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邢悅 苗爭鳴:特朗普更換國務卿的緣由和影響

邢悅 苗爭鳴:特朗普更換國務卿的緣由和影響

2018年3月13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解除蒂勒森國務卿職務,並提名現任中央情報局局長蓬佩奧接任國務卿一職。國務卿在美國政府中是一個位高權重的職務,鑒於美國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國務卿的更換有可能意味著美國對外政策將發生大的轉變,蒂勒森為何被解職?新的國務卿上任會使美國的對外政策發生哪些變化?

總統與國務卿早有罅隙

在蒂勒森解職後的告別聲明中,他向美國人民、國務院同事等致謝,唯一沒有感謝的就是曾提名他為國務卿的特朗普。由此可見,二人關係早已存有罅隙。

特朗普和蒂勒森在對外政策上存在諸多分歧。比如,在伊核問題上,蒂勒森認為政府應表態確認伊朗遵守核協議,或通過小的修正來維護伊朗核協議,以此來維護美國同主要歐洲盟國的關係;但特朗普堅持認為伊朗違規,並極力抨擊伊核協議,多次表示伊核協議應被廢除,或者至少應被大幅度修改。再如,在卡達外交危機期間,蒂勒森希望美國能充當「調停人」的角色,避免事態升級,稱封鎖不會給問題帶來轉機;而特朗普很快就給出不同言論,指責卡達與恐怖主義有關,並認為「行動是有必要的」。

總統與國務卿在對外事務上存在分歧在美國歷史上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特朗普和蒂勒森對待彼此之間分歧的態度著實令人大跌眼鏡。

蒂勒森是個做事穩重的人,在他擔任國務卿初期,經常為特朗普在外交上的冒失和魯莽打圓場,不過,特朗普的一意孤行和自以為是逐漸使蒂勒森失去了耐心。媒體稱,蒂勒森在去年7月曾當著白宮和內閣高官的面指責特朗普是「白痴」;去年10月,針對特朗普有關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大規模集會中的暴力流血事件的表態所引發的輿論爭議,蒂勒森對外宣稱「總統只代表他自己」。蒂勒森在公眾場合不僅沒有維護自己頂頭上司的形象,反而毫不掩飾地貶損特朗普,這令特朗普大為不滿。於是,特朗普也毫不客氣地對蒂勒森予以回擊。去年9月,蒂勒森斡旋美朝對立產生的緊張局勢,特朗普在推特上發文讓其「省省力氣」,此舉被輿論視為對蒂勒森的羞辱;此外,特朗普也曾對媒體和記者坦言他和蒂勒森在很多議題上存在分歧。他說,「蒂勒森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此外,當初特朗普任命毫無經驗的蒂勒森為國務卿,是希望藉助蒂勒森與普京特殊的個人關係(2013年普京曾親自頒發象徵俄羅斯國家最高榮譽的友誼勳章給時任埃森克美孚CEO的蒂勒森)開啟美俄關係緩和的大門,但實際上「私人關係」在對俄外交上並未給蒂勒森帶來多少優勢。同時,國內的巨大壓力已經使特朗普改善與俄關係的願望成為泡影,這使他當初任命蒂勒森為國務卿的意義消失殆盡。再加之蒂勒森在國務院內部和對外關係處理上都未能滿足特朗普的預期,所以他的離職也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為什麼是在這個時候

對於蒂勒森的解職,外界已有傳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去年7月稱蒂勒森不滿自己受制於特朗普,準備於年內辭職;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甚至明確指出,特朗普考慮讓蓬佩奧接替蒂勒森出任國務卿;去年年底,《紐約時報》稱白宮已制定好讓蒂勒森離職的計劃;被解職的前幾日,正在非洲訪問的蒂勒森就已被告知,總統可能發布一條與其有關的推特。由此看來,特朗普早有更換國務卿的想法,而蒂勒森也早有辭職的準備,那為何特朗普偏偏選在這個時候辭掉蒂勒森呢?

國際社會較一致的看法是,近來美國與朝鮮關係出現轉機,此外,特朗普正籌劃開展幾輪貿易談判。宣布此時「解僱」蒂勒森,可能是希望在即將到來的美朝對話以及多個貿易談判前,能夠組建符合自己政策偏好的外交團隊。

特朗普性格自負,行事獨斷專行,不能容忍其下屬對自己的不忠甚至與自己唱對台戲。而蒂勒森在諸多關鍵國際問題上的看法既不被特朗普的核心團隊認可,又得不到共和黨建制派的支持。在蒂勒森被解僱的前幾天,他在衣索比亞訪問時表示,美國與朝鮮直接談判「還很遠」,而就在當日,特朗普宣布接受金正恩會面的邀請。

反觀新上任的國務卿蓬佩奧,不僅與特朗普有著密切的私人關係,而且其政策主張與特朗普比較接近。在朝核問題上,他強調美國不會同朝鮮妥協;在伊核問題上,蓬佩奧支持特朗普反對伊核協議的主張,曾希望「撕毀協議」。可見在某種程度上,蓬佩奧就是特朗普集權傾向下順應其意向的執行者。特朗普解除蒂勒森職務後也承認,自己和蒂勒森「不對路」,與蓬佩奧「更能想到一塊兒去」,自己終於有一個「符合心意」的內閣了。由此可知,特朗普更換國務卿的想法之一,就是希望在歷史性的美朝領導人會面前,讓信任的人掌控外交團隊,以便更好地貫徹執行自己的意圖。蓬佩奧擔任國務卿後,國務院的立場將和白宮靠攏,蓬佩奧的鷹派作風會對特朗普的政策起到推波助瀾作用。

蒂勒森之後的美國外交

特朗普上任的400多天內,白宮已經有逾20位高官離職。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鄧帕斯(Kathryn Dunn Tenpas)撰文稱,在特朗普上任的第一年中,白宮的人員流動率達到34%,歷史上從未有過。

為何特朗普如此頻繁地進行人事調動?一方面,特朗普本人缺乏執政和外交經驗,尤其在對外事務上存在不少「盲點」,這使他最初很多異想天開的主張很難在實踐中得到推行;另一方面,特朗普要求手下的人對他忠誠和服從,按照他的意志辦事。而由於特朗普本人的思維經常變化,他手下的人即便沒有自己的主見,也很難與他始終保持步調一致。於是,特朗普就乾脆讓他們走人。就在蒂勒森離職後的第10天,特朗普又更換了他的國家安全顧問。可以預料的是,美國政府的人事變動不會就此停步。

如此頻繁的人員流動使特朗普政府的對外政策很難有連續性,也很難讓外界理解和把握,這無疑增加了世界上其他國家與美國打交道的難度。目前,學界的一個普遍共識是,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不確定因素。由於政府人員流動太快,政策調整太快,就連其盟國都難以預料特朗普接下來會幹什麼。美國政界一直強調要加強西方國家的團結,而特朗普的這種用人作風只能加大西方國家之間的隔閡和猜忌。

聯繫到美國去年年底出台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等官方文件,以及特朗普近期關於美國財政部長、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等一系列的人員調換,可以預見,美國對外政策將會越來越趨於強硬,美國對華政策有可能走向極端。中美之間的外交博弈可能愈加頻繁,美國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也將會變本加厲。近日,美國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約5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高額關稅。此前已有學者預測,2018年的中美關係將會比以往緊張,中國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做好應對的準備。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

原標題:邢悅 苗爭鳴:特朗普更換國務卿的緣由和影響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宗悅排版編輯:張卓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牛津大學學者:將社會學視角引入經濟學研究
學術評價倫理養成的三個階段:認知、認同和踐行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