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國際學校「學院制」的嘗鮮與模仿——根植於英國公學的House System

中國國際學校「學院制」的嘗鮮與模仿——根植於英國公學的House System

連接改變教育

上周,我們帶大家了解了國際學校的校服文化,今天小編則將討論另外一個來自公學的悠久傳統——House System,在本文中小編使用的是國內一些國際學校所採用的翻譯「學院制」。

(還記得哈利、赫敏、羅恩和馬爾福是哪個學院的么?)

文、編 | 李美娜

學院制(House System)的傳統

一般而言,提到寄宿制(boarding school)往往都和英國的或者歐洲的貴族傳統聯繫在一起。在英國,確實一直都有把孩子送到其他家庭或學校,讓他們一起學習的悠久傳統。這種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這在很多經典文學著作中都有體現。

而若我們將範圍再擴大一點,在歐洲,中世紀早期開始就已經有把男孩子送到精通神學、文學、史學等的以人文學科為主的神職人員處接受良好教育的傳統,這些學生可能在修道院學習,或在當地大家族中擔任青年侍從。

12世紀時,教皇命令所有本篤會修道院如威斯敏斯特提供慈善學校給窮人的孩子就讀。慈善學校最早是為比較貧窮人家的子弟提供教育,資金來源於個人捐助者。後來這些學校開始面向社會招收繳費學生,以籌集除個人捐贈以外的更多資金——這種可以公開招生,而不受特定宗教、種族或地區限制的學校即為「公學」(Public School)。19世紀的英國,已經有了九大公學之說(origin 9)。它們(按成立時間排序)分別是:

威斯敏斯特 (Westminster School)(1179)

溫徹斯特(Winchester College)(1382)

伊頓(Eton College)(1440)

哈羅(Harrow School)(1572)

拉格比(Rugby School)(1567)

什魯斯伯里(Shrewsbury School )(1552)

聖保羅(St.Paul』s School)(1550)

麥欽泰勒學校(Merchant-Taylor』s School)(1561)

切特豪斯(Charterhouse School)(1611)

而隨著繳費的學生不斷增多,學校逐漸開始提供食住宿和用餐安排,這些公學就漸漸發展為寄宿學校。後來,現代教育體系建立以後,許多私立學校也沿用此傳統。

若非要確定寄宿傳統和學院制的具體起源,則在17世紀中期,一種正規劃的寄宿制在以伊頓公學為代表的地方發展起來。到了19世紀,公學中的寄宿制不再僅僅是一種學校設施或者管理模式,寄宿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既有物質實體又有精神內涵的文化,也就是學院制(House System)。一所公學通常由10所左右的宿舍組成。每個宿舍代表了一個學院(House)。一個學院包括1名舍監(housemaster)、2-3名輔導老師(house tutor)、1名保姆以及約60名學生。一個宿舍通常包括「私人區」(the private side)和「學生區」(the boys" side)。

然而,以一幢宿舍為單位的學院並不僅僅只是一個物理實體,即一幢建築以及其中的各種設施。重要的是,住在一幢宿舍中的學員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是學院制的內涵。同哈利波特中的每個學院的風格和理念和而不同這一點相似,在公學中,每個學院的學風或者理念也迥異於彼此,甚至一些細節也不同。不同的學院是相互獨立的實體,各具特色。 在餐廳就餐,也是以宿舍為單位聚集在一起 , 有的學校甚至提供各宿舍的專用餐廳,以便保留各自的特色。

公學和私立學校作為為未來主要輸出各類社會精英包括各黨派政客的地方,其實行的學院制和英國的議會內閣制精神上是相通的。學院內部實行級長制(perfect),級長制是通過選舉學生幹部 , 達到學生管理學生的目的 ,一般是由從高年級學生中選出的年級長負責管理低年級學生。

這也就是說,住在同一幢宿舍中的學生並不局限於同年級,實際上往往是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平均分布的(或者按照學校中高低年級學生比例)。學生幾乎總是在宿舍的旗幟下與其他學生進行競賽 , 而 「 宿舍精神 」 和集體團結又在學生的校園生活中得到強化 。

這種競爭和團結主要集中的表現在體育運動方面 。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橄欖球隊、板球隊、曲棍球隊、游泳隊、划船隊或任何一種學校開展的重要體育項目的團隊, 而且在每一個體育項目中都組建了適合各種年齡和各種能力的運動團隊。

(近代中國洋務運動時期的南洋公學)

概言之,在英國,當學生踏入公學,與其說學校塑造了他,更多地說是他所在的學院塑造了他。這種塑造雖然相比於正式的課程等是隱性的,但是對於個體身份認同的形成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也就是說,在這裡,學生以學院為單位找到自己的圈子,而學院也將上流社會意識形態潛移默化帶給學生,從外到內對學生進行滲透,為英國培養一批又一批精英。

(圖片來源:伊頓公學官網)

國內國際學校的學院制

上海惠靈頓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Wellington College International Shanghai

學院制能讓學生相互支持、感受到大家庭的氛圍。學院是學生們的家,學院中會設置一個大班長和生活老師,學生們可以同他們分享他們的苦與樂。每個學院包括不同年齡階段的學院,他們彼此激勵,共同成長,這有利於學生們在校期間形成強烈的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上海惠靈頓現設有六個學院:康伯米爾、希爾、霍普頓、林道赫、史丹利和韋爾茲利。

(各學院圖標)

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

Shanghai Qibao Dwight High School

House體系是七寶德懷特學生管理的特色,學校通過House實現對學生、班級跨年級的縱向管理。每個House都有自己的House名稱、顏色、屬性和吉祥物。House內都有10-12年級三個年級的行政班學生。新生入學時,會根據其學術成績、特長能力、男女比例等平均分配到各個House中。

除了學術課程以外,學生的課後活動、住宿生活、運動比賽等,都會以House為單位進行開展。House就像一個大家庭,是學生和老師心靈的歸屬。七寶德懷特現設有六個學院,分別以古今中外的名人命名:亞里士多德、賽珍珠、蔡元培、達芬奇、艾默生和范仲淹。

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

Shanghai Bilingual Concord School

康德的學生以及老師,都會在加入康德時就被隨機分配到一個學院。學生們將在這樣的學院制中形成比較好的競爭與合作的意識。在康德學習、生活期間,學員們將主要在音體美三大方面的各類比賽和活動中,本著友誼第一的原則,同自己學院的成員積極合作與別的學院展開角逐。他們在此將收穫珍貴的友誼、合作的精神以及強大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學會更好地同自己同他人相處。

康德雙語精挑細選出一些偉人的名字,來為學院命名。這些偉人都具有他們所在的民族和文化優良美德,尤其是康德十分重視的和、信和義。這四個偉人分別是,屠呦呦、納爾遜·曼德拉,聖雄甘地和特蕾莎修女。

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

YK Pao School

從小學一年級至高中,包玉剛實驗學校設有四個學院,每個學院都由不同年級的學生組成,學生之間親如兄弟姊妹。學生通過學校不同的體育、戲劇活動,培養團隊精神,爭取集體榮譽,鍛煉組織能力,增強自信。

上海常青藤學校

Shanghai Ivy School

常青藤學校在行政班的基礎上,遵循學校理念及價值觀,設置了四個具有代表意義的House學院,通過House實現對學生、班級跨年級的縱向管理。四個學院分別為華盛頓學院(Washington House),哥倫布學院(Columbus House), 宋慶齡學院(Soong Qing Ling House),和喬布斯學院(Jobs House)

上海常青藤以追求培養樂於創新,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的目標,讓學生在各自的學院中找到自身定位與價值,通過不同種類,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讓各個學院的同學們互利互補,共同進步,實現全方位成長。學生們在校期間任何方面的表現都會為自己的學院加分或減分,為自己爭取勳章等榮譽的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到自己學院在校園的排位等,增強校園文化歸屬感以及個人綜合素養。

北京朝陽區赫德雙語學校

HD Beijing School

赫德藉由學院制打破以年齡分層的傳統教學管理模式,讓孩子學會在接近成人社會的團隊里與各個年齡層次的孩子相處,提升自我意識的同時,增強自己的集體歸屬感和榮譽感,培養團隊協作能力以及領導能力,弘揚積極向上的良好校園風氣。

赫德現設有四大學院:獅鷲學院(Gryphon)、巨龍學院(Dragon)、鳳凰學院(Phoenix)、人馬學院(Centaur)。四大學院的標誌均由赫德學子們獨立設計。四個學院標誌形象優美,意蘊深遠,代表了獨一無二的學院精神,是凝聚各學院的靈魂所在,為赫德學子們所深深喜愛。

海嘉國際雙語學校

Beijing International Bilingual Academy

海嘉國際雙語學校結合中國傳統,以「仁」、「義」、「禮」、「智」、「信」命名不同的學院。並發展出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獨有內涵,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中國傳統美德有具體的感觸(詳見探校|海嘉國際雙語學校:全方位的中西融合教育,不止課程需要深思熟慮)。

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代表的顏色,分別為紅、橙、黃、綠、藍,每位成員都在運動會、藝術比賽等各項賽事中,爭取為自己的學院爭光添彩。

成都安仁孔裔外國語學校

Confucius International School Chengdu

安仁孔裔外國語學校將全校學生不分年級、不分性別、以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孔、孟、顏、曾"設置、命名四大學院,實現"學院制"與"班級制"相互補充,將"仁、義、禮、智、信"融入對學生的日常管理當中。各House定期選舉社團領導者,通過教學、生活過程中的各項競賽,全面提高綜合素養,增強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意識。

珠海德威國際高中

Dulwich International High School Zhuhai

學院制度是學校德育體制的關鍵組成部分。學院制度是在學生中建立起社區意識,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領導技能。現在,珠海德威有四大學院:艾倫學院、沙克爾頓學院、宋慶齡學院、容閎學院。

蘇州工業園區領科海外教育學校

Ulink College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有許多國家的國際學校都採用HOUSE體系來幫助學生髮展人際關係、培養團結精神。House制度也是Ulink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Ulink共有4個House:Yellow House、Blue House、Red house、Green House。每一個House都有自己特殊的圖騰,全校所有的學生及教職員工都會被隨機分配到某一個House中。在學年內,學生會以House形式進行各類競賽。學年內分數最高的House會有獎勵。

現狀和問題

1、國內國際學校的問題:

英國公學傳統悠久,其寄宿制和學院制度已經歷500多年發展,不僅僅只是一種制度,更是一種貴族文化的體現和象徵,而中國的國際學校近年才設立此制度,學院制在國內仍然處於一種嘗鮮和模仿的階段。

學院制要真正落地生根,硬體上,學校需首先是為全體學生提供寄宿的全員寄宿制學校;而另一方面,學校也應至少為每棟宿舍配備專業的舍監(housemaster)和生活老師(tutor),全方位監管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這就要求舍監和生活老師富有從事兒童、青少年的教育的經驗、甚至具備相關心理學方面的專業證明,而後至少是某一學科的專業教師。滿足以上條件,學校才能要求學生全體住宿以及實施和住宿配套的學院制。

畢竟學院制度是紮根於寄宿制上的,其強調的合作、競爭是在一個封閉的、類似軍隊的集體生活中進行的。這樣的環境實際上某種程度上就是專制的、極權的,而學校需要獲取家長的信任,除了比較直接的成績和升學率之外,更應該通過對舍監和生活老師等管理學生的起居生活、課外生活的老師的嚴格把控來實現。

換言之,若寄宿制意味著一種專制的環境,那麼,處於管理某個學院的人必須經過校方甚至家長聯合會的授權,處於這個位置的人(舍監以及生活導師)必須是富有經驗、替學生考慮、具備非常優秀的品格和專業的青少年心理知識和疏導技能等。

這樣的要求,需要學校通過十分專業的渠道找到合適人選,這會花費學校較大的金錢和時間且短期內較低——尤其相比於藤校錄取率這樣可量化的成果而言,而學生心智的成熟如何獨立於藤校錄取率來衡量這不簡單是個標準問題。

相比於英國的悠久歷史和傳統以及與傳統匹配的公學專業聘任體系,從師資方面的具體制度和政策而言,國內的國際學校在聘用、教師評估等環節上還處於起步發展階段,舍監的崗位要求高於一般市場所能提供,校方該如何取捨是個問題;另一方面,也需要考慮我國以及東亞語境下的父母子女關係同國外的差異,學校需要同家長建立信任,除了具有專業、富有經驗的教師之外,還需要一些具體的、軟性的工作需要考慮。

2、學院制本身的問題:

寄宿制度下的學院制同現代社會的脫節。某種程度上,寄宿制度和學院系統本身就是進入20世紀現代社會之前的傳統,它是古典的、貴族式的、甚至世襲的。這也說明為何寄宿制、學院體系主要在英國比較發達,相比在美國,公學和寄宿制以及依託寄宿制的學院制度都不是美國精英教育的最核心部分。公學的寄宿制文化是和英國的國體——君主立憲制有著非常強的相關性的。

另一方面,從寄宿制基礎上的學院制本身來看,它要求一個比較權威的舍監進行集中的管理和指導,這仍然是家長制的傳統,而不是自由的傳統,雖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結構的巨變等因素,公學的寄宿制也強調學生個體的個性發展,然而這種個性發展仍然是限制在一個密封的、集體的環境中的。

換言之,舍監無論再合格,他也需要具有專制性,否則無法樹立權威。然而這種結構本身是十分危險的,無論個人私德如何,職業道德如何,專業能力如何,都有可能發生一些始料未及之事舍監的權力和學生的權力極其不對等,因而若要保護學生的權益,則需要另外第三方的監控。

然而,即使包括伊頓公學這樣的頂級公學在內,仍然是以等級森嚴的管理著稱的,這實際上並不符合整個現代社會的自由民主精神。另外,寄宿制的學院制另外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校園霸凌的問題,在封閉的環境中,此類事件若發生會比施行走讀的學校後果更嚴重,校方的責任會更重,在很多細節上需要給出非常周全的考慮。學院制本身在現今的語境下,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並不比走讀制度更高效、安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頂思教育 的精彩文章:

思周刊兩會上的「國際學校」委員們積極提案,英國教師罷工進入第三周

TAG:頂思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