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買房選在什麼地段更能升值?我有一個簡單粗暴的辦法

買房選在什麼地段更能升值?我有一個簡單粗暴的辦法






圖片:Public Domain



買房如何選擇地段?



知友:

汪有

(2300+ 贊同,知乎編輯推薦)




我作為商業地產從業人員,業務並不涉及住宅,所以在我自己衡量地段的時候,視角和傳統的主做住宅的從業者不大一樣,更願意從商業及住宅城市功能融合上來分析地塊價值。




這裡說個前提:選擇地段,每個人養老/工作/升值/自用/投資不一而足,各自需求不可能挨個解答,從大的原則上看,我這個答案,只能覆蓋一個相對核心問題:




買房選在什麼樣的地段,更能升值。




而考慮到知乎受眾群的實際,大多還是年輕人,沒有一步到位直接在城市核心的實力,通常要在幾個區塊中進行抉擇,那這一個問題進一步細化為:




年輕人實力有限,不能一次性直接購買核心區大戶型物業,首次或二次置業,應該買房在什麼地段,更能升值。



我有一個簡單粗暴的辦法:看控規。




因為,我國的地產走勢,受到政府影響非常大,政府對一個區域的經營投入,直接影響這個區塊未來的發展,和升值潛力。




所謂「控規」,是「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簡稱,大概指的是,在城市建設中,政府對一個地塊,有著怎樣的規劃。



你在搜索引擎里隨便一搜圖片「控規」,你看到這些花里胡哨的圖片,都是——







看控規,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我認為,是顏色!(逃



如果你去看這些控規圖裡的顏色,會發現,基本上顏色來來去去都是那麼幾種,實際上代表著不同的地塊規劃——







這也太複雜了,你也不太能記住。我建議重點關注的無非是:

居住用地,就是黃的,辦公/商業用地,基本是紅的/粉的。

(不同的圖有細微差異。)



這個顏色比例,很重要。




居住用地與商辦用地的比例,直接決定了未來這個地塊的發展。




原因很簡單:如果這個地塊都是黃色的居住用地,證明這裡只是一個居住型的衛星城,並沒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而如果這個地塊大面積比例是商辦地塊,則商業的繁榮,必然在此提供了工作崗位,這些人群傾向於就近購房或者租房居住,未來這裡的房價和租金都有保障。即使房價下行,由於旁邊有足夠的商業和工作人群,這裡的房價,至少跌的緩。



拿我所在的城市,廣州為例:




廣州最核心的CBD地塊,就是珠江新城花城廣場一線CBD,控規長這樣:





(資料來源:第一太平戴維斯 商業樓宇部

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以下同)




你看,中間整體地塊全都標紅,全是甲級和超甲級辦公樓,旁邊的黃色地塊住宅,必然價值上存在不可替代性。這個區域雲集著廣州一大半以上的五百強、金融、大國企總部,所以這個區塊的住宅,也是最貴的。




當然,現在說這裡的房價貴,是馬後炮。但當年你看到這張控規圖,就應該有個預期,這個區位的房價,一定不差。事實上就是這幾年,隨著中央紅色地塊的寫字樓一棟一棟建好,辦公人群越來越多,地鐵線路越來越擠,周邊的房價漲了好幾倍。




如前所述,年輕人買不起這麼成熟的中心區,那麼我們來看一看在建的周邊區域,基於同樣的邏輯,哪些更有發展。




比如:下面的廣州廣鋼新城及白雲新城 CBD







這兩個地塊,距離市中心都算近,也都是政府重點開發的區域。有一點值得留意——




地塊里,大片面積都是黃色的住宅用地,而不是紅色系的商業用地。即使售樓部的妹子再跟你說什麼「這裡面政府投入的規劃非常好,很多企業都已經進駐」,你也要明白:控規里沒有規劃什麼辦公用地,這裡就沒什麼工作崗位。




廣鋼新城明顯是居住區,白雲新城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個 CBD,但是裡面能上班的地塊,主要是集中在地圖左下一帶,其實還是一個居住區。相對的不可替代性,就弱。




當然,這兩個地方房價現在也很高,主要是得益於距離市中心近,但它的發展後勁,我個人態度就相對保守。




再比如:廣州的金融城片區及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







這兩個區塊,一眼看去,就知道和上兩個地段完全不同。




首先,這兩個區域里,大比例都是紅色的商辦地塊,未來預期會有大量人群在這裡辦公,許多企業都會入駐。而這麼密集的辦公人群,如果就近買房,只能選擇周圍非常少量的黃色居住區塊。所以,這裡未來的住宅,在我看來是廣州未來非常值得購買的地段。




其次,這些商辦地塊,現在還沒蓋好,所以區內住宅需求還不算特別大,一旦蓋好,必然迎來上漲。




第三,這兩個區域,裡面的物業基本上都是很高層的超甲寫字樓(具體可以在地塊的控高和容積率數據里查到),未來容量大,都遠遠超過上面白雲新城左下角的地塊容積率,容量越大,未來對周邊住宅帶動越明顯。




但是,也不能完全照搬我的經驗,具體問題也要具體分析,比如我們看一下同在番禺區的漢溪長隆商圈及萬博 CBD 商圈:







粗粗看上去,兩個區內都有大片深色商業辦公地塊,黃色住宅地塊比例都比較低,是不是兩個地方住宅都具有同樣的潛力呢?




其實不然,光看了地塊規劃是深色,也要看規划了以後,具體拿來幹啥。




同樣是深色的商業辦公地塊,既可能拿來做寫字樓、也可能拿來做商辦性質的居住型公寓。只有寫字樓才能提供產業發展,公寓還是用來住的,不但對區內住宅價格沒啥支撐幫助,還可能分流居住需求。




這兩個地塊,發展就完全不同——




左邊的漢溪長隆商圈,裡面雖然也有很多深色地塊,但你實際去溜達一圈就發現,這裡面大部分是保利和奧園兩個地產商蓋的公寓,寫字樓佔比相對不高。




而右邊這個萬博 CBD,裡面雖然也有公寓,但很多項目都是寫字樓項目,樓層高、體量大,以後會有很多人真真正正在這裡上班,所以過去幾年裡,右邊的萬博 CBD 的房價增長,就一直比左邊的長隆商圈好。(當然還有一個因素,左邊先通地鐵,右邊後通,而且有在建線路,也享受了較大增幅。)




當然,每個城市有每個城市不同的地段和規劃,每個地段也有各自的優勢,總結本文,主要的原理如下:




1. 看控規:優先選擇整體地段中,商業寫字樓用地比例大的;




2. 看用途:同樣很高的商業辦公用地比例,選擇裡面真正拿來做寫字樓的;




3. 看產品:同樣拿來做寫字樓,選擇裡面樓層高、總面積大的;




4. 看時間:同樣的產品,選擇住宅先蓋寫字樓後蓋的,這樣寫字樓蓋好住宅才升值。




此外,還要注意:




這種控規選地段法,本質上是「分享城市發展及政府商業規劃的紅利」,這非常考驗城市發展和政府執行力。




在北上廣深一線和強二線城市,城市發展相對迅速,政府規劃的商業區通常都能真正發展成商業區,我的這個原則,相對有用。




但是如果是弱二線城市乃至於三四線城市,經常出現政府規划了一個開發區,想的很好,大幹快上,規划了連片寫字樓,結果城市經濟不行,跟不上去,規划了也沒人來上班,那就不適合採用我這種地段選擇法。




至於這種控規圖在哪能搞到?——我這裡的圖是直接在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會官網上就能找到,大部分圖直接在搜索引擎輸入「地段名 + 控規」就可以搜索到,如果實在找不到,可以去到樓盤售樓部里,找裡面的銷售妹子問一問。




最後,就祝大家都能發財買房吧。畢竟我對於房地產區塊分析如此精深,非常了解廣州哪裡的房價能漲,但我並沒有錢。




知友熱評




控規只能作為參考,畢竟控規調整大量發生,其實規劃中總規分量更重,控規在總規的框架內進行,總規中區域定位、產業發展、預估人口、軌道交通這些因素對房產投資至關重要。




伍梔子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知乎熱門文章


這些「以假亂真」的山寨產品,侮辱了我的智商


一個人憋尿的極限能到什麼程度?



躲得過壯陽的韭菜,躲不過補血的紅棗;躲得過補腎的腰子,躲不過養生的雞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這 3 個道理,我當了領導後才真正明白
小事 | 老有所愛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