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疑似圓明園文物?這一刻「虎鎣」竟在英國被拍賣!

疑似圓明園文物?這一刻「虎鎣」竟在英國被拍賣!

這一刻(2018年4月11日下午5點),西周晚期的一件青銅器虎鎣(音瑩)正在英國東部肯特郡的坎特伯雷拍賣行被拍賣。根據它的擁有者英國海軍上校Harry Lewis Evans(哈利·劉易斯·埃文斯)和家人的書信內容,虎鎣很有可能是從圓明園中被掠奪走的文物。

信件的內容在現在看來,仍舊令人感到屈辱和憤怒:

周四我參加了一個「毀燒圓明園」的狂歡活動。

......

我成功搶到了不少青銅和琺琅花瓶,還有一些極其精緻、鑲綉帝王黃綠龍紋的瓷杯與茶碟,但是它們太脆弱易碎了,我真害怕能否完好無損地把它們帶回家。」

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他們進駐圓明園,7、8日英法聯軍瘋狂地劫掠圓明園中的文物,帶走一切可以帶走的文物,帶不走的全部毀掉,為了搶奪文物,他們甚至發生過械鬥。

10月18日,離開圓明園的英軍去而復返,指揮官James Bruce,8th earl of Elgin(詹姆斯·布魯斯·額爾金)下令縱火焚毀整座圓明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圓明園及附近的暢春園、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統稱三山五園)還有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

1860年英法聯軍在圓明園

根據後來清室官員點察,圓明三園中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閣及廟宇、宮門、值房等建築倖存,室內陳設均遭劫掠。

據有關材料記載,10月18日,英軍燒毀圓明園內安佑宮時,因他們來得非常突然,主事太監又反鎖著安佑宮大門,所以宮內的太監、宮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燒死。

圓明園四十圖景中的安佑宮

作為英法聯軍暴行的見證之一,虎鎣這一刻正在被曾經的侵略者拍賣。國家文物局在得知此事後,曾通過多種渠道與坎特伯雷拍賣行進行溝通,要求其遵守國際公約精神與職業道德準則,尊重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與民族情感,終止對虎鎣的拍賣和宣傳活動。

4月9日,坎特伯雷拍賣行明確表示,拒絕撤拍。他們表示:

「......因為英國沒有相關法律阻止我們合法地在英國拍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約也只應用於在1970年之後從中國拿走的東西......該展品在家族已流傳四代,根據時間判斷,確認是來自圓明園的文物,非常少見,具有極高價值。」

不僅如此,在此之前,拍賣會的顧問AlastairGibson(阿拉斯泰爾·吉布森)在公開信函中的一段話更是顯出他們想借虎鎣的「特殊身份」為這場拍賣進行商業炒作:

「回顧這個家庭的愛國軍事歷史,將剩下的物品拍賣掉是一個令人心酸的時刻。」Evans家族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機會,「使來自世界各地的新一代藏家珍愛收藏這些青銅器,也希望它們中的一些可以再回到中國收藏家那裡。」

針對這場拍賣,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委會於昨日(4月10日)發表聲明,如果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執意拍賣,中拍協藝委會將聯合中國所有文物拍賣企業承諾永不與其合作,同時還呼籲國際和國內的收藏群體抵制此次拍賣。

虎鎣因其器蓋和出水口的老虎造型而得名。它是一隻西周晚期的盛水器,屬於實用器,是「盉」的一種,雖然「鎣」這種器形非常特別,但是並不像拍行所說,全世界僅存世7件。

近代以來,歐美國家常以文明自詡,然而他們所謂的文明就是掠奪其他文明的資源、財富、文物,甚至肆意破壞其他國家的文化遺迹。令人不恥的不僅是他們昨天的罪行,還有直到今日他們依舊沒有正視曾經的錯誤,甚至以竊據贓物為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漢衚衕國學書院 的精彩文章:

春天,那些關於「桃花」的小詩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TAG:秦漢衚衕國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