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9年上了20多個興趣班,每一步都精準紮實,還會在現實中碰壁?

9年上了20多個興趣班,每一步都精準紮實,還會在現實中碰壁?

9年上了20多個興趣班,每一步都精準紮實,還會在現實中碰壁?

這是一篇可能會招來板磚無數的文章。

小穗是北京讀書會的成員。她給她的女兒從9個月開始上早教班,到現在孩子9歲,上過20多個興趣班,最多的時候同時上8個興趣班!

這麼「雞血」的風格和做法,小穗怎麼會認同童書媽媽的理念,加入我們的讀書會呢?

先來說說今天請小穗來分享的原因吧。

首先是她的坦誠。很多媽媽就算在家很「雞血」,出門是要裝作很佛系的。但小穗沒有。她很坦誠自己的貪心,也很坦誠地跟大家講述了自己和孩子遇到的問題。

她原本只在讀書會做內部分享,在我們要求下,她增加了更多細節,曝光在公眾號更多陌生人面前,哪怕會招來很多口水。

更重要的是,其實小穗並不是一個「雞血媽媽」,她並不是特別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沒有為了升學,讓孩子去上許多學習類的補習班。

她給孩子報興趣班,出發點是想給孩子提供各方面的熏陶,讓孩子有更多機會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天賦。這何嘗不是我們很多媽媽關心同時也在做的事情,只不過小穗做得更盡心儘力。

她和所有的媽媽一樣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自由發展,她也為孩子在傳統公立學校受到的約束而擔憂。

也許,有的讀者會不贊同她的做法,但我們希望她的分享,會帶給大家更多是思考和啟發。

我是一個9歲女孩的媽媽。在讀完了《通往幸福的教育》這本書後,九年來我第一次梳理了自己的育兒心路,箇中滋味可以說是喜憂參半,痛並快樂著。

從我得知孕育了這個小生命開始,我就滿心歡喜開始「塑造」我心目中的完美女兒。我認真做胎教,讀書、聽音樂、畫畫,拍下胎兒照,希望從最初的起點就給予孩子最好的環境和滋養。可以說孩子的到來,滿足了我膨脹的母愛。

我非常認真地執行著母親的職責:從6 個月就開始尋找早教機構,9個月開始上早教課,到現在孩子9歲6個月,我們大大小小的培訓班、興趣班已經上了20多個了,平均一年學3-4個項目,在三年級時達到頂峰,同時上了8個興趣班。

在外人看來,我也許是一個瘋狂的報班媽媽。相信有很多和我一樣瘋狂的媽媽,當然也有與我相反的佛系家長。無論哪一種,我想,每個媽媽都是按照自己認同的育兒理念在執行的。

這麼多年來,報了這些興趣班,對孩子的成長也產生了各種作用,我初略總結如下。

9年上了20多個興趣班,每一步都精準紮實,還會在現實中碰壁?

0-3歲早教階段

那個時候,我主要想的是抓住孩子3歲前的敏感期,給她大腦神經元更多的接觸與刺激,也就是按照月齡的發展,有意識地科學地訓練她的運動機能和認知能力。我們9個月開始上早教班,2歲半又上了一個以開發潛能聞名的私立幼兒園。結果是,她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強,識字早,閱讀能力強,運動功能發展得好。

3-6歲 學齡前

重點培養了閱讀和朗誦

孩子三歲多,我們就轉回上家附近的公立幼兒園了。孩子閱讀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四歲時已經可以獨立閱讀繪本,不需要我們給她講故事了。

女兒還開始聽廣播里的睡前故事。長期聽故事,培養了她在聽覺上的專註力。在上小學後,我們發現孩子在課堂上聽講的效果一直很好,學樂器和英語時的聽力也特別敏銳。

同時,我發現孩子有些字音發得不是很准,就給她報了一個朗誦表演班,後來孩子在幼兒園講故事比賽中得了一等獎。我感到在幼兒時期的語言訓練對今後的表達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其他興趣:

游泳、英語和樂器

我認為學齡前主要以培養興趣為主,儘可能讓孩子嘗試多種事物,來挖掘她的潛能。所以我們報的興趣班以運動、音樂類為主。

運動類的游泳和體操都是孩子非常喜歡的。她從四歲開始學游泳,現在她熟練掌握了三種泳姿,今後孩子不走專業,只是自己游泳鍛煉,也沒什麼問題了。

9年上了20多個興趣班,每一步都精準紮實,還會在現實中碰壁?

英語和鋼琴,這兩項我認為就是童子功。孩子在5歲前,上過幼兒園的外教小班課和培訓機構的英語課,5歲的時候,到一家外教一對一的機構,開始學習自然拼讀。

目前,孩子的程度是自然拼讀全部學完,分級閱讀到H級,進度並不是特別快,但是肯定是超出學校英語的教學進度的。今年寒假,我給孩子又報了學而思網校的英語班。

鋼琴可以說是非常普遍的藝術培訓了。在孩子四歲時,我就帶她開始《小湯一》的學習。可以說,我是一個非常貪心的媽媽,幾乎不願意在任何階段落下培養孩子的機會。

我不求孩子能練到多高的水平,只希望她能打下一個樂理和樂感的基礎,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學習樂器真的是特別破壞親子關係的一件事。在這一遍一遍的嘮叨中,孩子變得疲沓了,對鋼琴的興趣殆盡.......

學琴那一段時間,大人和孩子都身心俱疲,在上小學前,我們就放棄鋼琴了,孩子考了一個二級,算是對那段學琴經歷的一個交代吧。

我們還學過芭蕾

孩子3歲時,我把她送到了一所規模較大的芭蕾舞培訓學校,從啟蒙班到北舞的三級,經歷了5年的時間。芭蕾一路下來收穫是培養了舞台經驗(上台不怵),練了身體的基本功(藝術體操劈叉,下腰完全沒問題),有一個較好的體型。

但是最終可能這項藝術不是孩子所喜歡的,她不喜歡單調的基本功訓練和單純考級的無趣,終於在去年通過三級考試後,就要求不再學芭蕾了。

9年上了20多個興趣班,每一步都精準紮實,還會在現實中碰壁?

小學1-3年級

上學以來所學的興趣班,大體分為兩大類:

1. 學校開設的興趣班:健美操,網球,圍棋,柳琴。

9年上了20多個興趣班,每一步都精準紮實,還會在現實中碰壁?

2. 校外興趣班,我們先後學過小提琴、畫畫、計算機編程、學而思(語數英)、寫作、音樂劇。

9年上了20多個興趣班,每一步都精準紮實,還會在現實中碰壁?

總的來說:興趣班都是在試聽後,孩子感興趣的前提下報名上課。經過一段時間,結果是:沒有考核要求,對內容感興趣就喜歡上;有考級或者要演出,老師要求嚴格,就不喜歡;練習過程過於枯燥就不能堅持。

在我看來:孩子還是興趣主導的,還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應該學什麼,真的想學什麼,怎麼堅持下去。

她每學習一樣課程,老師都會說她的悟性如何好,學得如何快,弄得我心裡十分糾結:希望她以她的能力去學好每一樣,或者哪怕只認真學習其中一樣,但是我的心情越迫切,老師讚美越多,她卻越不當回事。

寒假,她試聽了一周奧數課程,她爸爸也一起試聽,爸爸覺得奧數很有用,挺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對她學習編程也有好處。老師也誇讚孩子悟性好,理解快,可以達到6年級的水平。然而,試聽結束後,孩子強烈反對學奧數,因為她覺得老師講授的方式很沒意思,也不喜歡刷題。最後我們就放棄了自己的想法,順從了她的意思。

每一步都走得準確紮實

在現實中卻碰壁了

這些年看似我們一直在為孩子忙碌,沒有停止對孩子的培養,每一步都可以說走得準確紮實,在現實中卻嚴重碰壁了。

上小學前,女兒上了5個月的學前班,可以說在音樂、體育、美術、語、數、英各方面都做好了十足的準備。 當我覺得我們給孩子做好了各種上學的準備,她應該奔向她最喜愛的地方,快樂地、遊刃有餘地開始她的小學生活的時候,孩子的反應卻出乎我們意料。

首先,是對新環境的失望和焦慮。

上小學沒幾天,孩子就跟我們說很沒意思。要學的都會,老師很嚴厲,下課不能去操場上玩。她所在的小學是一所傳統老校,校風嚴謹,老師管理嚴格,但是這種治學嚴謹的氛圍,有時也會讓剛上學的孩子感到焦慮。

一次孩子把卷子落在託管班裡,晚上回家找不到,急得直哭。第二天一早,孩子睜眼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要去找卷子!」

我經常幻想孩子如果能去到一所像「巴學園」那樣不壓抑個性,因材施教的學校該多好,但在現實的體制下,我們還必須讓孩子去適應環境、調整自我。

9年上了20多個興趣班,每一步都精準紮實,還會在現實中碰壁?

其次,我擔心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有時接她放學,我就感到她心情不好,追問原因,有的是因為上課老師總是不叫她回答問題,或者是她不明白其他同學為什麼能力不如她,卻被老師任命為班幹部而心裡不服氣。

真正擔心的是接下來她突然爆發的暴躁情緒。一年級時,一天早上,她因為起晚了,沒吃早飯就去了學校,老師給我打電話,說她早上到學校後心情不好,一位同學問:「你怎麼了?」,然後她就氣憤地讓人家閉嘴!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就這麼爆發了,把老師都驚著了!

孩子有時會毫不顧忌他人情面說一些讓人尷尬的話,比如班裡在選三好學生,她就突然站起來當場反對一名同學被提名,原因是倆人私下裡不愉快,那名男同學總是和她欠招兒(北京話,招惹的意思),弄得倆人都在班級里都激動地大哭起來。

比如,家裡來了小表弟弄壞了她的玩具,她當即就翻臉,我們教育她說,「弟弟比你小不懂事。」她立馬就反駁說:「弟弟不懂,他家的大人也不懂嗎?為什麼不管他?」

這話噎得我們心裡一驚,覺得是有幾分道理,但是與人交往的人情世故,她似乎一點都不能領悟。

再有,我和孩子之間的一個很大的矛盾是怎麼合理安排她的課餘時間。

孩子每天放學之後要去託管班,再接回家7點了。如果是10點上床睡覺,回家只有3小時的時間,這段時間要寫沒完成的作業,還要練小提琴。所以每天我都會吼娃去干這個干那個,可她卻跟沒聽見一樣。

周末休息的兩天,差不多一天半都有課。寒假前的那個學期,周六上午是英語一對一,下午是寫作課,晚上是音樂劇,周日上午是電腦編程課。這樣一來,周末只有周日下午到晚上半天可以休息,還要寫作業。別說孩子,我只負責接送,都會覺得累。

她的周末時間被課外班擠滿了,沒有自由閱讀的時間,放鬆自己的時間。我倆之間能靜下心來,好好聊天說話的時間也不多,孩子的否面情緒沒有得到及時的關注和疏解,可能一直壓抑在心裡,才會有時突然爆發出來。

看完了《通往幸福的教育》這本書,我深深感到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父母的問題我也在反思:我們養育孩子時,目標好像就是要給她提供好的環境,培養聰明的頭腦,適應學業上的各種競爭,最好一步都不要落後,而在理解孩子、懂得孩子上用的心思太少了。

我覺得我們現在最需要重視的是:理解孩子,傾聽孩子,幫助她學會面對自己的情緒;認識自己,真正喜歡什麼願意堅持什麼,這樣情商和智商才能均衡發展。

因為獲得幸福並不是靠聰明的頭腦,靠考試得第一,而是孩子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為之努力堅持,最終實現自己,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這學期經過調整,我們砍掉了英語一對一課程、寫作課和音樂劇,只保留了電腦編程課,然後報了一個馬術班,希望在天氣漸暖的春天,孩子多一些戶外活動,來緩解和釋放積壓的否面情緒。

這樣,我也就卸下「督學」的角色,做一個可以和孩子每天都聊很多的「閑天兒」的放鬆的媽媽,周末帶著孩子「逛吃逛吃」的快樂的媽媽了。

備註:本文內容來自童書媽媽北京讀書會關於《通往幸福的教育》的分享,童書媽媽編輯曉鶯編輯整理。



作者簡介:秋天的小穗,童書媽媽北京讀書會會員,航空旅遊從業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