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的挑戰有多大?

人工智慧的挑戰有多大?

關於未來 他們有話說

分論壇:未來的生產

工人VS人工智慧

前者要轉變

人工智慧的應用,將在多大程度上對人工和就業構成挑戰?4月9日上午,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袁輝、惠普公司亞太區總裁Richard Edmondson BAILEY等業內人士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記者 胡誠勇 孫學新 黨朝峰

觀點1

人工智慧只是改變了就業方式

「我們用數字說話,以前格力10萬人完成了800多億銷售額,現在格力8萬人,但是銷售額反而大幅提高。但這並不代表不需要工人了,人工智慧只是改變了就業的方式而已。」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董明珠表示,格力雖然是傳統製造業,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格力也在不斷改變。比如格力的黑燈工廠,成功把工人從簡單繁重的生產線解放出來,讓他們從事監控操作類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勞動產出率。

「過去你只要老老實實把螺絲打結實就行了,而今天則是要讓企業人才去發揮創造。」董明珠說,「對於傳統製造業而言,智能時代,不是說企業自動化了就代表了未來的生產,而是我們企業人才的思想能不能代表未來的生產。」

董明珠同時猜想,在未來的智能時代,企業人才有可能只上三四天班,「我們希望通過人工智慧的應用讓更多人勞逸結合,有充分的時間享受生活」。

觀點2

人工智慧會讓很多人面臨轉崗

「人工智慧肯定會讓傳統工作崗位面臨衝擊,而且這種衝擊甚至會超出大家的想像,比如人工智慧對國內300萬名傳統紡織女工的衝擊就很大。」

——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袁輝

作為人工智慧企業的代表,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袁輝說,人工智慧不是簡單指機器人,而是哪裡有數據,哪裡就有人工智慧。

那人工智慧會讓人們面臨大面積失業嗎?袁輝給出的答案是,「那可不一定,但是我們會面臨大面積的轉崗。」

袁輝說,人工智慧不是為了創造原來沒有的東西,也不是為了摧毀傳統行業而發明,而是為了幫助傳統產業去提升價值。

觀點3

未來生產製造一定是數字化的

「未來的生產製造一定是數字化的,除此以外,生產率增長會受到各種因素驅動,比如說人工智慧機器人,以及我們所深信的3D列印。」

——惠普公司亞太區總裁Richard Edmondson BAILEY

Richard Edmondson BAILEY表示,未來有一些工作崗位會被取代,這樣的變化會有一個過程,在逐漸變化的過程中,我們還有機會對員工進行技能培訓,來適應這些未來的變化。

默克高性能材料全球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Allan GABOR說,人工智慧的發展確實會導致有些工作崗位消失,但也讓企業能夠更好的控制產品質量,給企業提供更多的機會。

分論壇:未來的交通

司機VS無人駕駛

後者更安全

4月9日,在「未來的交通」分論壇現場,威馬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沈暉、遠大科技集團董事長張躍、BlackBerry CEO程守宗等業內人士暢想未來交通的可能性。

南國都市報記者 孫學新 胡誠勇 黨朝峰

給汽車「減負」減少污染

分論壇討論現場,張躍就帶來了自己的新發明:一種新型的可使用在製造交通工具中的輕型材料。

發明輕型材料的初衷,張躍說,是為了給汽車「減負」從而降低污染,「如果不在交通工具重量和能源效率上下工夫,再大的進步都是小進步。」張躍提出,解決問題要從根上入手,「研發更輕的材料用於汽車等交通工具中,重量降低了,能明顯降低能源消耗,從而減少污染。」

「自動駕駛比人開車安全」

自動駕駛,很有可能在未來就成為生活出行的首選。但在目前,提起自動駕駛,大家顧慮最大的還是安全問題。「交通安全是必須要關注的,但實際上,自動駕駛比人開車還要安全,只是這些支撐數據要等到未來才能看到。」沈暉說,從長遠來看,包含自動駕駛功能的電動智能汽車是一個趨勢。

「為什麼需要自動駕駛,交通安全數據很能說明問題。」程守宗舉例說,每年世界上約有130萬人死於交通事故,自動駕駛將是探索交通安全的正確方向,不能讓對未知領域的擔憂阻礙了發展的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國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朝美能否做成「大交易」
中國移動將下調移動資費超過30%

TAG:南國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