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院直接扔掉紙質病例,患者隱私遭泄露!

醫院直接扔掉紙質病例,患者隱私遭泄露!

隨著醫院向數字化的轉變,患者越來越擔心黑客會訪問他們的個人資料庫,但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消息,醫院扔掉的紙質病例對患者的個人隱私威脅更大。

來自多倫多大學和聖邁克爾醫院的研究小組,在2014年至2016年間,從加拿大五家醫院的垃圾箱中收集了1180斤紙,包含310000多份文件,其中有不到1 %(2687份)的文件記錄了患者的敏感信息,這些文件大部分是患者的病例。

醫生用來跟蹤病人健康狀況的病例包含大量敏感的個人信息,比如電話號碼、地址和保險信息。這些信息可以用來竊取他人的身份,更要命的是,這些病例包含患者可能迫切希望保密的疾病狀況。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Nancy Baxter博士說,雖然我們只收集了五家醫院的垃圾文件,但其實這種情況隨處可見。因此,這一問題亟待解決,以便讓患者的個人信息得到保護,否則他們很可能不會對醫生知無不言。

政府對這種現象並不是坐視不管。在美國,自1996年以來,這些信息受到《健康保險攜帶和責任法案》(HIPAA)的保護。加拿大安大略省也有一項類似的法律,於2004年頒布,即《個人健康信息保護法》。2009年,《健康信息技術促進經濟和臨床健康法》(HITECH)在美國簽署成為法律。該法案分配了超過300億美元的納稅人資金作為預算,用於將紙質版病例轉變為電子病例。

加拿大也發起了類似的電子病例行動,他們是通過各省政府、醫院以及一個名為Infoway的專門設立的非營利資訊網之間的協作來實現的。在互聯網技術普及期間,由於患者擔心黑客可以從醫院以外的其他地方訪問電子病歷,因此他們仍然對信息的安全性非常關切。這兩個國家的初衷都是為了讓醫療系統更有效地運作,讓病人信息更加安全,鼓勵醫院利用公共資金實現電子化。然而,這種轉變並不順利,因為醫院的信息保存系統還不夠完善,很快就過時了。此外,紙質病例依然存在。即使是現在,醫生在診斷患者時也經常先使用紙質病例,之後再把紙質病例轉換成電子病例。

Baxter博士說,目前,紙質病例和電子病歷同時存在,紙質病例往往不經粉碎就被醫院丟進垃圾桶,而容易複製的電子病歷又不能由醫生、保管人員或者患者本人妥善處理,因此這可能會使信息泄露問題變得更加糟糕。

另一方面,Baxter博士稱,患者也不需要對隨意丟掉的紙質病例過度恐慌。因為信息盜竊者通常不會像我們那樣去翻垃圾桶。但總的來說,我們製造了太多的紙張浪費,考慮到信息保密和環境保護,我們每個人在列印任何東西之前都要三思而後行。如果醫院規定,將所有可能包含敏感信息的紙張粉碎,那麼隱私泄露的風險就可以降到最低,但財務成本可能很高。此外,我們需要增強監管人員的監督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麗的過錯i 的精彩文章:

TAG:美麗的過錯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