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猶如一塊玻璃,輕輕一碰:碎一地!

生命猶如一塊玻璃,輕輕一碰:碎一地!

戳藍色字「眼鏡哥看世界」關注我們喲!

生命太脆弱,

且行且珍惜!

——眼鏡哥

01//

據新聞報道:4月10日晚,著名導演李大為因罹患膽管細胞癌,經多方治療無效,不幸於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去世,終年47歲。

李大為導演生前拍攝過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2009年憑藉執導的電視劇《金粉世家》獲第三屆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評選十佳導演。2009年憑藉電影《走著瞧》獲得第1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導演處女作獎。如果李導不是走得這麼早,或許還可以創作更加優秀的作品。

盤點早逝的「名人」,因病,特別是因癌去世的確實不少。

著名主持人羅京,幾乎看過電視的人應該都見過他。2009年,僅48歲的他因淋巴癌去世;

成功人士、網易首席執行官孫德棣,2005年9月因膽囊癌病逝,終年37歲;

鄧麗君是一位委婉動人的歌者,對於鄧麗君在樂壇的地位我想用這句話來概括「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然而,42歲的她,於1995年因支氣管哮喘發作在泰國去世;

工程物理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高文煥,2005年1月因肺癌病,享年46歲;

被譽為香港電影黃金配角的大傻成奎安,一生出演過300多部電影、600多集電視劇,這個不帥的男人憑藉自身獨特的氣質和演技讓觀眾們對他印象深刻。2009年,54歲的他因為鼻咽癌擴散去世;

陳曉旭因飾演《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而聞名,她完美演繹出了一個不食人間煙火仙子般的林黛玉,也被人們一致認為是無法超越的角色。2007年2月剃度出家,同年5月因乳腺癌去世,僅41歲;

梅艷芳與張國榮一樣是歌影兩棲發展的全能藝人,她以292場全球演唱會被評為全球華人女歌手之首,2003年因宮頸癌病逝。

......

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名人,還是百姓;不管你是富翁,還是窮人,都不要過度透支健康。

據醫學研究表明,猝死易發的人群包括:冠心病患者,「三高」患者,吸煙者,不良飲食習慣者,不良生活方式者,工作、精神壓力過大者。

疾病總是來得猝不及防,所以,要好好愛惜自己。不累也要休息,不富也要知足,再忙也要鍛煉。

02//

據消息報道 ,3月30日上午,在湖南株洲蘆淞區建設路賀嘉土路,一輛寶馬X5撞倒隔離樁,衝上人行道,造成一死三傷的交通事故。死者喻某本來在人行道上走得好好的,卻不知禍從天降,從此離開了美好的人間生活。

人生真是無常!盤點因為發生意外導致生命過早消失的名人也不少。

美國女舞蹈家伊莎多拉·鄧肯的意外,是一條圍巾引發的血案。那年的9月4日,伊莎多拉在乘車途徑法國尼斯海濱時,她漫不經心地把頭探出車窗,極具傳奇色彩的是不料頸上長長的圍巾纏繞進飛轉的車輪,以致頸椎骨被勒斷身亡。一代舞星從此香消玉殞,讓人唏噓;

黃家駒,可以說他是一個天才詞曲家,一生創作數百首作品中種類繁多,不論是情歌還是宣揚和平譴責戰爭等類型的歌曲他都能駕馭得住,許多歌曲至今仍然被傳唱,對中國香港樂壇的影響巨大。可是,1993年6月在日本錄製節目時不幸從舞台上跌落導致死亡,終年31歲;

張雨生,他是樂壇高音王子、創作型歌手,他不是一個偶像型歌手,而是一個真正的音樂人。他的《我的未來不是夢》曾經風靡大江南北,但無奈天妒英才。年僅31歲的他在1997年7月某日凌晨在舞台劇排練結束後回家的路上發生車禍,年僅31歲。未來已夢,人生已逝,但他的音樂、他的歌聲永遠在流傳;

劉丹,當年在《還珠格格上》那位美麗動人的含香觸動了許多人的心弦,1999年她還入圍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然而,2000年1月30日凌晨6時,在廣深高速深圳機場段發生車禍,年僅26歲。戲裡戲外兩重天,「香妃」香飛,香消玉殞,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宿命吧!但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一直美好留存;

女星潘星誼的「意外」,更是出乎意料。2009年的2月20日,她在家中失慎滑倒,因砸碎了魚缸,導致大動脈被碎片劃破,失血過多救治無效,這一年,潘星誼才29歲,還有大好的韶華和大好的前途等著她,卻離開了這個世界。

唉,人生就是這樣,有太多的出乎意料:飛機飛著飛著就丟了,房子住著住著就 了,哥們喝著喝著就沒了,朋友走著走著就散了,夫妻過著過著就離了,領導當著當著就抓了,人啊活著活著就走了……

人生無常,生命脆弱。要知足常樂,且行且珍惜……

03//

據娛樂新聞報道:2017年7月20日,美國著名搖滾樂隊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南頓在家中自縊身亡。查斯特·貝南頓擁有可以雄性般的嘶吼又擁有能輕柔低吟的女性般的歌喉,用如火藥爆炸般的咆哮將歌曲演繹得暢快淋漓,很從青年人容易從中找到共鳴。可就是這樣一個天才歌者,卻自己選擇了絕路。

生活不易,因為奮鬥難有大成、情感總是不順、生活壓力太大,導致鬱鬱寡歡、抑鬱早死的人也很多。

海子,寫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小男生,這個一生都在用飽含汁液和水分的聲音,呼喚生長糧食和蔬菜的匍匐在大地的詩人,在二十九年前的3月26日,用「卧軌」這種殘酷的方式了結了自己短短的一生,那天,正好是他25歲生日;

張國榮,這可是一位不論是在音樂還是在演員事業上都出類拔萃的全能藝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歌和電影作品。2003年,46歲的他留下遺書,稱自己受感情困擾無心戀世從中環文華東方酒店跳下自殺身亡;

喬任梁,這個愛笑愛音樂的大男孩,2016的9月16日,毅然決然地選擇獨自遠行,離開了他的父母「強哥」和「萍姐」,離開了他愛的人和愛他的人,永遠不再回來;

林嘉文,是一個史學奇才。一邊在備戰高考,一邊出版幾十萬字具有學術分量的著作,也是在去年,在剛剛步入少年的這一天,突然以決絕的方式走了,18歲正是花季,人生才開了個頭,實在讓人扼腕痛心。

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的生命都不只屬於我們自己,它還屬於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朋友、甚至陌生人。

我一直很不解那些輕生的人,那種以死來逃避現實的做法完全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他們也許輕輕鬆鬆的走了,給親人朋友留下的卻是一道道抹不去的痛,那遺留的痛是一生難以忘懷的。

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事,生命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不管你現在正經歷著多大的磨難,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不管你現在的生活有多昏暗,總會有被風吹開的的一天

生命如此脆弱,容不得我們揮霍與輕視,唯有珍惜,人生才不虛此行

04//

人的生命猶如一塊玻璃,輕輕一碰,就碎了一地!

生命,或許上一秒還存在、還擁有,下一秒就可能會失去,永遠地失去。

下面摘錄朋友圈一些感嘆生命脆弱的「說說」:

○以前總是覺得生命是永恆的,直到身邊的親人去世後才感覺到原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我們要珍惜身邊的人,包容他們的一切,原諒他們的錯誤,忍受他們的不足,有一天親人真正走了,後悔就晚了。

○在這個世上,每天都要心存感激地活著。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每天睜開雙眼,自己是健康的,我愛的和愛我的人陪伴在我的周圍,能享受美好的事物,這就足以讓我滿足。「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宇宙永恆,生命卻短暫而脆弱,美好的事物轉瞬即逝,我們更要對當下的生活倍感珍惜。

慢慢明白了,戴三百塊的表和三百萬的表,時間是一樣的;喝三十塊的酒和三千塊的酒,嘔吐是一樣的;住三十平米的房和三百平米的房,孤獨是一樣的。慢慢明白了,你內心真正的快樂,是物質世界永遠給予不了的……抽十塊的煙和抽100塊的煙都會得肺癌,坐頭等艙和坐經濟艙失聯了一樣都回不來……所以,要懂得,和誰在一起活著才是最重要!誰能陪著你才是最難得!誰不會放棄你才是最珍貴!

○做人,不一定要風風光光,但一定要堂堂正正。處事,不一定要盡善盡美,但一定要問心無愧。以真誠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以感恩的心,感謝擁有的一切。以寬闊的心,包容對不起你的人。沒有人能預知未來,生命有時是如此的脆弱。所以要忘掉過去,珍惜現在,活在當下。

○此時此刻我的心情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很複雜,很無助,很難受,也許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就應該有這樣常人難以理解的心情。面對生死,或許我們已經習慣,生命就是如此的脆弱,在我今天連續面對著兩個病人在我的眼前離去,我在他們眼中看到了強烈的求生欲,痛苦和絕望。我甚至不知道現在的心情是什麼滋味。

○生命很重,所以生活要輕;生命很脆弱,所以心靈要堅強。追求的過程,從來就是一個千迴百轉的過程,凡事從低處做起,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路,記住,努力就會有希望,陽光總會在前方。不好高騖遠,開開心心過自己能做到的生活,很多時候,簡單,就是快樂。

......

05//

一個人的生命究竟有多長?我想沒有人會知道,我們真正知曉的是,過完一天生命就會縮短一點。

我們亦不知道生命會在什麼時候結束,也許是在遙遠的未來,也許就在說完某句話的下一刻。

城郊靠湘江邊有一寺院,一到傍晚,僧人在念誦經文時會讀到一句話:「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這句話是提醒出家人:一天又過去了,自己如同處在淺水中的魚兒一樣,容易被飛鳥和漁民所捉,面對生死的無常,應當精進努力修行,不可懶惰荒廢時光。

佛陀曾問弟子一個問題:人的生命中,自己能夠把握的時間究竟有多長?有的弟子說50年,有的說30年,有的說10年、1年,甚至有人說短短几分鐘,佛陀認為都不對。直到有弟子答道「呼吸間」,佛陀才給予肯定:「出息不還則屬後世,人命在呼吸之間耳!」

佛教里強調的「無常」是指變化,世界上山河大地、萬事萬物,包括人的內心活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無不是以變化的形式而存在。對於我們而言,生死是最明顯的一種無常。通過思考死亡體會無常,其目的是破「常」——破除我們心中的「常執」。

遺憾的是,現代社會中忙忙碌碌的我們,很少有時間,也不太願意思考「人生的終點」問題。如果我們願意思考生死,漸漸就會感受到生命的脆弱,體會到死亡來臨的不確定性。當正視死亡這一重大的無常時,我們內心的常執慢慢會消融,從而坦然面對外在境界,不會有那麼多的在意和比較。

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我們要去改善和超越的。這樣我們就能放下包袱,內心就會有越來越清晰的目標和強大的動力,去面對越來越多的問題,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

--END--

作者:眼鏡哥,原名功增,取增廣賢文之「增」,一個易被感動的大哥哥,一個自找樂子的老男孩,看得清世情冷暖,寫得出男歡女愛。個人公眾號:眼鏡哥看世界(ID:YjgKanshijie)。

配圖來源/網路

眼鏡哥,史學學士、經濟學碩士、哲學博士。用「眼鏡」看世界,用生活經歷、情感故事、人生感悟,說身邊的人和事、世間的情和理,歡迎您來做客。個人公眾號:「眼鏡哥看世界」(ID:YjgKanshijie)

長按以上二維識別碼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曲終未必人散,相伴但求白頭
就算孫武重生,也不一定能打得過白起!你憑什麼說趙括只會紙上談兵?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