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官渡之戰,1800年來解讀都是錯的,袁紹才是真英雄

官渡之戰,1800年來解讀都是錯的,袁紹才是真英雄

原標題:官渡之戰,1800年來解讀都是錯的,袁紹才是真英雄


熱播中的《三國機密》正播放到曹操和袁紹拉攏張綉。關於這個故事,從古到今所有的解讀都是錯誤的。這件事發生在官渡之戰前面,其實也是官渡之戰的一個組成部分。


官渡之戰是曹操一生最重要的戰役,曹操早期最大的勁敵自然就是袁紹了。在官渡一戰,曹操以弱勝強,從此奠定自己的基業。因為官渡之戰實際是曹操一生最重要的戰役,惜墨如金的陳壽在《三國志》中都花了大量篇幅,不光曹操自己《本紀》,其他人的傳記中相關記載也非常多。不過關於官渡之戰,一直以來形成的一些說法問題還是太大,原因還是我常說的那句話,文人不懂軍事,問題太大。



袁紹作為當時最強有力的諸侯,如果從《三國志》的描述來看,會得出是個草包的結論。可是正如剛才所說,《三國志》是尊曹貶袁,黑袁紹黑的最起勁的一本書,完全相信《三國志》那就大錯特錯了。


官渡之戰中其實有兩個關鍵的地區,這兩個地區都遠離戰場。一個是河內,一個是宛城。


漢獻帝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大舉圍攻呂布,做為呂布的鐵哥們,河內的張楊出兵東市,為呂布聲援牽制曹操。十一月,張楊在東市軍中死於部將楊丑之手,這個楊丑倒是曹操的鐵杆粉絲,殺了張楊後立即投靠了曹操,但好景不長,楊丑又被自己的部將眭固擊殺。眭固對張楊也算忠心耿耿,殺了楊丑後立馬投靠了張楊另一個鐵哥們袁紹。眭固以張楊以前的長史薛洪和河內太守繆尚留守射犬(今河南泌陽東北),自己帶著大部隊北上向袁紹求救。


河內出了大亂子,對曹操來說可是個重大利好消息,河內對於整個河北戰略格局的重要性曹操是清楚的很,以前是想吃,但旁邊有袁紹,不敢吃,現在河內大亂,袁紹又遠在幽州攻打公孫瓚,簡直就是上天賜河內予曹操。正所謂機不可失,曹操立即出兵,更可惡的是曹操還打著幫助袁紹攻打公孫瓚的旗號。


建安四年四月(公元199年),曹操抵達黃河,以史渙、曹仁為先鋒渡河,一戰就大破眭固,拿下他項上人頭,於是曹操跟著過河平定河內全境。一戰剷除了擁袁反曹的張楊勢力,同年三月公孫瓚在袁紹的攻勢下終於頂不住了,敗亡。四月,袁紹回師鄴城。曹操仰天打了個哈哈:「本來是想幫大哥你打公孫瓚的,但大哥神威無敵,公孫小賊自取滅亡。正好河內這出了個逆賊,小弟就替大哥順手滅了,省得大哥為這種小人煩心。」打完哈哈,留下魏種為河內太守,走了。


袁紹吃了個啞巴虧,但軍隊連年與公孫作戰,此時正極度疲憊,不是同曹操開戰的時機,除了跳腳罵兩聲:「小人,卑鄙,狡詐。」之外也別無他法。但這個仇,必須得報。

通常,都把曹操謀奪河內說成是威脅袁紹側翼,這是胡扯淡。就憑曹操那點實力拿什麼去威脅袁紹側翼。佔領河內其實是謀求自保,並不是為了在鄴城之西打住一根釘子。


而且,河內這個地方不能孤立的看,必須和宛城結合起來。


為啥兩個離的很遠的地方需要結合在一起呢?這就得從袁紹要進攻曹操,有哪些方案說起。


古代作戰,一般情況下無非就是左中右三個方向。先看袁紹的右翼。右翼有兩種可行方案,一是下河內,破河東,渡蒲阪,謀關中。這是在右翼形成對曹操的戰略包圍,也正是曹操擔心之處。曹操曾說:吾所惑者,又恐紹侵擾關中,亂羌、胡,南誘蜀漢,是我獨以兗、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不過這是長遠之計,現在既然是謀求與曹操決戰,這隻能做為一個輔助方案。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沮授、田豐以這樣的方案遊說袁紹,袁紹未必不會接受。


二是下河內,走修武,渡孟津,趨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葉縣(今河南葉縣西南),進擊許昌側後。這個方案的好處是可以分割曹操關中力量和本部之間的聯繫,直接威脅曹操側背,逼迫曹操決戰;問題是河洛地區受戰亂破壞最嚴重,大軍就地納糧困難,交通線直接暴露在曹軍夾擊之下,一旦劉表背盟,張綉不肯歸附,袁紹大軍將陷於絕地,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因此該方案的關鍵點是得到張綉、劉表的聯合作戰,袁紹大軍可以在宛城得到一個補給基地,獲得對曹操作戰的有利地位。

我們都知道,張綉當時是和劉表聯盟,事實上,就是依附於劉表,由劉表提供軍需後勤,張綉在一線抵抗曹操。這個套路是劉表常玩的,後來的劉備在新野也是這個套路。河洛地區雖然破壞嚴重,但是如果能打通這一路,袁紹大軍就可以得到劉表方面的後勤支持,補給不再成為問題。


而走這一路有兩個關鍵點,河內和宛城。曹操佔據河內首先堵住了袁紹并州軍團南下的通路,但是這不保險。因為袁紹一旦大舉進攻,曹操是無力分兵保衛河內的。所以要上一個雙保險——拉攏張綉。對曹操來說,只要能把張綉拉過來,袁紹這一路就得破產。而整個官渡之戰前後,曹操最怕的就是這個情況。袁紹大軍能夠到達宛城,曹操就會面臨兩線作戰的情況;而這種兩線作戰和張綉本人在其側後形成的兩線作戰是完全不同的。畢竟張綉沒必要給袁紹出死力,而袁紹自己的軍隊在就是另一種情況。


所以袁紹和曹操都積極的拉攏張綉、劉表,這並不是因為張綉能威脅曹操側後,而是袁紹自己可以利用這一基地。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知道,通常在官渡之戰中關於河內和宛城,張綉和劉表的解讀都是錯誤的。


既然要拉攏張綉,其手下主要謀士賈詡自然是工作的重點了。這方面曹操先袁紹一步,搞好了和賈詡的關係,正是在賈詡的勸說下,張綉倒向了曹操。這樣一來,袁紹右翼的可能攻勢被曹操輕易化解。


一直以來,文人們依據《三國志》大黑特黑袁紹,胡說八道的解讀還有很多,下回繼續分解。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戰爭 的精彩文章:

中央直接下達作戰命令,粟裕卻臨陣換將,最後總指揮是他
莫忘國恥,航行在長江的美國炮艦,打了多少民國粉的臉

TAG:這才是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