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亞泉:清末新政的問題在於當局「太積極」 | 短史記

杜亞泉:清末新政的問題在於當局「太積極」 | 短史記


圖:杜亞泉(1873~1933)



文 | 諶旭彬




清末最後十年,為應付內憂外患,曾啟動新政,但終究未能避開覆滅的命運。




民國學者杜亞泉親歷清末民初的大變局。他對清末新政的反思,與一般人有所不同。




杜亞泉認為,清末新政的問題,不在於當局對改革太消極,而在於他們太積極;不在於當局做得太少,而在於當局做得太多。杜解釋道:




「一國政府之本分,在保全社會之安寧,維持社會之秩序,養其活力之泉源而勿涸竭之,順其發展之進路而勿障礙之,即使社會可以自由發展其活力而已。」




簡言之,國家應該發展教育,但「不必自為教育家」;國家應該發展經濟,但「不必自營農工商之業」。




杜氏強調,「國運之進步」與「政府之強大」,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若不能理解二者的區別,

一味追求政府的強大

——「貿貿焉擴張政權,增加政費,國民之受干涉也愈多,國民之增擔負也愈速。干涉甚則礙社會之發展,擔負重則竭社會之活力」②——

社會將失去活力,國運也會倒退。

杜氏是如此理解社會和政府之間關係的:




「若謂社會之進步,必仰政府之提攜,不如反而言之,謂政府之進步,仰社會之提攜,較為確當。」③




基於此種理念,在反省清末新政時,杜氏認為許多舉措不合時宜。




比如,郵傳部、農工商部屬於「虛設」;警察制度徒然「模擬他國」,耗費巨大,結果巡警遍布鄉村,卻「終日植立,無所事事」;新式學堂,一味孜孜於制定「繁密條例」……




這些具體意見是否合理,或可商榷。

但杜氏認為改革伊始應「立法於簡,其後可繁」,確屬真知灼見。

可惜的是,清末新政反其道而行之,啟動之初即追求「立法於繁」,以致出現官吏無從措手、百姓難以存活的窘境。




圖:1901年,清廷派醇親王出使歐洲,儀仗隊行進在上海南京路上




杜氏對晚清「地方自治」的批評也頗有見地。




清末民初,知識分子和朝野政客競相倡導「地方自治」。杜亞泉認為,「自治」是好東西,但壞在「徒慕自治之虛名,而不求實際上的利益」。中央也好,地方也罷,人才、經費均極有限,「忽增此無數之自治機關」,希望靠這些機關將學務、商務、農業、工業、……等新政辦好,本就是「不可能之事」。④




杜氏曾慨嘆,晚清各省的自治章程,所列自治項目,可謂「應有盡有,應無盡無」,「舉凡自治所可為之事,悉搜羅而並列之」⑤,既不區分緩急,也不安排先後。辦哪一件事,不辦哪一件事;哪一件事快辦,哪一件事緩辦,

並不依據人才、經費、收益等客觀條件,而全看對自治辦理者個人是否有利可圖。



晚清自治運動,遂因此多演變成地方紳豪的斂財盛宴。底層民眾聞「自治」二字往往大感頭疼。




(注釋:①②③杜亞泉,《減政主義》,東方雜誌第8卷第1號,1911年3月。④⑤杜亞泉,《自治之商榷》,東方雜誌第12卷第2號,1915年2月。)






推薦閱讀




愛新覺羅家族的巨額財富,是如何徹底歸零的





大清最廉潔的衙門,是洋人控制下的海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詩人海子的自殺,與練氣功「走火入魔」有關 | 短史記
朱元璋的「洪武時代」是非常荒誕的 | 短史記

TAG: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