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可·為》:佛經中也有算命的記載?

《可·為》:佛經中也有算命的記載?

孔為余起數:縣考童生,當十四名;

府考七十ー名,提學考第九名。

明年赴考,三處名數皆合。

復為卜終身休咎,

言: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補廩,

某年當貢,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

在任三年半,即宜告歸。

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於正寢,

惜無子。余備錄而謹記之。

孔老先生為袁了凡居土推算了科舉考試的命數:做童生時到縣裡面去考秀才,縣考第十四名,府考等七十一名,省里的提學考能考到第九名。那個時候考秀才要通過這三關。袁了凡居土第二年參加考試,三處考的名次果然都和孔老先生推算的完全吻合。

既然這樣靈驗,袁了凡居士就請孔老先生又為自己推算了一生的運勢,終生的吉凶禍福,說某年會補廩成為廩生(廩膳生員,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明府、州、縣學生員最初每月都給廩膳,補助生活。名額有定數,明初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廩米六斗。清沿其制,經歲、科兩試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廩名義。名額因州、縣大小而異,每年發廩餼銀四兩),某年會當上貢生(貢生比廩生又高一等,但都還是秀才),出貢後某年會出任四川的知縣,在任三年半即是告老還鄉的最好時機,宜辭官引退。在53歲那年的八月十四日丑時,壽終正寢,命中無子。袁了凡居士把孔老先生說的話詳細地記錄了下來,並且謹記在心。

從生平看,袁了凡居士是個很有個性的人,他自號「學海」,說明他對自己的學識才華很有自信,甚至還有一些自負。古代讀書人一般會遵循孔夫子的教誨。孔夫子在《論語·述而》中說「不語怪力亂神」,意思是不去談論奇怪神異的事情。在《論語·雍也》中說敬鬼神而遠之,意思是說敬鬼神而要遠離它。袁了凡居士作為一位儒者,在開始的時候對命理之學是持謹慎態度的。他第一次見孔老先生時,請他為自己推算命數,即使是細微的事情都得到了應驗,然後オ生起了讀書之念。第二次請孔老先生為自己推算學業情況,結果三次都考中了,而且每次考取的名次都眼孔老先生推算的一致。

經過這些驗證後,袁了凡居士オ開始請孔老先生為自己推算終身吉凶,可見他對於命理之學既不輕易相信,也不武斷地否定,而是要以事實作為驗證。正如《論語》中所說的:「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說孔夫子遠離了四種不正確的認識態度,即不主觀臆測、不武斷肯定、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袁了凡居士對待命理之學也是如此,既不執著迷信,也不絕對否定,這是一種比較謹慎的態度。

佛教並不主張算命,更不主張以算命謀生(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曆數算計,皆所不應一《佛遺教經》),將算命謀生稱為「邪命自活」),但也不絕對地反對。隋代天竺國三藏法師菩提燈所譯《占察善惡業報經》講的就是關於人的命數的推算。分上、下卷,上卷主講占察木輪相法及占察懺法;下卷講依一實境界,修二種觀,證無生忍的無上妙法。地藏王菩薩為順應眾生特別愛算命及求神問ト的喜好,善巧方便地將眾生引人佛理,消除煩惱和疑障,堅固信心。講此《占察善惡業報經》,此經可使佛弟子明白關於命運的佛法原理,才不會落入江湖數術或外道迷信等。

佛陀還特別為了利益眾生,介紹了地藏王菩薩的悲願功德、大神通力,以及救度眾生之方便法門。世間的算卦占ト有準有不準,找十個人算能算出十種結果,你自己也被搞糊凃了,而且有一些東西是無法算準的。而占察法門是依靠地藏王菩薩的神通力來占察,地藏王菩薩了解我們的三世因果,善惡業報,這是無論哪一個卦師也比不了的。而且由於占察法門的獨特設置,使得我們是否得到感應可以一目了然,我們自已也會深刻了解到這的確是得到感應的結果。不會出現半信半疑、狐疑不定的情況,進一步我們也會對佛法中講的道理升起極大的信心。

人的一生,八苦交煎,自己本身受業力的困縛,沒有智慧來認清現前所受果報,而這裡借佛菩薩力,明示趨吉避凶之道,使知所趨避,是自、他二力,感應道交,絕不是社會上普通的求籤問ト迷信神權、不自努力、妄求福壽者可比。企圖預測什麼時間發生什麼事情是機械的宿命論,很多人誤入這些外道占ト而浪費了寶貴的人生。《占察善惡業報經》中的木輪相法正是為了破除占ト的迷信,佛菩薩才給我們這個法寶。經云:「若佛弟子,但當學習如此相法,而返隨逐世間ト筮、種種占相吉凶等事,貪著樂習。若樂習者,深障聖道。」總體上看,佛教強調的是「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主張要多集善因,不必在意所感的果。我們所感的果、今生今世所受的果報,是往昔所造的善業惡業所產生的結果,所以最重要的是今生要集善業、造善因。

因此,針對命理之學,古德先賢有八個字值得我們銘記:「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要去做善事、好事,不要去管前程如何。只要做了善事、好事,自然會有好的結果,「只管耕耘,莫問收穫」,講的也是這個道理。佛教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意思是菩薩怕造惡的因,而眾生則不然,眾生並不在意造惡的因,害怕的只是惡果,這便是眾生與菩薩的差別。

與命理之學相聯繫的是因果報應說,這是佛教的一個重要思想。《周易》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道家有「承負說」,《太平經》中講:前輩人行善或作惡會導致今人享福或受禍,同樣今人的善惡行為又會影響子孫後代。所以,儒家、道家是站在家庭倫理的角度看待因果報應的。一個人不但要對過去祖先的行為承擔責任,而且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會對子孫後代有影響。

佛教的善惡業報說則主張三世因果,自作自受,強調一切善惡行為的後果應當由自己承擔。清末民初思想家章太炎先生曾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人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用的。」佛教戒律方面,因果報應說深入民心。從中國歷史上看,因果報應說在道德教化和安定社會人心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文章選自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編著的《可·為》——廣行釋講《了凡四訓》一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行法師 的精彩文章:

廣行法師小語:清明節祭祀不宜殺生
葉曼——我只活這一輩子 這一輩子我不糟蹋

TAG:廣行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