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叫嫂嫂,莫忘帶針線,嫂嫂叫姑姑,莫忘帶剪花——苗族剪紙
苗族剪紙俗稱「花紙」「剪花」「繡花紙」,苗語稱「西給港」「西給榜」,意為「動物剪紙」和「花卉剪紙」。
苗族剪紙
(分布)
苗族是中國西南人口較多、分布地域寬廣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貴州和與之毗連的湘西、滇東、川南、渝南、鄂西南、桂北等七省(市、自治區),有三萬多人分布在海南中南部。苗族多是生活在地理條件較差的大山區,長期處於封閉的環境,社會發展緩慢,保持著許多獨特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傳承。苗族一些支系在刺繡中使用的剪紙花樣,在藝術上與刺繡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由於它不是獨立的展示,外界人知之不多。
(特點)
苗族剪紙不同於漢民族和北方少數民族的窗花剪紙,它的主要用途是作為苗族服飾刺繡紋樣稿。類型可分為革東和新民、新合,手法主要採用剪、刻、扎等方式。題材範圍涉及苗族神話傳說和自然界中花、鳥、蟲、魚、動物形象等,內容反映了苗族對遠古圖騰和自然的崇拜,蘊涵著大量神秘的宗教文化信息和原始的藝術特徵。從其製作的工藝流程和成品價值來看,它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工藝品。
(由來)
苗族婦女們在刺繡中使用剪紙,歷史悠久,在黔東南一帶苗族中世代傳唱的《苗族古歌·跋山涉水》一節中就有剪紙的敘述。歌中描述苗族先民遠古時期從「東方」(苗族早期生活的長江中下游)向「西方」(指湘西、貴州)大遷徙的情景,「姑姑叫嫂嫂,莫忘帶針線,嫂嫂叫姑姑,莫忘帶剪花。」苗族歷史上的這次大遷徙,是民族性的集體大轉移,即使在這樣艱辛的環境下,婦女們仍把針線、剪花當作十分重要的事項,可見剪紙(剪花)與刺繡早就成了一對孿生姐妹。
(技藝)
苗族剪紙一般都是用刀口很尖細的小剪刀剪,用剪刀剪,不能把紙層疊太厚,有些賣剪紙的藝人便改用刻刀刻,一次可多刻幾層剪紙。用刻刀刻時,紙下墊一塊木板。無論剪或刻,先把圖案在表層紙上畫好,不像剪窗花那樣隨意剪。
苗族剪紙所用的紙,舊時只有當地手工作坊生產的白皮紙、黃草紙,有些地區使用苗族家庭自製的絲綿紙。白皮紙用竹、構皮等纖維漿製作,薄而韌性非常好,經得起搓揉。絲綿紙是將蠶放在木板上讓其吐絲結成的薄皮,既高雅又很柔和,是最好用的紙,它還可代替布料作綉面或染色作貼綉材料。20世紀60年代後,大量工廠化的現代機製紙輸入苗區。這些紙價格便宜,於是苗族婦女多採用28克以下的書寫紙,有白色的,也有紅、綠等帶顏色的。多層紙疊合剪刻時,苗族婦女們習慣用白皮紙捻或縫衣線將紙穿釘成本子,一幅圖案視大小固定數個點, 以保證剪刻中各層不錯移。白皮紙捻如小鐵釘,長約2厘米,—頭粗,一頭尖,剪刻完撕揭時不用去掉紙捻,從紙捻尖的那層紙揭起,要幾張,揭幾張,余剩的下層不鬆散,方便保管。
苗族刺繡剪紙
苗族剪紙是繡花剪紙。如苗族製作刺繡時,有些綉法,如挑花等幾種,是按織物經緯線縱橫交叉點定針腳位,不需要畫底圖就能作出幾何點、線組成的規整圖案,其他如平綉、辮綉等一些綉法則需先在綉面繪畫出底圖才能刺繡。直接在綉面上繪畫圖樣有些難度和缺陷:綉面要求乾淨整潔,直接繪畫不易修改,稍不留心就會弄污;二是費工,相同的圖樣也必須一一重複繪畫。使用剪紙就便利得多,相同的圖案通過一次疊剪便成,複雜的圖樣經過反覆修畫再剪,剪出來乾乾淨淨。同時,剪紙貼在綉面上比畫的圖醒目,並可作工藝上的提示,比如台江縣施洞鎮的苗族刺繡,需要鎖邊的線條就剪空,不鎖邊的線條只剪破。因而除少數人、少數地區因習慣仍沿用直接在綉面繪圖樣外,絕大多數人採用剪紙。
刺繡是苗族婦女一生的主要工作之一,從小孩時就開始學習,一般都能自畫自剪,也有些畫得不太好或個別不會畫的人,就向別人討要。一些頭腦靈活、畫剪得好的人便剪些花樣子去賣,在剪紙流行地區,幾乎每逢趕場天(即趕集市)都可見到市場上擺賣剪紙的攤子。這類賣剪紙的婦女,由於趨於專業化,剪藝好,刀法熟練,製作精緻,對推動苗族剪紙藝術的完善和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毛澤東最愛吃的紅燒肉,原來是大文豪蘇東坡發明的
※蘇洵借「偷看書」的遊戲,誘導兩個頑劣小子迷上了讀書
TAG:中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