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想跟別人一起玩被拒絕,除了著急,你還能做什麼

孩子想跟別人一起玩被拒絕,除了著急,你還能做什麼

愛貝睿

基於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新一代兒童教育機構

忽然有一天,孩子哭喪著臉回家:

我不要出去玩了,他們都不跟我玩!

你會不會很心疼,同時也替孩子委屈、著急?

都是孩子,為什麼就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呢?

我們做家長的,需要做些什麼,才能讓孩子在人群中更受歡迎呢?這可是關係到孩子將來社交的重要能力啊!


歡迎度》一書的作者,美國心理學家米奇·普林斯汀Mitch Prinstein)通過研究發現,「受歡迎」的人,其實可分為兩種:

一種受歡迎,是「被接受度」高,比如「知心姐姐」,孩子們與之相處,會感覺很愉快。

另一種受歡迎,則是指「影響力」很大,比如「孩子王」。這種孩子,大家都很重視,會主動推舉他當「頭兒」,但卻不一定喜歡,一些跟隨的孩子或許還有點怕他。

不過,不管是被接受度高,還是影響力大,受歡迎的孩子還是具備某些共性的。比如,樂於助人、口頭表達能力強,在人際交往中善於體察他人情緒等等。(Dekovic & Gerris,1994)無論是對於想結交新朋友的兒童,還是希望長大後能保持友誼的大孩子來說,這些素質都是必備的。

下面我們就基於各種研究,介紹一些能有效提升孩子受歡迎度的技巧。

溝通技巧——培養會聊天的孩子

孩子最早學習溝通的課堂是家庭。家長想要孩子以後怎麼跟別人交往,那現在就要怎樣對待孩子。讓孩子在這種氛圍中長大,很重要。

有追蹤年幼兒童的研究發現,父母與孩子溝通時表現出高度的互惠性,孩子往往能發展出更好的社交能力和談判技巧。(Feldman et al.,2013)

這個互惠,其實就是要讓孩子多注意與小夥伴進行信息交換小孩子很多都是自我中心的,聊天時他們會一直問問題或談論自己,其他小夥伴插不上話,就會很不開心。

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注意互動與信息交換呢?科學家給出的建議是,可以讓孩子們互相打電話,來練習會話技巧

玩這個遊戲,可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分階段進行。比如,一開始,父母在打電話時,讓孩子參與進去,跟對方講幾句話。之後,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教他給爺爺奶奶打。最後是跟其他小朋友一起,模擬打電話。也可以跟對方家長溝通好,讓孩子打真的電話。

這個遊戲,除了能鍛煉孩子互換信息的技巧,還能幫孩子了解到其他小朋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們因踩中別人的雷區而產生不愉快情緒。

做情感教練——培養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

情緒控制真的能幫助孩子交朋友嗎?答案是肯定的。懂得控制情緒的孩子,一般都能更好地掌控社交局面。

重視孩子的情緒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母親在 5 歲孩子身上使用的情感社交策略,能夠預測孩子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不開心的時候,家長要做的是理解他的情緒。這樣也會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無論是積極的還是負面的,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孩子的情緒被接納,並被妥善處理後,就不會再有「火山爆發」的情況了。

教孩子「察言觀色」

解讀小夥伴的表情,感受小夥伴的情緒,對孩子交朋友也是至關重要的,畢竟誰也不希望朋友在傷心難過時,自己還在哈哈大笑。研究表明,對面部情緒解讀能力較強的孩子,在學校里也會更受歡迎。(Lepp?nen & Hietanen,2001)

培養孩子的面部表情解讀能力,家長可以多跟孩子玩情緒識別遊戲。遊戲用的卡片可以購買,也可以從雜誌上剪下來,或是自己畫出來。

具體玩法就是,家長出示情緒卡片,讓孩子說出卡片上的情緒,之後家長用簡短的語言描述與表情對應的情景

比如,孩子看到一張驚訝的表情圖,家長可以描述:「這個人剛剛在浴室發現了一隻恐龍。」(Grinspan et al.,2003)

多玩這種情景與表情匹配的遊戲,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表情識別能力,還可以鍛煉孩子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教孩子應對棘手的社交情況

孩子看到一些小朋友在玩,也想加入他們一起玩,這個時候,孩子應該怎麼做?家長應該怎麼做?

研究發現,如果媽媽能給出好的建議,那麼,孩子在社交中的表現會更好。(Finnie & Russell,1988)媽媽能給出哪些好的建議呢?看一個例子吧。

前面有一群玩得熱火朝天的小夥伴,孩子被吸引了,他拽著媽媽的衣角低聲求助:「我也想玩~」

「那我們去看看他們在玩什麼吧?」媽媽牽著孩子往前走。

走近後,孩子發現小朋友們正在玩一家模擬餐廳的遊戲,他想加入,但不知道怎麼開口。

媽媽鼓勵他:「你問問他們,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孩子照做,但小朋友們玩得正開心,沒人理他。

孩子又習慣性地求助媽媽,媽媽再次鼓勵他:「你可以大聲一點剛才大家都沒有聽見。」孩子又照做,這次有一個小孩停下來不耐煩地說,「我們人數已經夠了!」

孩子很沮喪,退到一邊。媽媽蹲下來,扶著孩子的肩膀,提醒他:「你可以試試做一些相關的事情,比如,能不能扮成一位顧客,去他們的餐廳吃飯呢?他們應該不會嫌顧客太多吧?」

於是,孩子假裝走進了餐廳,「給我來一份漢堡!」其他孩子很驚喜,但很快,他們就開始為這位顧客服務。

最終,由於顧客的角色太吃香,後來的遊戲中,大家搶著演。就這樣,一個棘手的社交難題,反轉成了幫孩子打開社交局面的好戲!

看完這些,想不想回家和孩子馬上試試上面的技巧呢?

參考文獻

Dekovic M and Gerris JRM. 1994.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social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differences between popular and rejected children.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5(3): 367-386.

Feldman R, Bamberger E, and Kanat-Maymon Y. 2013. Parent-specific reciprocity from infancy to adolescence shapes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and dialogical skills. Attach Hum Dev. 2013;15(4):407-23.

Finnie V and Russell A. 1998. Preschool children』s social status and their mothers』 behavior and knowledge in the supervisory rol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4: 789-801.

Grinspan D, Hemphill A, and Nowicki S Jr. 2003.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elementary school-age children to identify emotion in facial expression. J Genet Psychol. 164(1):88-100.

Lepp?nen JM and Hietanen JK. 2001. Emotion recognition and social adjustment in school-aged girls and boys. Scand J Psychol. 42(5):429-3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貝睿學堂 的精彩文章:

生了二胎大寶不高興,但總有竅門,香港幼教專家現身說法
孩子玩手機的好處和壞處:6歲後差距很大,讓所有父母傻眼

TAG:愛貝睿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