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停葯!抑鬱症緩解了,葯癮卻上來了
Victoria Toline蜷縮在廚房的桌子旁,穩住自己的雙手,用小滴管從一個瓶子里取出一滴液體,服下。這是她已服用了三年的抗抑鬱葯Zoloft(舍曲林)。
抑鬱狀況最初得到好轉後,27歲的Toline打算停止用藥時,她的身體開始產生嚴重的副作用,頭暈、思維混亂、疲勞……她只能慢慢地減少藥量,直到九個月過去,她才克服了停葯帶來的不良反應。
Victoria Toline花了九個月時間才徹底擺脫抗抑鬱葯 圖據紐約時報
Toline說,直到現在,她的狀態才足夠重新進入社會。
根據《紐約時報》對聯邦數據的一項新分析,美國長期使用抗抑鬱葯的人數正在激增。約有1550萬美國人服用抗抑鬱葯至少已五年,這一數據幾乎比2010年翻了一番,是2000年的三倍多。同時,約有2500萬美國成年人,像Toline一樣,服用抗抑鬱藥物至少已兩年,這一數據比2010年增加了60%。
抗抑鬱葯幫助數百萬人緩解了抑鬱和焦慮,被廣泛認為是精神治療的重大進步。也許有些人能在抑鬱癥狀好轉後成功停葯,但「無法停葯」正逐漸成為一個日益增長的嚴重問題——很多試圖停葯的人說,他們根本無法做到,他們也從未被告知該如何停止抗抑鬱葯的服用以及停葯會帶來哪些不良反應。
「如果有人提前告知停葯風險,我絕不會用它」
Robin Hempel今年54歲,居住在新罕布希爾州Concord附近,是4個孩子的母親。21年前,因患有嚴重的經前期綜合征,她在婦科醫生的建議下開始服用抗抑鬱藥物帕羅西汀。
藥物緩解了Hempel的經前期綜合征,同時也讓她在九個月內體重增長18kg。她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有人提前告訴我停葯之後的風險,我絕不會服用它。停葯一年半後,我還有很多問題。現在的我已經不是我了,我失去了創造力和活力。Robin Hempel這個人,已經不存在了。」
Robin Hempel在醫生的建議下開始服用抗抑鬱葯,一年半以後,她卻發現自己無法戒掉這種藥物 圖據紐約時報
在採訪中,數十位出現停葯不良反應的患者都有相同的經歷:抗抑鬱葯一開始的確減輕了情緒障礙,但之後一年裡,藥效變得沒那麼明顯,而停葯後的感覺比預想中的更加難受和異常。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精神科醫生就已發現停用抗抑鬱葯存在著風險。
1997年,在藥物生產商Eli Lilly贊助的一次會議上,一個大學精神科醫師小組發表了一份長篇報告,詳細描述了抗抑鬱藥物停用後的臨床癥狀,包括身體平衡障礙、失眠和焦慮,而這些癥狀在重新服藥後又會消失。
但很快,該話題從科學文獻中消失。政府監管機構並沒有關注這些癥狀,他們認為,急劇擴大的抑鬱症病情才是更嚴重的問題。
藥物生產商不願意贊助昂貴的停葯研究,而聯邦政府科研經費也無法填補研究的費用缺口,最終也就導致了,供醫生和患者閱讀的藥物標籤里,幾乎沒有如何安全停葯的說明。
「現階段對停葯反應的科學研究還不夠充分」
公開發表的關於抗抑鬱藥物停用反應的研究極少,這些研究發現某些抗抑鬱藥物比其他抗抑鬱藥物更難戒除。原因是不同的抗抑鬱葯擁有不同的「半衰期」——即停葯後人體清除藥物成分所需的時間。
「半衰期」相對更短的藥物,比如郁復伸和帕羅西汀,會比百憂解產生更多的停葯癥狀,因為百憂解的成分停留在人體中的時間更長。
在最早一份停葯研究中,製藥商Eli Lilly的研究員讓試驗人員服用左洛復、帕羅西汀和百憂解,然後突然停葯一周。服用帕羅西汀的人有一半出現嚴重的眩暈,42%出現思維混亂,39%出現失眠。
相反的是,服用百憂解的試驗人員並沒有在停葯後產生明顯癥狀,這並不意外。因為人體需要幾周的時間才能完全排出百憂解的藥物成分,所以一周的停葯並不能測試到它的停葯反應。
最後,該研究團隊稱:「我們對於抗抑鬱葯停葯反應獲得的信息不足,所以無法得出緩解停葯反應的措施。」
在對製藥商Eli Lilly另一款藥物——欣百達的研究中,測試人員平均出現2到3種停葯反應,最常見的包括眩暈、噁心、頭痛和知覺異常——一種大腦受到電擊的感覺,很多人稱其為「腦觸電」。大部分癥狀持續超過2周。
34歲的博士Tom Stockman是一名東倫敦的精神醫生。他在停止服用欣百達後的18個月中,出現頭暈、思維混亂、眩暈和「腦觸電」癥狀。他說:「我花了一年時間才戒除藥物,一年啊。」
為了安全緩解這些癥狀,他每天逐漸減少服藥量,這是他成功停葯的唯一方法。他說,「我知道有些人會出現停葯反應,但我完全不知道反應會有多嚴重。」
漢密爾頓麥克馬斯特大學的博士Derelie Mangin說:「事實上,現階段(關於停葯反應)的科學研究還不夠充分。」
「我們應該讓這麼多人長期服用抗抑鬱葯嗎?」
目前,不僅僅在美國,在其他許多發達國家,長期服用抗抑鬱葯等處方藥物的人數也在增加。
過去十年,英國服用處方葯的人數增加了一半。今年1月,英國衛生部門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對處方葯的依賴和停葯問題進行檢查。
在紐西蘭,處方葯使用率也處於歷史最高期。一項對長期使用抗抑鬱葯等處方葯使用者的調查發現,四分之三的使用者認為,停葯難是他們最常見的問題。
然而,對於停用抗抑鬱葯,醫學界還沒有具有科學依據的指導方針,沒有辦法確定停葯會產生哪些高風險,也沒有辦法為每個人量身定製適當的停葯策略。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醫學院教授Anthony Kendrick說,實際上有一些人一直斷斷續續沒有徹底停葯,因為很難確定他們徹底停葯後會出現哪些麻煩。在政府的資助下,他正在通過在線和電話的方式為開藥的醫生和用藥的病人提供停藥方面的幫助。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醫學院教授Anthony Kendrick獲得英國政府的資助,正在研究如何幫患者成功停止服用抗抑鬱葯 圖據紐約時報
「在不知道是否對患者有好處的情況下,我們真的應該讓這麼多人長期服用抗抑鬱葯嗎?」他在接受採訪時提出這個問題。
抗抑鬱葯最初被認為是一種短期用於治療情緒問題的藥物,只需6到9個月時間,使用者就可以度過情緒危機。後來的研究表明,長期服用可以預防抑鬱症複發,但在研究中,很少有用藥超過兩年的。
在美國,一種藥物一旦被批准,醫生就有很大的自由給患者開處方。儘管沒有長期用藥方面的研究,醫生依然無限制的讓數千萬美國人服用抗抑鬱藥物。
杜克大學精神病學名譽教授Allen Frances說,大多數人最初使用抗抑鬱藥物往往是簡單的問診,而並沒有明顯的抑鬱症特徵。他們服用藥物後通常情緒問題會有所改善,這些改善是基於時間的流逝和服藥帶來的心理安慰產生的效果。
但醫生和患者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認為是抗抑鬱藥物起了效果。所以雙方都認為應該繼續用藥,這種無用的處方因此可能會持續數年或者終生。
藥品製造商不否認停葯會出現副作用
Peter Kramer醫生是一名精神病學家,他撰寫過多本關於抗抑鬱藥物的書。他說,雖然自己通常會讓一些輕度到中度的抑鬱患者停葯,但有患者反饋說,繼續用藥讓他們感覺更好。
但抗抑鬱葯並不是無害的,這類藥物通常會導致情緒麻木,體重增加等問題。長期服用抗抑鬱葯的患者在接受問卷調查時表現出了一種難以估量的不安情緒,他們說,每天服藥讓他們不得不懷疑自己的恢復情況。
最近一項針對250名長期服用精神類藥物患者的調查顯示,有一半的人表示他們可以成功停葯,有一半的人表示停葯產生的副作用讓他們很難戒掉。在另一項針對180名長期服用抗抑鬱藥物患者的研究中,超過130名患者停葯後出現了副作用,近一半的人說他們對抗抑鬱藥物上癮。
藥品製造商也並不否認一些患者在試圖停葯時出現了嚴重的副作用。輝瑞製藥公司的發言人Thomas Bieg稱,停葯產生的綜合症因用藥劑量和個體差異而不同。他提醒患者與醫生加強溝通,逐步減少藥物用量,直至完全停止用藥。但他也表示,輝瑞公司無法為患者提供具體停葯的辦法,因為公司也沒有這方面的信息。
製藥商Eli Lilly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仍然致力於百憂解和 Cymbalta的生產以及這兩種藥物的安全和效果研究,這是兩種經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認證過的受歡迎的抗抑鬱葯。但該公司拒絕宣傳停葯後遺症的普遍性。
關於停葯問題,或許很快就會有答案
慶幸的是,關於抗抑鬱葯的停用問題,可能很快就會有答案。
麥克馬斯特大學的Mangin博士領導的一個科研團隊正在紐西蘭進行藥物戒斷研究,這項嚴格而長期的研究最近將完成第一次試驗。
科研團隊將志願者隨機分成兩個小組。一個小組緩慢減少藥量,在一個多月內服用有效成分逐漸減少的膠囊;另一個小組被告知他們的藥量也在減少,但實際上服用的是含有正常藥量的膠囊。
研究人員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對兩組志願者進行跟蹤觀察。目前數據還在持續收集中,研究結果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公布。
現在,對於沒有能力停葯的患者,醫生建議採取「微量減葯」的方法:逐漸以極小的水平減少服藥量,完全停葯可能要花費9個月、一年、兩年,或者視情況而定。
Laura Delano在嘗試停止服用幾種精神類藥物後出現了嚴重的不良反應,她說醫生建議的減藥量太快了。為此,她創建了一個名叫「戒斷計劃」的網站,提供各種精神藥物停葯反應的信息,包括如何減少藥量的指南等。
Luke Montagu是一名企業家,他也是倫敦詢證精神病學委員會的聯合創始人。該委員會在英國推動對抗抑鬱葯的上癮和依賴癥狀的研究。Luke說:「我們用了非常長的時間才讓人們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你可以看到患者群體在網路上組成了一個社區,他們在藥物戒斷上相互幫助,並在沒有醫生幫助的情況下研究出了最好的戒斷方法。」
東倫敦的精神科醫師Stockmann也一直懷疑停葯反應的嚴重性,直到這些反應出現在他自己身上。最後,他通過「微量減葯」的方法緩解了停葯的不良反應。「當我在家附近散步,經過一片森林,我突然意識到我又能重新體驗所有的情緒。我感覺到鳥叫更響亮,顏色更鮮艷,而我更快樂。這對我來說是個意義重大的時刻。」
他說,「許多患者並不相信自己能停止服藥,特別是在他們抱怨的時候。這種情況應該停止了。」
END
紅星新聞記者 蔣伊晉 編譯自《紐約時報》
編輯丨汪垠濤
※誰說數學差就不能當宇航員?看看這個逆襲的典範
※讓蘋果三星頭疼的智能手機市場新趨勢來了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