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最悲慘總督 被英法聯軍俘虜 餓死於異國他鄉
原標題:他是清朝最悲慘總督 被英法聯軍俘虜 餓死於異國他鄉
清朝有九大總督。在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之外,要數兩廣總督的地位最高,還在湖廣總督之上。晚清名臣林則徐、李鴻章、曾國荃、張之洞等都做過兩廣總督。
在晚清,有這樣一位兩廣總督,在面對外敵入侵時奮力抵抗,但由於實力太過懸殊,不幸兵敗被俘,最終餓死於異國他鄉,令人扼腕。
此人叫葉名琛。他是晚清抵抗外敵入侵中職位最高的殉職官員。
葉名琛是湖北漢陽人,生於1807年。他進入仕途後官運亨通,不到40歲就做了廣州巡撫;45歲就實授兩廣總督。眾所周知,兩廣總督職位雖高、地位雖崇,卻不好做。特別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兩廣總督往往兼五口通商大臣,要與外國人打交道,這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麻煩。
果不其然,葉名琛在官場行走20多年,最後就栽到兩廣總督任上,連性命都丟了。
我們知道,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廷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該條約要求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實行自由貿易。中國方面負責五口通商事物的,就是兩廣總督葉名琛。然而按照清廷的旨意,就是要盡量把外國人堵在外面,盡量不讓他們進城。而只要外國人進不了城,這五口通商的相關條約就形同虛設。
外國人不是傻子。他們發現,用一場戰爭換來的五口通商條約,居然受阻於一個地方官,自然就會將怒氣發在葉名琛身上。
1856年10月8日,著名的「亞羅號」事件中,英軍悍然炮轟廣州城。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英軍一度攻入城內,佔領了總督府。他們要逮捕這個視為「眼中釘」的兩廣總督葉名琛。葉名琛事先躲了,沒被抓住。
葉名琛是一名標準的文官。軍事是他的弱項。可在,面對咄咄逼人的外敵,他還是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準備工作。他修復了被英軍毀掉的城牆,修復了炮台,裝備了大炮,還招募了2萬鄉勇。
為鼓舞士氣,葉名琛重金懸賞斬殺英國人,稱:「英夷攻擾省城,傷害兵民,罪大惡極……但凡見上岸與在船滋事英匪,痛加剿捕,准其格殺勿論,仍准按名賞三十大元,解首級赴本署呈驗,毋稍觀望。」
葉名琛還採取襲擾戰的方式,在夜間派遣沙船,滿載炸藥衝擊英軍軍營。同時,準備了大批的火船,以「火攻」的方式放火燒敵人的戰艦。甚至他還搞起了情報戰,獲取英軍部署和調動的情況,而英軍則難以從廣東獲取有價值的情報。
總之,葉名琛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極限。只不過,英法聯軍的強大,超出了他的想像。很快,英法聯軍就再次攻破廣州城。
這一次,葉名琛沒有躲起來,而是戴好頂戴花翎,穿上袍服,端坐於大堂之上,等著敵人的到來。
英國人抓住了葉名琛後,倒也沒有格外侮辱他,只是把他帶到「無畏號」軍艦上。據《香港紀事報》載,軍艦上所有軍官很尊敬他。偶然有人上艦,都向葉名琛脫帽致意,他也欠身脫帽還禮。
三國時,司馬懿曾說:「軍事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餘二事,但有降與死耳。汝不肯面縛,此為決就死也,不須送任。」葉名琛並非貪生怕死之輩,他之所以不自殺,願意被英軍帶走,不過是想見一見英國國王,談一談戰爭與和平的事情。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葉名琛被英國人帶到印度加爾各答。得知無望見英國國王,葉名琛吃完從家鄉帶來的米糧後,開始絕食,最終,餓死於異國他鄉。
葉名琛自命「蘇武」,可他比蘇武還悲慘。蘇武留居匈奴19年,還是回到了長安。漢朝皇帝還封官加爵,大加賞賜。葉名琛餓死於異國他鄉後,咸豐帝對他沒有一點恩典,所以他的屍體被運回國內,只能由家人草草埋葬。
※遼瀋戰役時廖耀湘犯了哪一個低級錯誤 葬送了10萬國軍精銳?
※全國各地都修建關帝廟 此地堅決不修還供奉關羽的死對頭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