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蕭鄉詩話】管正信|讀白居易《村居苦寒》

【蕭鄉詩話】管正信|讀白居易《村居苦寒》

(白居易)

一、原詩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窒八九貧。

北風利如劍,布絮不敝身。

惟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冷,農者尤苦辛。

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

褐裘復施被,坐臥有餘溫。

倖免飢凍苦,又無壠畝勤。

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二、譯詩

元和八年十二月,五日大雪落紛紛。

竹木柏樹都凍死,莫說山中無衣民。

稍看一下村屯裡,十之八九是赤貧。

北風如刀又似劍,他們無衣可遮身。

焚燒蒿棘來取暖,一家圍坐夜到晨。

今日正好是大寒,方知農家苦與辛。

看我本人在此時,卻能緊掩房前門。

穿著狐裘蓋著被,或坐或卧有餘溫。

既無挨餓忍飢苦,也無耕勞之艱辛。

想到此處心有愧,我是—種甚樣人?

三丶全詩兩段,前段十二句,全為情景、狀況、場面的描述。

一二兩句點出背景,即嚴冬和五日的接連大雪;三四兩句交待了詩作的描述中心,即山居的貧民。

接下來的八句具體形象地描述了貧民忍飢受凍的慘狀。第二段為八句,是詩人面對此情此景的感懷和自省。前後兩段完成全篇,構鑄了主題。

三、析義

詩人敢於面對現實,毫無遮掩地描述了嚴冬中山民饑寒交迫的慘狀:「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十窒八九貧」,「衣絮不敝身」…。

更可貴的是詩人將自己與山民做了對比,並自省道:「念彼心可愧,自問是何人?」表現了詩人的善良丶正直和富有同情之心。

此詩作於元和八年(814年),因母去世,白居易回鄉(今陝西渭南)守喪,有機會接觸山野村民,能夠親眼目睹他們生活困苦情狀,這是能夠寫出此詩的主要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推崇白居易的原因
九首白居易詩,全是寫給元稹的「情書」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