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成熟的生命
很多人喜歡這句話:「願你跋涉天下,內心永遠淡然。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少年感是個迷人的東西,他和年齡無關,是歷經滄桑後依然有著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和衝勁,是對於明天的太陽懷有迷之信心與盼望。
一個成熟的人,絕非是一個老氣橫秋,或是圓滑世故之人。可以說,他是一個將少年感完好地繼承下來並不斷沉澱,使之褪去青澀,變得豐厚的人,是一個心裡柔和謙卑,純真與智慧並舉的人。
但後現代的人,在個性主義和自由之風的浸潤下,似乎本能地按照自己的理解來演繹成熟,並且逐漸發展成兩個極端,一種姿態是「桀驁不馴是我的風格,絕世獨立是我的追求。」——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另一種姿態則是「大隱隱於市」,不問、不求、無欲,無念的「佛系青年」——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誰來替?
這兩種姿態本質上都是對成熟的「誤讀」。成熟不等於世故,天真也不和幼稚等同。
那麼,一個不成熟的人,往往有哪些特質呢?
1.抗拒改變
《城南舊事》的結尾,英子回憶父親時,提到一件事:爸爸要求她學習去銀行給日本讀書的陳叔叔寄錢,英子雖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著頭皮去——這是爸爸說的,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一個人,如果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理所當然地選擇阻力最小的道路。可想而知,他的成長將會是多麼緩慢!
越成熟的人會越明白:令人感覺好的事未必對你有益,而堅持做正確的事,很多時候是逼著自己,硬著頭皮上的。
2.情緒表達情感
村上春樹在《舞!舞!舞!》里寫道:「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情感不成熟的人,習慣於用宣洩情緒的方式來表達情感。而情緒是可以傳染的,太過於猛烈負面的情緒會演變成語言暴力,甚至對人造成精神傷害。
例如在家庭中長期被父母「吼叫呵斥」的孩子,普遍沒有安全感,對親密關係有一種本能的排斥,不知道怎麼和家人相處。內心充滿恐懼與不安全感,雖然想張口說話,表達心聲和需要,但又擔心沒有人聽。
3.自我參照,而非自我反省
對不成熟的人而言,沒有肩負責任的勇氣,「吾日三省吾身」的生活更是遙遠。
朱光潛在《談修養》里有一段話很有意思:意志薄弱經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寬自解的話,就是把所有的過錯都推諉到環境。明明是自己無能,而埋怨環境不允許我顯本領,明明是自己甘心做壞人,而埋怨環境不允許我做好人。普通人的毛病在責人太嚴責己太寬。埋怨環境還由於缺乏自省自責的習慣。
這些不成熟的特質追根溯源,就是罪——自我為中心。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就是承認自己的本相就是驕傲,並為此悔改。
慕安德烈在《謙卑》中說:「除非我們因著謙卑,不求別的,只求向自己死,使自己來到盡頭,像耶穌一樣放棄人一切的榮耀,單單尋求從神而來的榮耀,算自己毫無所有,好使神成為一切……除非我們尋求在基督里的這種謙卑過於其他使人感興趣的是並樂意為此附上任何代價,否則我們的信仰沒有任何征服世界的希望。」
當我們憑著自己的力量與運行在裡面的驕傲苦鬥時,一想到隱藏在背後的黑暗權勢,只會更加絕望。但當我們全然絕望時,記得耶穌披上柔和謙卑的外袍來贏取我們,服侍我們並拯救我們。
他在我們裡面所賜下的謙卑的生命,就像驕傲的生命那般真實,具有壓倒性的勢力,能勝過驕傲。
不靠自己的努力,而是靠神的恩典。福音的存在使我們有力量去面對自己的無能,使我們擁有成熟的能力。
TIPS:
文章整理自主日分享,更多訊息請點擊#錄音#收聽完整錄音,鼓勵你有自己的思考。
TAG:LOP應許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