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德經》摘抄與思考25、26章

《道德經》摘抄與思考25、26章

《道德經》摘抄與思考25、26章

文:Recycler

38/238.3175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意】

本章是老子對「道」的再描述。道是先於天地的獨立存在,它無形無聲,循環不止,創造了萬物。道以自然為本性,成為天、地、人取法的準則。

【譯文】

有一個混然一體的東西,在天地產生以前就存在了,它無聲呵又無形呵,獨立長存永不衰竭,循環運行而生生下息,它可以算做天下萬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叫它為「道」,再勉強給它取個名字叫「大」。它廣大無邊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遼遠,伸展遼遠而返回本原。

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空間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

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無以「道」為法則,「道」則純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樣子為法則。

【我思】

還是在闡述道的含義,其中設置了「大」的定義。道,廣大、不息、深遠、返本。周而復始。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道天地人是四大。為什麼將人與道天地並列?道天地廣大深遠,人只是大自然的一種生物,放在一起講合適嗎?首先這只是一個定義,一加一等於二,記住這四個字是並列的就好了。這只是老子的理念而已,我們可以定義不同的理念。再次。有些版本的原文,記錄的是道天地王。這樣這四個字就好理解了。道虛無又實在,我們惹不起。天地脾氣無法捉摸,我們惹不起。王,我們也惹不起。因此將四個惹不起的事物放在一起。

當人講,是肯定了人類的偉大,高於其他生物。這裡有個問題,作為道家思想,人和動植物的關係是什麼樣的?是並列的看待,還是把人類看做是高級生物?思想不同對待問題的行為就不同。如果一個人出現了事故,一個道家的人幫還是不幫?一隻動物出現了問題,一個道家的人幫還是不幫?按照生死有命的自然規律。即使是外在干預影響了自然規律,道家也不會制定另一套干預去反向制約之前的干預。這是我的解讀。因此,人對於人、動物、植物是平等的。所謂的平等,就是誰也不關心。既然都不關心,為何要突出人的地位呢?只講道天地就好。

當王講,句子容易理解,但是問題會很多。孔子才推崇君道,推崇忠心。老子是害怕君王,還是推崇君王?推崇君王,意味著人人不平等,意味著與自然相違背。王是人給予的稱呼,是人給予的權利。道天地卻是自身具有的力量。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看到對王的推崇。害怕君主。歷史中的道家人物,有智慧的往往選擇隱居。國家出於對人才的嚮往,往往需要這些人入世。「不為我效力,就殺頭」面對如此命令該如何是好。這裡又衍生出一個問題,面對生命威脅,是自保重要,還是順應自然重要?自保就需要做官,順應自然就可以看破生死。很多智慧的隱者,往往藏拙,不讓自己才華暴露出來,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回到主題,不害怕生死,有沒有王效果一樣。害怕生死,為了自保,就不免害怕君王。道家思想對於君王,沒有崇敬,只有害怕。對於道天地,即崇敬又害怕。這裡說的四大,是從道家自保講的所害怕的四大事物。這是我個人認為。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譯】

一、有物混成,這說明道是渾樸狀態的。

二、道是個絕對體,它絕於對待。

三、道是無聲無形的。

四、道不僅在時序上先於天地而存在,而且天下萬物也是道所產生的

五、道是循環運行的。

六、用大來勉強形容道。

宇宙有四大:道之外,天、地、人

所謂道法自然,就是說:道以自然為歸;道的本性就是自然。

【拾人牙慧-張其成全解道德經】

人的本性應該是什麼?簡單,清靜。本性究竟是善還是惡?孟子認為是善的。孟子說人的本性是善的,善的本性是什麼,是道。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什麼?是善還是惡?老子認為是無。王明陽認為心本身就是無善無惡的,那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有善有惡?那是意之動了。你IDE心意、意念一動,就有善有惡了。有的人做善事,有的人做惡事。那時意念發揮作用了。我們能知道什麼是善,也知道什麼惡,那時因為我們有良知。知道善知道惡之後再來怎麼做?為善去惡,就是眾善奉行,諸惡莫作,這就是格物。道、本心、自然是一回事,都是無善無惡,無貧無富的,是本來清靜的那種本然狀態。因此,道法自然,實際上是說道是最偉大的,是最高的,沒有什麼東西能超越它了,所以道效法的只能是自己。

【拾人牙慧-聞老子之聲】

事物的發展一般持續到極點,到達極點之後又走向相反的方向。這就是老子眼中的整個自然的運行狀態。(明知是壞的,我們是應該往回拯救,還是應該加速循環進度。老子提倡順其自然,不得已可以干預一下。算是一種緩和的積極救世。他這不是也在逆自然之規律嗎?為什麼不加快進程呢?過了壞的極點不就是轉好嗎?也許對於百姓來說,沒人願意看到極壞的時刻到來,只能拖延時間,等著未來人去承受。再者說,好與壞循環變化,干涉也沒用。眼睜睜的看著變化,這才是消極的態度。雖然好與壞是循環變化的,但是我們的干涉,可以改變好與壞的極限程度。也許我們的干預,壞的流程就此結束,轉向好的一面。也許我們的干預,我們延長了好的時間。雖然我們無法改變規律,我們可以改變時間和程度。)

「王亦大」表示在老子的哲學體系中統治的分量有多大。

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大意】

本章講述的是輕重、躁靜的關係,指出「重」和「靜」是君主治國的根本。

【譯文】

重物是輕物的基礎,寧靜是運動的主宰。

所以,聖人終日在外旅行,離不開輜重。雖然居處在高聳的樓觀,也沉靜超然。那身率萬乘的君主,怎能自輕於天下?

輕率會喪失根基,暴躁則會喪失主動。

【我思】

直接按照章節理解,並不是很難。

但是我較真,想反駁一下。重和輕誰是根?靜和躁誰是君?

常說由小及大。按照理論,輕增加了質量就為重,輕是小,重是大,輕應該是重的根本。從密度上說,重增加了空間就是輕,重是小,輕是大,重才會是輕的根本。可以說靜有了氣以後就開始躁。那麼靜是小,躁是大。也可以說躁得到了修養而變靜。那麼躁是小,靜是大。大和小誰是主宰?也分不清誰是誰的主宰。

老子由生活觀察發現,車是因為重才能前行。我也可以說車是因為輕才可以前行。第二句後半句,誰能沉靜超然?只有那些看到名利的人才可以。後面又轉折到國君也應該這樣。這個邏輯有點說教。為什麼要清心寡欲?面對權利如何能清心?老子認為的真理,別人無法認可,依然我行我素。自己做到的事,自己覺得好的事,別人是不會聽的。

輕率如果理解為動,厚重理解為靜,動則容易惹出事端,也應徵了老子的思想。暴躁容易失去理智,保持安靜,保持清心,就可以主動的思考問題。

這章節,是老子從日常觀察為出發點,勸告君主應該沉穩才能使國家長久。從車子總結出來的規律,能用在治理國家嗎?只能說是嘗試,其結果國家興旺或是滅亡。天下不止一個國家。安靜沉穩固然可以自保。我們身邊如狼似虎的國家,如何能放過身邊的老實人。一棵沒用的樹好裝,一個沒用的國家可裝不出來,土地就是資源。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譯】

輕躁的作風,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般,立身行事,草率盲動,一無效准。

【拾人牙慧-張其成全解道德經】

有人曾說過,管理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人管人,第二個階段是制度管人,第三個階段是文化管人。

【拾人牙慧-聞老子之聲】

讀老子時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將老子所說的所有價值都視為相對的。但老子視為理想的價值分明指向某一方向。即更加傾向於穩重而非輕率、安靜而非急躁、美麗而非醜陋、善而非惡、女性性而非男性性、溫柔而非強悍、柔弱而非堅強、空而非滿、水而非火等等。

老子將世界看做是對立面之間相互交錯而成,並用「道」字來表示對立面之間以「反」這一運動傾向為媒介相互交錯存在的原則。存在於這一原則之下的世界,或忠實履行這一原則的人表現出的,正是前面所說的老子明確傾向的某一方面的形象、即低、溫柔、女性化的形象。

~~~~~~~~太長不看~~~~~~~~~

簡版:哪怕是萬眾事物的共性,也不一定適用於人類。

~~~~~~~~~~聲明~~~~~~~~~~

歡迎交流思想。

謝謝您的包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ecycler 的精彩文章:

《道德經》摘抄與思考21、22章
《幽/冥問答錄》後感

TAG:Recycl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