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炒房金融危機就來了」背後透出啥信息?
4月11日,國務院參事、原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現在中國城鎮化率60%多,人均住房40多平米,中國宏觀上已經不缺房了,這時候如果放任房地產發展,是不合時宜的。
在仇保興看來,前些年金融比較優質,槓桿率低,但是現在房地產的泡沫很大,可能觸發金融風險,「如果繼續炒房,金融危機就來了。現在房地產泡沫是唯一的可以促發金融風險,大家看到了美國的前車之鑒」。
炒房炒出金融危機,這在國內外並不稀奇,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的房地產金融危機爆發,讓人們領略到了危機給經濟帶來的衝擊。而90年代末,香港房地產泡沫破沫讓人感到貧富僅在一瞬間。本世紀初的海南省發生的房地產金融危機,讓我們更近距離感受到局部性的房地產金融危機帶來銀行資產帶來持續惡化的後果。
仇保興的這次講話也代表了當前決策層的意圖,就是房地產是唯一可以促發金融風險的領域。股市尚可控,因為股市極少有金融高槓桿;而P2P、信託等理財投資也很難,因為監管部門已經打破剛性兌付,已經做到買者自負。而房地產暗藏金融風險則是更為棘手的問題。
首先,我國居民部門的槓桿率近幾年來上漲速度過快,導致房價大漲,房貸市場風險大增。正如仇保興所言,在2015年之前,中國居民的槓桿率還不是很高,總體可控。
但是2015年初開始,新一輪貨幣政策的全面寬鬆,房價開始大漲,逐步演變為失控。當是,很多人生怕買不到房產,於是不管你有沒有能力買房,都開始了全民加槓桿買房。現在居民槓桿已經達到極致,如果再任由住房高槓桿持續下去,房地產風險將會失控。
再者,違規資金進入房地產領域,這讓監管部門防不勝防。一方面,消費貸、首付貸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去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火爆,就是大量購房者假借消費貸途徑,進入房地產市場。問題是,消費貸是短期貸款,而房貸是長期貸款,這樣會造成時間上的錯配,屆時消費貸到期,房地產的金融風險就不可控了。
另一方面,通過假離婚方式變著法子成為首套購房者,享受低利率的優惠政策。很多夫妻名下其實有房產,只是看到房價上漲,限購令禁止買房,於是就想出了一個夫妻一方凈身出戶,來獲得購房資格,並享受低利率的優惠。
但問題是,假離婚者婚姻得不到法律保障,而且凈身出戶一方的經濟狀態肯定不佳,最終銀行把房貸投向了根本無力購房的人。這與全球金融危機時,美國金融機構把房貸投給黑人中的無力購房者類似。
此外,之前由於監管漏洞較大,除了銀行的房貸之外,還有表外資金,如銀行理財、信託、P2P等形式流向房地產領域,從而推高了房價,而表外這種遊離於監管視線之外的銀行金融資產究竟有多少規模,監管部門很難真正估測。所以,影子銀行的資金流向房地產領域,會給中國金融體系的衝擊是難以估算的。
最後,如果房地產市場主要是由剛需、改善性購房者、投資性購房者構成,那也沒多大問題。他們加槓桿的目的,是解決自住和投資性的需求。即使房價大跌,這些人都不可能形成大規模拋售房產潮流。而唯獨房地產投機資金,購房目的不是想用來居住,也不想獲取出租收益,而是以更高的價格甩售,從中賺取暴利。
對於,投機炒房者群體,只要大賺一筆錢後,哪裡還管房地產市場健康長遠的發展。當房價漲到連買房投資出租者都感到,這樣的回報率過低之時,那麼這個房地產市場實際上是由投機者控制,風險巨大不言而喻。
比如,京郊地區2016年前後成為資金追棒房源的理想之地,而一旦去年遭遇樓市調控,大批投機性購房需求轍離,京郊很多樓盤價格一下降了四成,甚至五成。房地產金融風險陡然加大。
面對潛在的房地產金融危機,仇保興講出了一套治理方案,一是進行房地產調控,未來政府還會用大量的政策手段進行調控房地產市場,主要目的是,先阻止房價失控上漲,儘可能的避免房價出現大起大落,給我國金融體系帶來潛在的隱患。
另一方面,未來通過長效機制,來調整購房需求,遏制投機性炒房者入市。仇保興指出,短期內要通過行政手段來調變稅收、信貸等工具。外地者購買多了,投機者購買多了,你來買房,第一套免稅,第二套加15%的稅,第三套加24%的稅,這樣一下子就遏制住了。
不過,房地產調控政策必竟是臨時性的,只是為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推出留出寶貴的時間和空間,避免房地產金融危機在短期內爆發。而從長遠的角度來說,包括消費稅、空置稅,這些肯定會出來的。同時,房地產租賃市場、共有產權房都會加快建設,通過多渠道供給,多途徑保障,來滿足廣大民眾的住房需求。
房地產泡沫的破裂給經濟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有些國家要通過很長時間才能恢復過來。美國在次貸危機時面對房地產泡沫,就是直接剌破。而中國對待房地產泡沫則是短期通過調控手段,長期通過長效機制,讓房價緩慢回落,最終回歸居住屬性。我們是在走歷史上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這條路註定沒有任何成功經驗可以借鑒。
※2018年房企要面臨的最大風險是什麼?
※說走咱就走!2018年七成白領為啥想要跳槽?
TAG:不執著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