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鎮九峰的3篇短文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鎮九峰的3篇短文

1.《「廉政公」與三座土樓》

有一座單元式方形土樓,樓主人自己只居住不長時間就遷居深山之中,偌大一座土樓就留給了族親居住,他身上的人格魅力富有傳奇色彩,他的人生故事令人百般回味。

踩著立秋後的陽光,走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九峰鎮,到處可以觀賞到富有閩南古建築特色的生土樓和明清宗祠。在該鎮黃田村,我們見到了這座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6年)的詠春樓,高大而斑駁的外牆、撕裂的青石門樓題匾、腐蝕變黑的木質大門,無不在講述土樓歷史的久遠和滄桑。寬敞的樓內大埕一角,雙眼井井沿乾淨,表明還有人經常到這裡打水。大埕一律用長條石鋪就,年深日久,有部分條石已經斷裂。

詠春樓在黃田村8座土樓中算不得最高最大,但是因為樓主人名字叫曾萼之故,而備受來訪者的青睞,名頭自然最為響亮。曾萼(1721-1797),字麗元,號清溪,福建省平和縣九峰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進士,歷任恩平等五縣知縣、羅定等四州知府(今廣東省惠州、潮州、佛山一帶)、直隸連州的知州,被乾隆敕封為「廉政公」「奉政大夫」。

據說曾萼每到一處為官,都清正廉明,民風良好,政績顯赫,朝廷對他十分滿意。到了晚年,曾萼上書稱自己年事已高,整天迎送官員、跪跪拜拜的身體不支,希望辭官退隱,乾隆帝獲悉情況後特賜一把黃涼傘,允許他坐著接送官員,免了跪拜之禮,此為古代官場所罕見的「恩遇」。昔日同窗譚尚忠知道曾萼隱衷後細心周旋,曾萼終於得到皇上的恩准,帶著優厚的俸祿和賞銀回到故鄉平和黃田。回家後便建了一座規模盛大的土樓,讓親人聚族而居,朝夕相處。

詠春樓高3層,樓寬75.54米、進深77.8米,佔地面積5008平方米。堂前由前廳、側廊圍繞小天井組成獨立的院落。全樓共36個單元,布局活潑,迂迴曲折,別有情趣。該樓背後的兩個方角處修為圓式,形成前方後圓,因此當地人稱為「半月樓」,詠春樓前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與主樓相映成趣,取「花好月圓」之意。

譚尚忠知道曾萼建樓這事後,題寫了「詠春樓」作為樓名。曾萼也鏤石為匾,懸於樓門之上,一直沿用至今。

詠春樓落成之後,曾萼聚族而居,共享天倫之樂,一開始倒也熱鬧快樂。後來因為這裡離縣城太近(當時平和縣城即今九峰鎮鎮區,距離黃田村不到2公里),官紳往來多,糾紛訴訟雜,曾萼不堪其擾。經過一段時間的尋訪,曾萼看中了遠離黃田村的「農桑寮」,這裡偏僻清靜但卻山清水秀。曾萼到來之後,立即請來工人蓋了一座方形土樓「望雲樓」,大門題寫對聯:「望重岳山齊家治國,雲輕富貴解組歸田」,是對自己的歸隱心跡做了最佳詮釋。樓匾與門聯至今字跡清晰可見。

傳說蓋樓期間發生了老虎趁夜傷人事件,曾萼痛心疾首,持杖怒擊村口伯公廟,斥責伯公「享受人間煙火卻不能保境安民」。第二天,那座伯公廟竟然坍塌了一角而且爬滿白蟻。此後,農桑寮再無虎蹤,當地也不再設土地伯公廟,逢年過節、初一、十五就沒了祭拜土地伯公的風俗。

相距農桑寮不遠的山腳下,是平和縣秀峰鄉坪洄村田心組,這裡有一座樓叫「永思樓」。這座樓原來並不叫「永思樓」。據說田心黃氏家族,從霞寨遷居這裡後人丁興旺,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築起了一座十分雄壯的土樓叫「天寶金湯」樓。可是後來子孫們坐吃山空,先後將這座樓一間一間陸續賣掉,恰好這事給曾萼知道了,便將樓一間一間接手買下。不久,黃氏家族便將土樓全部賣給了曾萼。關鍵時刻,田心村有識之士認為這樣變賣祖業有辱族風,便想辦法要守住此樓,共同商量在樓中央先蓋了黃氏祠堂,然後找來曾萼商議,欲贖回此樓。曾萼詳細了解了黃氏族人的思想之後十分高興,便無償將樓歸還他們,希望他們能夠重新振作,再次奮發圖強。當地人對曾萼的寬宏大量感恩不盡,就請他給樓題名,曾萼欣然題寫「永思樓」作為樓名。「思」字拆開即「田心」二字,是這裡的村名,永思即希望田心黃氏牢記教訓,永守祖業。

曾萼與永思樓之間的故事更加凸顯了他的道德大義,倍加彰顯了他的人格魅力。聯珠成串,前後三座土樓的故事見證了曾萼無愧於「廉政公」的封號。

2.《平和九峰十二板橋》

——見證修橋鋪路古民風

春天的雨水從素有「閩南第一高峰」之稱的大芹山奔涌下來,帶著春雷炸響的氣勢,在九峰溪上游處形成滾滾洪流,直奔九峰鎮城區而來。在城區南面的南門洋河段,河面寬敞,洪流恰似萬馬奔騰,蔚為壯觀。從閩南第一高峰上直撲而來的洪流,在這個河段會遇到一座古木橋,古橋攔截不了洪流的肆虐,但是洪流也奈何不了古木橋的頑強,於是,數百年來,洪水與古橋共同演繹了一個美麗的故事。

正是春雨連綿季節,這座木橋的橋板又被洪水沖離了橋面。洪水剛一退卻,村民們就自發前來,跳進河中,奮力拉回橋板。橋板是杉木,晒乾時很輕,經過幾天水泡就變得非常沉重。村民們只能分頭努力,有的站在橋墩上拉,有的不顧春天水冷衝進河裡,泡在水中合力抬舉,廢了好大力氣才把十二塊木板拉上橋墩,重新架好。

十二板橋是由十一座橋墩和十二節拼接的木板鋪設而成,每節橋板由兩塊杉木組成。十二節木板全長六十米,左右兩岸的岸邊石樁各有一條鐵鏈,分別鏈接了六節木板,所以洪水只能把橋板沖離橋面,卻不能沖走。

年逾八旬的村民曾萬里介紹說,這條溪流名字古稱「碧溪」,河面寬闊,水流湍急,十二板橋自古以來是九峰城區與對岸南門洋、澄溪村等地的重要通道,也是九峰城區住民前往小溪、漳州的必經之橋。

橋有故事,故事記在河邊的石碑,碑文刻著「曾志聞公喜舍鐵鏈,太學生曾世美喜舍鐵鏈」,字跡清清楚楚。本地曾氏族譜記載,曾志聞是曾氏三世祖,生於明代永樂戊戌年二月(1418年),「公樂善好施,建橋造路,勤立業績,置書田一千八百石,培育後裔英才。」

太學生曾世美系曾氏十三世祖,生於乾隆三年(1738年)。石碑記載的兩個人生年相差320年。據此,橋的建造歷史可上溯600年。有村民說,橋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宋朝,惜無可考。

十二板橋最早的橋墩都是河裡的鵝卵石堆砌而成,石縫間抹以三合土。三合土是指石灰、紅土、細沙,經由專門工具精心捶打煉製而成,村民曾萬里年輕時也參與過修橋事宜,他說三合土經過捶打煉製後,會呈現出油光,凝結後十分堅固,勝似現在的水泥。初期橋上木板沒有用鐵鏈拴著,一旦洪水暴發,常常橋墩被毀,橋板被水沖走消失無蹤,只能重新集資打造,村民生產生活十分不便。直到曾志聞、曾世美兩人的出現,捐錢鑄造粗大的鐵鏈把橋板連接起來,打樁將它們固定在橋的兩端,橋板再不怕被洪水沖走,兩位先祖樂善好施的美德因此被子孫後裔傳為美談,鐵鏈至今猶存,牽動之下,叮噹作響,沉重無比。

九峰十二板橋一帶,古時稱河頭社、大洋陂。明正德十二年(1517),時任都察院僉都御史王守仁,在平定漳南閩粵邊界叛亂後,呈請朝廷添設縣治於九峰河頭,此舉與當地村民曾敦立關聯很緊,當地傳有「曾敦立分茗議立縣,王陽明上表建平和」之說。據康熙年版和道光年版《平和縣誌》分別記載,「平和縣治,即河頭中營,負山倚水,地勢陂衍」,「城外(附郭)街市坊里,南曰:霞田,南門洋,大洋陂(古名河頭社),下屋場,霞湖。」

縣治為河頭「中營」,意味著原河頭社根據縣城建設的需要被分割開來了。由此可見,當時緊鄰河邊的十二板橋沒有劃入城區管轄範圍。雖然沒有劃入城區防衛,但是,曾敦立依然以大局為重,慷慨捐資建設城牆和學校。

曾氏族譜有載,曾敦立(1464~1535),號直齋,「建治之初,敦立慷慨獻出土地宅居,積極遷移祖墳,並捐資助餉,幫助建城,另捐資以興庠序,設書租以延師助學」。種種義舉,深得府縣嘉許,特為其建"百歲坊"於西門故居。

可喜的是,十二板橋所在曾姓住民雖在城外,經濟發展卻不亞於城內,這從現存大量的古民居、宗祠、土樓的建築外觀之精美可以看出端倪。

如今,十二板橋上下游先後建起了水泥橋和石拱橋,只有十二板橋在洪水中多次沖壞,卻屢次由鄉賢和村民慷慨捐資,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予以修復,古老風貌始終不變,成為本地村民的美好記憶和傳承良好民風的歷史見證,它與相距數百米之遙的九峰雙塔山水相映,成為九峰古鎮聞名遐邇的一道美麗風景。

3、《解讀一座廟堂——崇福堂》

偏僻山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九峰鎮,曾經榮任過數百年的平和「縣城」,這裡到處可以看到家廟、宗祠等古建築,有的處在居民聚集的城區,有的處於鳥鳴啾啾的山腳下,或者是溪水潺潺的小河邊。崇福堂就是獨立位於九和山的山腳下,百米開外就是九峰溪,依山傍水,一座水泥大橋聯接兩岸,與國道官九線相連。

老家在深山,往縣城辦事必定要經過崇福堂對面這條大公路,自上大學起,每次車行至本路段,目光就會轉向對岸崇福堂,被這座古建築所吸引。尤其是逢年過節或者是舉辦活動時候,崇福堂周邊升起數十個巨型紅色氣球,喻示了這座廟堂香火旺盛,是一座有故事和來歷的廟堂。

剛聽人簡單介紹說崇福堂主祀神是因淝水之戰一舉成名的謝安叔侄倆,那時心裡有諸多迷惑,那就是謝安叔侄倆無論是率兵作戰還是祖籍地都與九峰相隔何止迢迢千里,他們為什麼能夠在這裡得到後人敬奉的香火?古老的廟宇、美名的傳揚與當地淳樸的民風民俗,三者串聯著什麼樣的歷史淵源?

崇福堂坐落在「雄牛卧地」的風水寶穴,背靠巍峨青山九和嶺,面臨潺潺溪水碧溪河,堂前土埕開闊。廟堂為磚木結構,坐北朝南,面積750平方米,正堂闊5間,進深3間,堂上石香爐、木匾、生死輪迴壁畫及二十四孝圖,畫技精細,彌為珍貴,都是明清朝代傳下的古物。廟宇經歷漫長歲月的侵蝕,除了屋面經過維修外,殿中抬梁、木構架、斗拱穿枋等至今無發現蟲蛀現象,是元末明初寺廟保存較好的一座。

謝安、謝玄是如何飛躍崇山峻岭、駕臨九峰而成為當地民眾的主祀尊神,這得從廟堂的變遷史說起。

崇福堂所在的位置,當地人俗稱羅寨庵,很早以前是姓羅的聚居地,羅氏先人為陳元光將軍部下,發現此地為雄牛卧地之勢,攜帶謝安香火輾轉到此定居,並在祠堂設立謝安像讓族人朝拜。「王公」對百姓有求必應,善男信女紛至沓來,香火日益鼎盛。羅氏族人見此盛況,欣然禮讓卧牛寶地擴建庵堂,並遷移廣東定居。為了表達對羅氏先人的敬意,信眾擴建庵堂時,先在庵堂對岸的山坡上建造一座羅氏庵,每年的「王公」誕辰及普度日,祭拜者必先到羅氏庵祭拜羅氏先人,再拜「王公」。

據《平和縣誌》記載,崇福堂「初建於元,明洪武、清康熙、嘉慶等朝重修」,由此可見,崇福堂的歷史比九峰設縣(公元1518年)早了幾百年。天井的三級石階一邊,鐫刻有「洪武四年蔡二三娘」,是這座廟宇留下的時間痕迹。王公塑像內有題字:「大明洪武四年改建廟。嘉慶八年歲次癸亥重潤金身。大清康熙四十四年歲次乙酉重修」,由此可知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建廟宇,至於首次建設的具體時間卻不得而知。王公塑像內的這些題字不輕易示人,是崇福堂深藏的歷史符號。

崇福堂正堂頭頂懸掛著一塊光緒年間雕刻的木匾「霖雨蒼生」,正堂兩邊有一對聯,寫的是「公志在東山,我亦志在東山,悵望千秋尚友彌激素抱;昔總遭強虜,今又復遭強虜,橫瞻八極問誰克紹前勛」,都是對王公謝安的生平志向的概述和讚美。這對楹聯,陰文,黑底,鎏金行楷,筆意清潤而又筆力雄健,聯句工整,雕刻精美,成為崇福堂現存的古董,蘊含者崇福堂的深厚的人文精神。東山再起的故事耳熟能詳,謝安叔侄臨危不懼、以弱勝強的精神演繹成為了本地群眾骨子裡的信仰。

長期以來,閩粵兩省民眾和海外僑胞爭相朝拜崇福堂,崇福堂王公的故事廣為流傳。一個是祭祀王公不許用雞肉的故事。據傳,淝水之戰時,當時由於沒有時鐘,部隊作戰時間以雞啼為準,三更雞啼,四更出戰,結果那天凌晨雞提前啼鳴,二更啼,三更出戰,結果謝安部隊提前出發,掌握了主動權,大破強秦,取得淝水之戰的勝利。謝安認為戰役取勝,雞的奇特表現功勞最大,為了感謝雞的功德,從此以後再也不吃雞肉,因此,後人祭拜王公就不再「薦雞」。翻開《平和縣誌》可以看到:崇福堂「在東門外,離城七里,祀謝王」,「至今祀王者,不敢薦雞」。

王公還有一個「不吃」,是指不吃牛肉。據說是謝安帶領部隊征戰時千軍萬馬,需要大量糧食,這些糧食都是靠牛耕作出來的,所以王公對牛的功德非常肯定,不肯吃牛肉,至今,王公誕辰或出巡慶典活動期間,善男信女也都遵從著不吃雞肉、牛肉的規矩。

光陰荏苒,從公園383年淝水之戰到今天,1600多年時間過去了,謝安、謝玄叔侄倆力挽狂瀾的智慧和壯舉,成為九峰乃至更多地方群眾的信仰,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至今,九峰鎮崇福堂每年都會在王公誕辰期間舉辦慶典活動,鑼鼓聲、舞獅表演喝彩聲、鞭炮聲聲浪如潮,每年都會在這塊土地上熱熱鬧鬧地響起。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正殿燒香祭拜,祈福保佑,然後移步到廟堂側房,與來自周邊鄉鎮的上千個善男信女齊聚一堂,虔誠地品嘗王公的「賜福飯」——鹹菜飯。【註:照片攝影 朱松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土烙印 的精彩文章:

TAG:鄉土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