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一位訪問中國的俄國元首,在武漢待了一天一夜幹什麼?

第一位訪問中國的俄國元首,在武漢待了一天一夜幹什麼?

墨墨1分鐘前

有史以來,第一位訪問中國的俄國元首是誰?為什麼他來到了武漢?

話說1891年4月20日這一天,40艘炮艇在長江江面一字排開,禮炮齊鳴。陸軍兵勇則列隊岸上,鳴槍致敬。

俄國皇太子尼古拉來武漢訪問,作為第一位來到亞洲、訪問中國的俄國元首,武漢是俄皇太子「遠東之旅」的重要一站。

俄皇太子尼古拉後即位沙皇尼古拉二世

尼古拉在眾人簇擁中走下軍艦,「頭戴白冠,上綴鳥羽,約尺許長」。他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兒子。

尼古拉坐進黃緞圓式金頂轎,到達晴川閣園門外,湖廣總督張之洞候在那裡。

晴川閣內, 「禮宴」已經就緒,熊掌、燕窩及燒烤共20餘種,還有四道香氣誘人的鄂式煨湯:長江喜頭魚、漢水甲魚、洪湖蓮藕、鄖陽木耳猴頭菌。席上備有中國杯筷,也有外國刀叉。

俄皇太子興緻很高,品嘗了玫瑰露、漢汾名酒,還有產自黃州的東坡萬壽春……

127年之後的4月,墨墨登上晴川閣,試圖找尋當時觥籌交錯的蛛絲馬跡。

當年的酒香早已隨江風散去,而張之洞書贈俄皇太子的詩還在,詩名《俄國太子來游漢口,饗晏晴川閣,索訪求書,即席奉贈》,其中寫道,「壯遊雄覽三洲勝,嘉會歡聯兩國情」。

那場宴席上,尼古拉誦起俄國詩人普希金的《皇村懷古》。辜鴻銘翻譯給張之洞聽,張詩興大發,現場賦詩贈俄國太子。後來,此詩手跡被刻於石碑上,原碑不知所終,只有拓片留在了晴川閣。

127年前此處的遠眺,想必也帶給俄皇太子不小的震撼——領中國近代風氣之先的大武漢,正「駕乎津門、直逼滬上」……

就在十幾天之前,2018年3月27日,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終於開館迎客。

過去7年間,武漢市民親眼見證了,從「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到「張之洞近代工業博物館」,再到「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

館名的更迭,說明著張之洞對於這座城市的意義。

張之洞這個名字,幾乎是近代武漢勃興的代名詞。

張之洞

時間回到1891年4月20日上午,參觀完晴川閣內的陳列,俄皇太子「登樓遙覽江中風景」。他看到了什麼,目前尚未發現史料記載。

「可以肯定的是,俄皇太子看到了一個近代工業大城市的興起。」歷史學家皮明庥說,晚清的最後20餘年,此間修鐵路、建工廠、練新軍、辦學堂,武漢逐漸形成「聳動中外視聽」的格局。

那一天,就在江對岸,武昌文昌門外,應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此時湖北織布官局工程已進行了四分之一。

織布局於次年11月投產,3萬枚紗錠、1000台英國布機、2000馬力蒸汽動力等設備一齊運行,蔚為壯觀。

因最初禁用女工,所以織布局僱用了2500名男將。他們男做女活,產品有花布、面巾等,銷路很好,「通行各省,購取者爭先恐後。」

而今,織布局已無跡可循,原址上矗立起武漢音樂學院紫陽路分校。

當年讓尼古拉驚嘆的 「武昌四局」,即湖北布、紗、絲、麻四局。

紡紗官局北紗廠在織布官局上游的江邊一帶,1897年建成投產。現在,其大部分遺址已成為武昌造船廠的西北區。

繅絲官局在武昌望山門外巡司河北岸,僱用女工約400名,大部分從上海招來,她們也是武漢的第一批紡織女工。招聘女工的開禁,無疑是現代化工廠興起的一個積極信號。

湖北制麻官局,開創了中國機制麻業的先河。其原址在武昌平湖門外右側的江邊一帶,現為武昌平湖門水廠廠區。

武昌四局的建設,先後歷時16年,耗銀316萬兩。它們雄踞武昌江邊,構成了較完整的近代紡織工業體系,使武漢成為清末民初僅次於上海的紡織業基地。

1891年4月20日午後,從晴川閣下來後的俄皇太子尼古拉,參觀了建造中的「漢陽鐵廠」和「湖北槍炮廠」。

1891年的《子林西報》引用尼古拉的「原話」讚譽:漢陽鐵廠是亞洲第一鋼鐵企業,湖北槍炮廠年產新式步槍30萬支。

而事實是,漢陽鐵廠在俄皇太子離開兩年(1893年)後才建成投產,湖北槍炮廠(後改名為漢陽兵工廠)在俄皇太子離開一年(1892年)後才動工興建。

據作家唐浩明的描述:當年俄皇太子提出到漢陽鐵廠參觀時,張之洞為彰顯大清國威,不惜代價「造假」:高價購買德國焦碳燒制鐵水,集中湖北綠營的武器到槍炮廠以充自己所產。

「小說有演義的成分,不過這個故事是有根由的。」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館長顧必階說。

無論「造假」與否,漢陽鐵廠終歸是站到了「亞洲第一鋼鐵企業」的高度,不僅為大清掙得了臉面,也贏得了西方諸國的款項,為武漢工廠企業的大規模開建奠定了經濟基礎。

1894年6月30日,這家晚清中國惟一的機器煉鐵廠,以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煉出了中國第一爐鋼水,震動世界。後產品遠銷歐美、日本、澳洲和南洋群島。清末民初的幾十年間,中國鋼鐵產量的九成以上,都出自漢陽鐵廠及後繼的漢冶萍公司。

1894年,湖北槍炮廠建成,機器設備均從德國著名軍工企業克虜伯公司訂購。該廠所造德國1888年式改良5響毛瑟槍,就是著名的步槍「漢陽造」。

翠綠的茶葉在骨瓷茶具里浮浮沉沉,俄皇太子尼古拉被這悠悠的茶香陶醉了。

1891年4月20日下午,他坐在新泰洋行二樓,眺望著繁華的漢口江灘。

127年後的2018年4月,墨墨來到沿江大道與蘭陵路交會口,一幢三層洋樓迎江矗立。這就是新泰洋行的舊址。

當年,尼古拉在此處參加了俄商新泰磚茶廠25周年慶典,當時俄國茶商在武漢處於壟斷地位。

在新泰磚茶廠25周年慶典上,俄皇太子還向大家透露,3月31日他剛在海參崴為西伯利亞鐵路東端舉行開工奠基,這條鐵路建成後,漢口的茶葉可經過上海或天津,運抵海參崴,再通過鐵路,到達莫斯科。

1904年,西伯利亞鐵路正式開通。兩年之後,盧漢鐵路通車。

「盧漢鐵路和粵漢鐵路先後建成通車,如同為武漢近代工業的發展增添了兩翼。」歷史學家皮明庥說,盧漢鐵路全長1214公里,其中有1000公里的鐵軌即由漢陽鐵廠製造。

一個多世紀後的4月,墨墨站在武昌徐家棚江邊,眼前是鏽蝕斑駁的鋼軌,以及殘存的輪渡。這裡是原粵漢鐵路終點。

武漢正是由此成為中國交通大動脈的核心,「九省通衢」的地位日漸凸顯。

1891年4月20日晚間,俄皇太子尼古拉將隨身攜帶的一隻鑲鑽石金錶,贈送給辜鴻銘,因為有感於「辜先生精通各國語言至博,各國無此怪才也」。

辜鴻銘

辜鴻銘就是那位垂一條鞭子的北大教授、近世奇才,跟隨張之洞20多年的幕僚。

辜鴻銘向尼古拉講起了剛剛創辦的湖北最高學府——兩湖書院,與湖廣總督署一街之隔。

兩湖書院,為當時湖北的最高學府。除了文學、經濟,還開設天文、地理、化學、兵法等課。湖北近代教育由此發端。

都司湖上的木橋

一個多世紀過去了,當年「風廊月榭,荷紅藻荇,雅擅一城之勝」的都司湖,如今就只剩武漢音樂學院里的一方小小池塘了。若不是岸邊一方碑石的提醒,路人不會把這一方彈丸,與當年「前置齋舍200間、後置齋舍40間」的大書院關聯起來。

碑石是今人刻的,上書「兩湖書院舊址」。湖邊還立著一塊都司湖簡介牌,透過考研輔導班、租房等層層招貼,隱約可見裡面的文字:在昔日的武昌九大湖泊當中,現僅存紫陽湖和都司湖……譚嗣同、唐常才、黃興等仁人志士都曾在兩湖書院就讀……

武昌區實驗小學北校門,就是以前兩湖書院的正門,如今已被修葺一新。大門柱上刻有張之洞所書楹聯:古昔盛時崇文興化,大賢能事在氣與言。

1891年4月21日清晨,俄皇太子尼古拉結束對武漢的訪問,登上「亞速紀念號」拔錨起航。

在那個黎明,武漢城裡,因為尼古拉到來、辛苦了幾天的新軍官兵們,終於可以休息了。他們放下巡邏的槍械,在江風中進入夢鄉。

這些清兵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20年後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接過他們手中槍的一群「新兵蛋子」,衝出工程營房,幹了一件驚天動地、扭轉乾坤的大事……

來源:楚天都市報(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記者:陳凌墨

編輯:小Z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天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曾兩邀霍金來華,40年間兩人從未斷了聯繫
快來報名吧!黃岡「半馬」5月6日開跑

TAG:楚天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