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些歌頌明代名人的對聯,飽含感情,每一首都是經典

這些歌頌明代名人的對聯,飽含感情,每一首都是經典

對聯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深得老百姓的喜愛。而明代那些名人,就像是閃耀的明星,有許多人用對聯對他們進行歌頌。這些對聯與古人互相輝映,讓人回味悠長。

關注小編,一起走進飽含深情、富含魅力的對聯世界。

第1首,歌頌于謙的對聯:赤手挽銀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來何處吊英賢。

于謙是明代著名的忠臣。土木之變後,明英宗被俘,于謙力排南遷之議,堅守京城,並推選明代宗繼位。瓦剌軍隊進攻京城,于謙親自督戰,打退了敵人。後來於謙被明英宗以「謀逆」罪冤殺。

相傳這首對聯明代大儒王陽明寫的,用飽滿感情歌頌了于謙的貢獻,和自己對於謙的懷念。

還有一首歌頌于謙的對聯:宋室無謀,歲輸鹵數萬幣,和議既成,仍是兩宮困沙漠;漢家鬥智,幸分我一杯羹,挾求非計,不勞三寸返新豐。

這首對聯構思巧妙,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于謙的忠誠為國和奇謀妙計。上聯從宋代史事著眼,說南宋與金議和,但徽欽二帝仍被扣留在金。

而下聯從漢朝史事著眼。當年劉邦與項羽對峙,項羽說要烹殺劉邦父親劉太公。劉邦無賴的表示:「我老爸就是你老爸,你要殺他,請別忘了分我一杯羹。」後來項羽把劉太公送還新豐。瓦剌也先也曾經用明英宗來威脅大明,于謙巧妙回應,使得瓦剌計謀落空,只好送回明英宗。

所以下聯用「不勞三寸」表達于謙比劉邦更具膽識的評論。

清代著名學者俞樾也有對聯歌頌于謙:「明月梅花,拜祁連高冢;疾風勁草,識板蕩忠臣。」

第2首,歌頌唐伯虎的對聯:在昔唐衢常痛哭;只今宋玉為招魂。

唐伯虎,也就是唐寅,是明代大才子,詩書畫都是一絕,與文徵明等合稱「吳中四才子」。

唐衢,是唐穆宗時人,應進士不第。上聯借用一個唐字,寫唐伯虎科舉上的不得意。

宋玉,是屈原的學生,辭賦大家。招魂,是楚辭中的一篇。下聯是說唐伯虎的詩文足與宋玉媲美,卻懷才不遇,終老一生。

還有一首對聯,寫唐伯虎也很經典:「身後是非,盲女村翁多亂說;眼前熱鬧,解元才子幾文錢。」

這首對聯通過唐伯虎生前死後的對比,突出了世人的懷念。唐伯虎曾中解元,又是大才子,但是活著的時候並沒有那麼愜意,只能靠賣畫為生。而在他死後,民間流傳著他諸多故事,名傳千古。

第3首,歌頌楊繼盛的對聯:三疏留傳,枷鎖當年稱義士;一官歸去,錦衣今日愧先生。

楊繼盛,號椒山,是明代著名忠臣臣。他因為上《請誅賊臣疏》,彈劾嚴嵩十大罪狀,而被削職下獄,棄屍於市。

這首對聯歌頌了楊繼承為了剷除奸臣,不惜入獄也要上疏的赤膽忠心。

第41首,歌頌戚繼光的對聯:大功在備倭,城郭依然,公去蒼茫誰繼者;明詔使防海風波未已,吾來宏濟愧前賢。

戚繼光是明代著名將領,率領手下「戚家軍」痛擊倭寇,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繼光還留下了名句:「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可謂震撼人心。

上聯歌頌了對戚繼光抗擊倭寇的崇高偉業,下聯表達了後人對戚繼光的敬仰之情。

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描寫古代名人的對聯呢?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歷史學者認為明朝是最黑暗的朝代,為何古代人卻喊反清復明的口號
萬曆援朝戰爭是明朝大勝,但是明朝也付出了很大代價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