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叫了五百年的紫禁城,為什麼改叫故宮了

叫了五百年的紫禁城,為什麼改叫故宮了

故宮是現存最重要的皇家宮殿之一,是明清兩代皇帝及家眷的居住地,是全國的權力中心,現在已經改為故宮博物館。在人們在遊覽參觀的過程中,還可以依稀感受到榮耀背後權力的沉重。故宮是我們現在對它的稱呼,明清時期,人們都稱呼其為「紫禁城」。那麼,這座歷史悠久的皇家宮殿為什麼會起名為「紫禁城」呢?現在為什麼又叫故宮了呢?

明清兩代的皇宮在建成時,原本就叫「紫禁城」,而不是現在所說的「故宮」。為什麼故宮叫紫禁城?說起紫禁城名字的來源,還要從天上的星星說起。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曾把天上的恆星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明亮耀眼,太微垣和天市垣陪設兩旁,因而有「紫微正中」的說法。據古代天文學家的敘述,他們通過對太空天體的長期觀察,發現紫微星垣居於中天,位置永恆不變。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世間存在著一個至高無上的權威,即玉皇大帝,是法身無上,統馭諸天,主宰宇宙,權衡三界的「天帝」。天帝總不能在世間到處遊盪,居無定所。於是,人們幻想了一個「天宮」,為天帝提供了一個日常工作和休息的地方。按照人們的理解,天宮當然應該在天空的正中央,而紫微垣正好在天的正中央,位置又一直沒有變化,便成了古人心目中天宮應在的場所。因此,天帝居住的天宮也被稱為「紫宮」。

歷代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們都將自己喻為是「上天之子」,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兒子。既然「天父」在天上住的是「紫宮」,那麼,兒子在人間的住所也應該可以稱為「紫宮」。此外,皇帝居住的皇宮四周警戒森嚴,有嚴格的宮禁,不是尋常百姓可以隨便出入的,否則就是「犯禁」。因此,「紫宮」也就成了一座「禁城」,合起來稱呼,就是「紫禁城」。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整座皇城也是按照「紫微正中」的格局而修建的,城內城,城套城,而紫禁城就建在北京城的中心。太微垣南有三顆星被人視為三座門,即端門、左掖門、右掖門,與此相應,紫禁城前面設立端門、午門,東西兩側設立左、右掖門;午門和太和門之間,有金水河蜿蜒穿過,象徵著天宮中的銀河;宮中的太和殿居高臨下,象徵天的威嚴;乾清宮和坤寧宮兩座帝後寢宮象徵天地乾坤;乾清宮東西兩面的日精門和月華門象徵日月爭輝;東西十二宮院,象徵十二星辰;十二宮院後面的數組宮閣象徵群星環繞。設計者們絞盡腦汁地設計出這些象徵天、地、日、月、星辰的建築模式,從而突現皇帝「君臨天下」的威嚴和權力。

公元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清代末帝驅逐出了紫禁城。次年,在原來紫禁城的基礎上建立了故宮博物館。故宮,也就是「舊時的皇宮」的意思,由此,紫禁城作為「天子」住所的作用結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藏予 的精彩文章:

尋根祭祖!當今中國最牛的10大姓氏出爐
正話反說 中國歷史上最壞的十個皇帝

TAG:藏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