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後為何右耳流黑血耳孔內有鐵釘,這說法有真實性嗎?
有人說,秦始皇是被趙高謀殺的,根據就在郭沫若的寫的那本《秦始皇之死》中,據說那裡面是這樣寫的:「秦始皇在平原津渡黃河時,癲癇病發作,後腦撞到了青銅冰鑒上,加劇了腦膜炎的病發,陷入昏迷。趕到沙丘,住了一夜。第二天,趙高、李斯發現秦始皇已死,右耳流著黑血,右耳孔內有一根寸長的鐵釘。」
但《秦始皇之死》是郭沫若寫的小說,不能當史料來看,而且秦始皇死後「右耳孔內有一根寸長的鐵釘」這件事情不靠譜,這就需要讀者諸君來認真分析一下:秦始皇死後為何右耳流黑血耳孔內有鐵釘,這種說法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
在筆者看來,不管郭沫若寫沒寫秦始皇耳內有鐵釘,但這件事情肯定是假的,因為雖然鐵制農具在秦代已經普及,鐵釘子也是隨手就能得到,但說「秦始皇」耳孔內有鐵釘,無疑是受了清朝「公案小說」的「啟發」,因為那裡面「謀殺親夫」花樣百出,不是用鐵釘釘耳朵,就是用長針刺百會穴,最離譜的是用融化了的金屬錫當葯灌下去,而且受害者還喝下去了。這就是一點科學常識都沒有了:錫的熔點雖然很低,但也有二百三十二度,如果用來做酒壺等日用品,還要加進銅、鉛而形成合金,那樣熔點和強度都會變高。即使是只有二百度,那也不是人能喝得進去而不灼傷口腔的,而且融化的錫遇到三十多度的且濕潤的口腔,那是要馬上凝固的,想喝也喝不進去。所以寫「公案小說」的人其實是沒有什麼科學常識的,當個故事聽就行了。
但是郭沫若先生是一個「歷史學家」,應該不會編造「秦始皇耳孔內有鐵釘」這樣的幼稚的故事的,因為這太不靠譜了:趙高和胡亥要謀害秦始皇,起碼有一百種方法,比如在葯中下毒,比如用被子窒息,即使是真用鐵釘釘了耳朵,都已經「流出黑血」了,幹嘛還不把鐵釘取出來丟掉並把血跡擦乾淨?而且秦始皇身邊就那幾個人,又是誰傳出來的「罪案現場勘察報告」?
所以郭沫若可能沒寫,或者寫了而自己也就是當故事寫的,但是即使秦始皇耳孔沒有被釘入鐵釘,趙高也擺脫不了謀殺秦始皇的嫌疑,因為史料中已經留下了證據,這證據就是他對胡亥說的話。請看趙高是怎麼對胡亥說的:「臣聞湯、武殺其主,天下稱義焉,不為不忠。衛君殺其父,而衛國載其德,孔子著之,不為不孝。夫大行不小謹,盛德不辭讓,鄉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故顧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猶豫,後必有悔。斷而敢行,鬼神避之,後有成功。」
趙高這段話就是一篇「弒君殺父宣言」:商湯幹掉夏桀、周武王宰了商紂,不能算是不忠,衛國國君殺了自己的親爹,衛國人還說他道德高尚,而且這些事情都被孔子認可的。但這當然是趙高欺負胡亥文化水平不高。因為在孔子去世前,春秋時期死於非命的衛國國君是有四個死於非命,但沒有一個是被兒子幹掉的:死於弟弟之手的衛桓公完,死於狄人之手的衛懿公赤、死於兄弟衛獻公之手的衛君剽、死於屬下之手的衛後莊公蒯聵。趙高之所以這樣說,實際就是為胡亥弒君殺父提供「理論依據」。
趙高敢對胡亥這麼說,只能說明趙高是真心想謀殺秦始皇,而且還催促胡亥:「時乎時乎,間不及謀!贏糧躍馬,唯恐後時!」這時候有看了《史記》的人表示質疑:這番話不是趙高在秦始皇死後才對胡亥說的嗎?這時候我們要反問一句:既然秦始皇已經死了,那趙高還有必要「借古喻今」來證明弒君殺父的「合理合法性」?
於是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秦始皇耳朵里有沒有被釘進去釘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趙高有作案動機、有作案時間,而且還有史料證明他確實跟胡亥有過密謀,這些證據足以證明,趙高有謀殺秦始皇的重大嫌疑,不管是為了權利還是為了替趙國復仇,趙高都可能是謀殺秦始皇的兇手,至於動手的是不是胡亥,李斯有沒有參與,咱們往後再來分析討論……
※二戰後為什麼蘇聯死死抓著日本幾十萬戰俘不放?
※大宋少年志講了啥?張新成搭檔周雨彤演繹暗戰救國傳奇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