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式教育困局——除了成績,我們的孩子還有什麼?

中式教育困局——除了成績,我們的孩子還有什麼?

當前,越來越多的父母不惜花重金把孩子送到國外,讓他們接受良好的西方教育。這股熱潮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人們發現,以「分數至上」為主要特點的中式教育的弊端已經越發凸顯。學習成績特別好的那一批人,在社會上並不一定是特別優秀的那一批人。相反,他們可能「混」得很差。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孩子,一定要成為學霸才可以嗎?

有這麼一個故事,在美國,一個老師問孩子長大後要成為什麼人,一個孩子回答道,長大後要成為小丑。那個老師立即鼓掌,表揚孩子志向遠大,為了人類增加更多笑聲與快樂而樹立理想。而在中國,如果孩子說長大要成為小丑,一般會被訓斥為胸無大志,這就是觀念的區別。朋友說她的一個外國朋友立志要成為一流的調酒師,並且在為之努力,而朋友告訴她父親時卻被她父親嘲笑,說外國人這麼可笑。

這是國內外教育觀念的區別,也是為什麼國外有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中國沒有的關鍵所在。中國一味追求成績,產生應試教育,孩子的其他方面沒有得到發揮,心理健康、創新思維、情商、逆商沒有得到家長的重視。我想只要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能夠一輩子幸福,不管做什麼父母親都是值得開心的,這些是和成績無關的,無論理想的大小,它都是孩子心底想要去做的,所以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才能正確地看待孩子。

楊瀾,作為一位聰明的名人,又成功又這麼富有,記者問她對孩子有什麼期望,楊瀾回答說:「我不希望孩子成為什麼家什麼家的,只要幸福生活就夠了,就算是一個工人、護士、圖書館管理員,我都很開心,只要有這三點:一是孩子身體健康;二是孩子有很多的朋友,能夠處理好人際關係;三是孩子能夠樂觀生活,心理健康,喜歡自己所做的事情。」我想這能夠給一味追求成績的家長一些啟發。

有一篇精美的英文散文,叫following your heart,文章寫了一個小女孩,十幾歲時候樹立了一個理想,就是長大了要做一個好母親。大學畢業後,她同男友結婚了,然後就好好在家培養了三個孩子,作專職母親。等到孩子們一個個成長後,她也老了,她一生沒有工作過,只有一個職業:母親!她覺得很成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於是有了這篇文章,叫《跟隨你心的召喚》。

只要樹立了理想,堅持不變一直為理想而努力,就是幸福的。這在中國也是不可思議的,哪有一個小女孩會立志要當一個母親,把母親當作一生的職業的,而別人就能夠做到,並且很開心、很用心地去做。

教育,應該關注哪些內容?

如果說家長不希望孩子幸福是不可能的,但是家長現在只看成績,用成績掩蓋孩子的其他方面,好像孩子成績好一切都好,這難免一葉障目了。不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不發展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賦與愛好,是非常危險的,也把孩子推嚮應試教育的深淵。孩子成了家長陳舊觀念的犧牲品,不覺得可悲嗎?如果真的希望孩子一輩子幸福,我想不是要求孩子上重點中學、重點大學,而是像楊瀾說的那三點。

其實,在21世紀,我們的孩子基本上不必為了吃飯穿衣而憂愁,何苦一定要孩子長大了上重點大學,找份好工作呢?應該鼓勵他們追求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算孩子胸無大志,想做調酒師,想做小丑,想做一名專職母親,只要孩子真的喜歡,我們就應該支持!成績並不是唯一,學習基礎知識是應該的,但我們不能忘記,應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孩子有愛心、有好奇心、有創新思維、能夠和其他人融洽相處、有自己自由發展的許多愛好等。如果大家能夠跳出成績這個圈子,讓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應該說是「善莫大焉」。

我們的家長十分關心孩子,而關心的重點主要在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兩個方面,其中學習成績排在首位。有一項調查表明,「好好學習」是家長們嘴邊最常說的話。另一項關於影響考試成績因素的調查研究又表明:排在第1位的是考試當時的心理狀況;第2位的是考試前幾天的心理狀況;第3位是學習方法……記憶力僅僅排在第17位。可見,孩子心理健康的狀況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我們在關注孩子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的同時不能忽視對孩子心靈成長的關注。

如何正確看待成績

我們常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殊不知孩子之間根本的差距在於家庭教育的差距。成績只是孩子一段時期內的能力體現,並不代表孩子的發展空間和孩子的未來,家長應對孩子的成績進步持堅信的態度,給孩子一種前進的力量。

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總有一部分學生的考試成績在班級中處於相對低的水平,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分數差。孩子經常得到差的分數,是否就意味著孩子以後不可以轉化為優等生,或長大後沒有前途,沒有希望呢?顯然不是如此,因此父母有必要全面理性地看待孩子當前的分數。

作為家長,必須記住並幫助孩子了解:一個分數,不過是有關他們學習進步和質量的一種不十分精確的信息;一個分數,並不會告知很多有關他們真實知識的內容或他們怎樣有效地運用他們正在學習的內容。由於我們關心孩子的學習,所以我們才關心分數。一般來說,孩子傾向於把家長對他們在學習質量上的期待,變成他們對自己的期待。如果父母對他們期待過高,超過他們能力所能達到的範圍,那麼他們就會感到受挫、失望和苦惱;如果父母對他們的期望過低,則會限制他們潛力的發揮。

GIF

因此,家長需要仔細琢磨一下對孩子學習質量的期待。通過向他們提供一個可以達到的學習目標,使孩子對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滿意,從而加強自信心。對於分數,要考慮的另一個主要方面,就是如何對它做出反應,當孩子達到或超過了父母認為能夠達到的一個學習標準,並且從分數中反映出來時,父母應明智地指出導致這種分數的原因。父母可以總結出能力、努力、計劃、鑽研、創造性以及良好成績反映出的其他因素。這就把分數擺到了一個正確的位置上,從而真正反映了學習的本質。

當孩子的分數沒有反映出父母認為他們能夠達到的學習標準時,父母就應把它當成一種診斷性信息。

低分數給出的信息是:孩子的學習出問題了。它是一次父母給予同情、鼓勵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其中,父母最先的反應是對孩子表示同情,父母需要共同分擔孩子可能產生的失望、挫折或氣憤。如果孩子已做出了最大努力,那麼,父母對於這種不懈努力的承認,「我知道你盡了最大努力,而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就會維護孩子的尊嚴和自豪感。這種對待方式,不是一種空洞的老生常談,它反映了父母具有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以及具有鼓勵孩子繼續努力的信念。

正是因為過度重視成績,孩子多方面的訴求就會被打壓。於是,當前出現了特別多叛逆的孩子。而這種叛逆,不僅會破壞家庭的和諧,而且讓孩子更容易誤入歧途。

這一點,知名教育專家張小雪早已看在眼裡。她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寫成了《為什麼孩子不服你》一書。她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家長走出教育的誤區,同時讓孩子們獲得更健康、更全面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斯坦威STANDWAY圖書 的精彩文章:

萬萬沒想到!蘇軾竟是這樣看淡悲歡離合的

TAG:斯坦威STANDWAY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