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華民族觀念萌生與傳播的歷史軌跡
【圖書評介】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文明史的、古老而偉大的民族,但「中華民族」一詞則是梁啟超1902年在《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才開始正式使用的。它從上個世紀初少數精英偶爾使用、含義不定的新名詞、新概念,經過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的推動與1931年開始的14年抗戰烽火的洗禮,日益為各民族、各政黨、各界群眾所廣泛認同與普遍認可,最終「成為人們口口相傳、共知共鑒和共享共愛的常用名詞和概念」,成為全體中國人「一個共同擁有和一致認同的民族總符號或名稱」。黃興濤教授的新著《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對20世紀上半葉中華民族觀念生成與傳播,或者說是對清末民國時期「中華民族」的現代認同,進行了歷時性、全方位的探究考察與梳理分析,為學界奉獻了考證與義理皆備、歷史厚重與現實關懷兼長的學術成果。
該書將縱向考察「現代中華民族觀念或意識生成、演化和不斷強化深化的歷史行程」與橫向展示現代中華民族觀念或意識不斷傳播擴展、「最終得到社會上廣泛認同的過程」有機結合起來,將上層精英思想文本的解讀與政黨意識形態話語、文化媒介公共話語、民眾話語的分析有機結合起來,呈現了該觀念生成、演變與傳播過程中的古今交匯、中外激蕩、上下互動、情理交融的豐富內涵與生動面相。
《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分為4章,也就是按4個階段,書寫了清末民國時期中華民族觀念或意識的生成演變軌跡:「清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的醞釀」——在重塑「中國」「中華」「中國人」等古老概念與攝取「外來的現代『民族』概念」的基礎上,梁啟超、楊度等人在20世紀初形成了「中國各民族一體融合的『大民族』現代觀念」,且在這一意義上率先使用了「中華民族」一詞;民國前期「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確立與傳播」——中華民國的成立為「中華民族」概念的明確提出和全民認同創造了條件,融合五族、推動民族平等融合成為民初各派政治勢力的共識,民國初年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已經基本形成,到五四運動之後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後中華民族整體觀念得以確立,「中華民族」一詞寫進了國共兩黨的政綱且「已開始在中國被愈來愈多地加以使用了」;十年內戰時期「『中華民族』符號認同的強化與深化」——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尤其是次年形式上統一中國後,明確認同孫中山晚年倡導的「大中華民族」理念並強化了對中華民族認同的倡導與宣傳,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降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促使「中華民族」認同不斷深化,一體化的「中華民族」整體觀念因之傳遍大江南北;「抗戰前後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大普及」——1939年顧頡剛提出「中華民族是一個」的論說引發了關於中華民族觀的熱烈討論,從20世紀40年代初開始,蔣介石及國民政府順勢推出「聯合我們漢、滿、蒙、回、藏五個宗族組成一個整體」的單一性中華民族觀念,中國共產黨則確立了多民族平等存在與融合而成一大共同體的複合性中華民族觀念,抗日戰爭「最終把一體化的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牢固地確立在最為廣大的中國民眾和海外華僑的腦中心中」。
中華民族的發展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格局,現代中華民族認同則經歷了「一致而百慮」的思想歷程。該著兼顧了中華民族觀念或意識衍生演變中的不同取向、多元聲音,以期把握「中華民族」這一重要而複雜的概念符號所承載的豐富信息。為此,作者在考察20世紀上半葉中華民族觀念的內涵變化時,力圖做到「三個並重」:一是挖掘「中華民族」符號的歷史底蘊與現代價值並重。書中指出,一方面中華民族認同是一種現代性認同,自由、平等、獨立和解放等現代理念與現代「民族」概念成為其現代價值起源,「中華民族」符號「成為生息在中國這塊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實現從其自身的傳統形態向其共享的現代形態轉化的鮮明標誌」。另一方面,「中華民族」符號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特別是清代以來歷史發展的結晶。該書開篇正是從「中國」「中華」「中國人」這些古老名詞與概念、從清朝滿人的「中國認同」說起,說明「中華民族」符號是上述古老名詞與概念的「創造性轉換」。二是分析複合性中華民族觀與單一性中華民族觀兩種形態以及處於兩者之間的各種含混形態並重。書中提到「中華民族」一詞在上世紀初誕生,「最初人們使用它時,指代的主要是漢族,後來才逐漸表示今天的含義」。梁啟超、章太炎和楊度等人曾經在不同含義上使用該詞,「他們也因此成為指代漢族的『中華民族』概念和指代包括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內的大民族共同體的『中華民族』概念這兩種『中華民族』概念的思想啟導人」。還提到1936年以後中共文件和報刊中已以「中華民族」一詞作為表示國內各民族一體化的習慣用語,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領導人「公然否認組成中華民族的各子民族(包括漢族)的現代民族稱謂或地位,大力宣傳『中華民族』為一個單一民族的觀點」。三是把握「中華民族」概念作為政治主權共同體和歷史文化共同體的雙重內涵並重。該書指出,清末民國時期闡發與傳播的中華民族觀念,有純政治性的「國民」身份認同,有人類學意義上的民族認同,但主流是更以中國文化的不斷融合、歷史的密切聯繫為深厚依託,從而超越政權認同和傳統族裔認同的界限,「並有進一步融合期待的政治與文化認同」。作者不僅關注以建設民族國家、各族平等融合為核心內容的、現代中華民族認同的政治維度,如深入探討了孫中山、孫科等人偏重於政治性的「中華國族」論;也關注先驅者從文化認同上整合中華民族統一體的各種構想與努力,如書中提到楊度1907年在《金鐵主義》一文中稱中華民族「乃為文化之族名」等。
該書不僅重視從歷史發展角度梳理「中華民族」之概念史、觀念史,也注重從社會接受角度考察中華民族認同「經由『先知先覺』的認知、揭示、啟發、倡導、鼓吹,到全民廣泛認同的發展歷程」。全書不僅考察了孫中山、梁啟超、楊度、李大釗、王光祈等政治或思想精英的中華民族觀,也關注到清末滿族官員和留日旗人等少數民族人士的中華民族認同;關注到20年代後國民黨、共產黨等政黨的「中華民族復興論」「中華民族」觀;關注到夏德渥的《中華六族同胞考》、申閱廬的《中華民族特性論》等論著從學術角度對「中華民族」觀進行的探討,尤其是顧頡剛「中華民族是一個」所引發的學界討論;關注到中學史地教科書里的「中華民族」書寫、民初「國歌」與《義勇軍進行曲》等對「中華民族」符號的傳揚、報紙雜誌對中華民族整體觀念的傳播及其他形式的中華民族觀念社會化表達。正是這種對「中華民族」觀念的廣泛傳播,使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從少數人的精英思想變成全社會的價值共識,「最終蔚成一個不言而喻、廣泛認同甚且難以動搖的神聖信念」。
(作者:俞祖華,系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德國各界強烈批評美國關稅措施
※武漢:5000人漫步龍靈山十里花海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