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足杯:有一種瓷天生麗質!
它是蒙元嗜酒習俗的見證,它是元代制瓷業大發展的象徵;它的造型迥異於前代同類作品,在元代,它還出現了青花、釉里紅和卵白釉的新品類;因元代天才瓷匠的潛心琢磨,得以獨創出世所罕見的品種;同時,它也是元代瓷器中最流行的器型。
有一種瓷,天生麗質。
記得第一次見識高足杯,是在一家古玩店內,當時香港的圈內大佬翟健民先生,還不像今天這麼出名。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第七季全國海選報名:一五零七九九八一四一零
元 景德鎮窯卵白釉高足杯
明成化 鬥彩葡萄紋高足杯
我們正喝著茶聊天,他風風火火、頭上冒汗闖進來,手裡拿著一件殘器。就是高足杯,他稱把杯,還是用港味普通話說的,把杯這個詞從此就印象深刻了。
明弘治 青花梅樹圖高足碗
明弘治 青花朵雲礬紅彩五魚紋高足碗
高足杯(碗)在元朝最流行,主要是因為它的實用性。草原民族吃飯、睡覺也幾乎不下馬,又好喝酒,腦補這樣一個畫面:
在馬上一手拽韁繩,另一隻手攥著杯子底下的把兒,完全不影響喝酒,這個設計挺神的!也非常好看,別緻。
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明朝早已經是定居的生活方式了,高足杯的使用功能也已經不復存在,但依然燒造。估計就是因為它別緻、好看。
有意思的是,明朝窯工們悄悄做了一些細節改變:把杯子做成了高足碗。喝酒的功能幾乎消失殆盡,草原猛士也變成了弱不禁風的文人雅士,乾飯都吃不了幾碗了......
高足杯殘器(比當年翟老闆的那隻還破)
不過,我們見到的高足杯殘器很多,無非是它太不穩定了,稍有震動就倒了。
明正德 青花龍穿纏枝蓮紋高足碗
凡在博物館櫥窗內見到高足杯,我都會有一種劫後餘生、久別重逢的感動......
明正德 黃地綠彩錐拱雲龍紋高足碗
明正德 素三彩錐拱蓮紋高足碗
明宣德 青花海水龍紋高足碗
攝於故宮、國家博物館和首都博物館。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