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點:維持快樂的方法是接受不愉快

觀點:維持快樂的方法是接受不愉快

通常,我們認為如果你想要變得更加快樂,應該立即行動起來,通過行動去追求快樂。但心理學家們卻發現,大膽嘗試並不總是能帶來快樂。相反,維持快樂的最好方法是接受生活中的不愉快。商業內幕網刊登了一篇文章 ,解釋了這個觀點。

蘇珊 ?戴維(Susan David)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她曾經出版過《 敏銳的情感》一書。蘇珊認為:「當我們對快樂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的時候,反而會處處留意不愉快之處。每一次退步、每一次失望之處都會提醒我們:我們此時過得並不足夠快樂,想要更加快樂的嘗試也以失敗告終。」也就是說,人們越注重快樂的滿足感,他們的生活反倒更加不快樂。通常,這種狀態下,我們的想法都是「我覺得我過得不快樂,一定是我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相反,要獲得快樂,蘇珊認為方法很簡單,就是「接受生活中的不愉快」。蘇珊進一步把「接受生活中的不愉快」解釋為「把自己呈現給情緒」。如果我們能處理好我們自己的情緒,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有意義、更愉快。她認為正確處理情緒的方法是:不逃避、不沉溺。蘇珊說:「當人們處於負面情緒中的時候,他們反而會往積極的方面想。這樣,他們就能把負面情緒拋在一邊。」

在蘇珊看來,因為追求快樂而導致我們不快樂的心態,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是否關注了自己的負面情緒。其實,人們的負面情緒本身能夠說明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是在給我們發出一些信號。比如,你和老闆發生了一些不愉快,他沒有認識到你在項目中所做的貢獻,最快的解決辦法或許是忘掉這些不愉快,假裝什麼都沒發生過,但蘇珊鼓勵人們要直接面對而不是排斥這些不愉快的情緒。通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你也許能認識到,「公平對你來說十分重要」。那麼,從情緒中得到的這種認識本身就十分有意義。你就能繼續往好的一方面想,進而把之前的情緒拋在一邊。

最後,蘇珊建議,我們每個人應該停止和自己作鬥爭,不去想我們是否應該有怎樣的感覺,不管是好是壞,避免總是根據快樂與否的標準來對它們做出評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錦囊 的精彩文章:

余華:對我影響最大的三位作家
藝術在進化過程中有什麼用

TAG:職場錦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