提醒,戶外活動穿長褲,穿鞋最好不要穿拖鞋之類的。一旦被螞蟻叮咬,可用肥皂水清洗患部,塗一些消炎解毒的軟膏。如果痛癢厲害或者出現過敏,不要抓破患處,必須儘快就醫。市民被螞蟻咬傷後,若出現過敏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幾乎每年都能接到被螞蟻咬傷的病人。巫麗萍告訴記者,她曾接診過的一個病例:市民李某因在戶外活動時被螞蟻叮咬1小時後到醫院就診,患者出現全身皮疹、呼吸困難、頭暈、心悸,被叮咬處有拳頭大小硬塊,測血壓發現血壓下降,考慮患者出現過敏性休克,立即讓患者平卧,迅速皮下注射鹽酸腎上腺素,靜脈推注地塞米松等處理。經以上緊急處理後,患者呼吸道通氣得到改善,神志恢復,血壓也逐漸回升。
巫麗萍說, 過敏性休克的表現與程度,依機體反應性,抗原進入量及途徑等而有很大差別。過敏性休克通常都突然發生且很劇烈,可在幾分鐘之內從最初輕微的皮膚癥狀迅速發展至死亡。若不及時處理,常可危及生命。
梅雨季節小心「隱翅蟲」
近段時間的潮濕天氣滋生了不少蚊蟲。居住在陽東區東平鎮的林女士一覺醒來,竟然發現臉上像被人撕抓毀容一般,出現了幾道紅色痕迹,額頭還出現了皮膚潰爛化膿的情況。經診斷,林女士臉部無端冒出的傷痕,是由一種名為隱翅蟲身體內的毒液接觸人體皮膚後所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症,稱為隱翅蟲皮炎。典型癥狀表現為條狀、片狀的皮膚紅斑、糜爛及化膿,皮疹見於所有直接和間接接觸的部位。
市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王衛亮表示,隱翅蟲形如螞蟻,不過長有翅膀,當其在人體皮膚停留時不會引起皮炎,只有當其被打死或壓死時,其體內所含有的一種強酸性毒液在接觸皮膚數小時後,會引起皮炎反應。反應的輕重與接觸毒液的量有關,一般人體會有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等癥狀。輕者患處有灼痛和微癢感 ,嚴重者局部劇痛及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癥狀。
王衛亮表示,如果市民不小心得了「隱翅蟲皮炎」,需要立即用肥皂水、4%蘇打溶液或者10%氨水清洗接觸部位,以中和毒素,減輕炎症反應。癥狀嚴重的需要及時去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給予專科藥物外搽,以避免皮膚繼發感染和減輕癢痛感,一般7-10天後會逐步癒合,嚴重的地方可能會出現短期的色素沉著斑。
據了解,隱翅蟲多棲於草木多的地方,有向光習性,城市相對較少,而鄉村、山林中較多,尤其是在夏季雨水較多的時候。若發現蟲子落在人體皮膚上,千萬不要用手直接去亂捏或拍擊,應先將蟲子吹掉或撥落,再用腳踩死,同時用清水或者肥皂水洗凈蟲子接觸過的皮膚。如果是外出踏青、旅行,市民應盡量穿長褲,並隨身攜帶花露水等驅蚊蟲用品。
專家介紹
王衛亮
陽江市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廣東醫科大學研究生導師、廣東省皮膚科優秀青年醫師。目前擔任廣東省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委員。曾於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西京醫院、中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皮膚病醫院培訓學習。從事皮膚病與性病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10餘年,在皮膚病、性病的診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擅長:疑難複雜皮膚病、性病的診療。
專科出診時間:每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巫麗萍
陽江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災害醫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曾在廣東省人民醫院進修急危重症醫學,主要從事急危重症救治的工作,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對嚴重多發傷、中毒、毒蛇咬傷、多臟器功能衰竭、心臟血管病嚴重症、消化道出血以及膿毒症休克等危重症的搶救及診斷、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撰文/譚興孚 陳進杜 攝影/陳 林
※我們的童年,回來了!
※雞翅尖是打針的地方,不能吃?真相是……
TAG:陽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