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校合作,共建學生成長檔案

家校合作,共建學生成長檔案

一、案例概述

我校是2013年9月成立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地處鄉鎮,隨遷子女佔比近60%左右。學校自創辦起就非常重視家校溝通,全面走訪每一位學生家庭,但在與家長的接觸中發現,不少家長在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問題時總是用簡單粗暴的打罵去嘗試解決,結果問題反而越積越多,甚至有家長表示無能為力。為了解學生家庭教育現狀,學校組織對全校家長進行了問卷調研,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我校家長文化水平總體不高,本科及以上學歷只佔6.89%,文化程度不高給家庭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包括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去教育孩子、不知如何與孩子有效地進行溝通等,在「對孩子在校表現的了解情況」調查中,有20%左右的家長表示不會主動去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被動地等著老師聯繫,甚至還有少數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就是老師的事。家庭教育理念陳舊、家庭教育方法缺失對家長及學生都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關係到孩子的終身發展,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為促進家校溝通,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氛圍,學校提出了「家校合作,共建學生成長檔案」的工作設想,落實舉措,深入推進,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目標與內容

(一)目標

促進家校溝通與互動,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倡導立德樹人的導向,提升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水平,凝聚家校合力,營造良好家校關係和共同育人氛圍,努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內容

1.確定學生成長檔案記錄的內容,倡導立德樹人的導向。

2.完善學生成長檔案記錄的方法,形成家校合作的機制。

3.豐富學生成長檔案記錄的形式,加強親子溝通的指導。

三、過程與方法

(一)確定學生成長檔案記錄的內容,倡導立德樹人的導向。

依據綠色指標設計並大致確定成長檔案記錄的內容。記錄內容主要包括:自我介紹、我的學校、我的老師和同學、學習點滴、成長軌跡、活動掠影、興趣愛好、成長收穫、師長寄語、自我評價和感悟……記錄的內容關注學生學校學習、家庭生活的過程,關注孩子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在這個總的框架下,每位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可以根據實際創意性地將內容具體化、多樣化、個性化。

在內容框架的指導下,學生成長檔案里記錄的內容豐富多彩,孩子參加跆拳道興趣班、孩子第一次當升旗手、孩子參加課本劇表演、孩子在運動會上奮力拚搏的瞬間、孩子的木工作品、孩子在家幫忙做家務、孩子參觀博物館……多樣化的內容,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多角度、持續化地記錄中,幫助和指導家長不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堅持立德樹人導向,避免重智輕德、重知輕能、過分寵愛、過高要求等現象,全面認識自己的孩子,更多地發現孩子的進步與成長,發現孩子的個性及特長,鼓勵孩子全面發展,以家長端正的育兒觀、成才觀、成人觀引導孩子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完善學生成長檔案記錄的方法,形成家校合作機制。

1.加強家校溝通,實現信息共享。

素材收集是檔案記錄的第一步。為了加強家校的及時溝通與信息共享,老師們充分利用QQ群、曉黑板等新媒體平台,及時發布學生在校學習活動的照片及信息等,發現和肯定學生的進步。因為少了告狀和批評,家長們在了解孩子在校生活的同時也更願意與老師溝通,分享孩子在家的表現,促進信息共享,幫助老師和家長全面了解孩子。老師在與家長的溝通中也更多地了解家長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及時分享身邊家長的優秀理念與方法,推動家長互助。

2.家庭整理製作,學校全程指導。

家長與孩子共同整理素材,商議、製作、更新孩子的成長檔案。學校、班主任全程進行指導,對學生及家長在製作檔案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及時提供幫助,定期對學生成長檔案作出評價和反饋。在跟蹤指導的過程中,讓家長感受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促進良好家校關係的形成。

3.搭建展示平台,重視評價激勵。

學校、班級積極為學生成長檔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激發檔案製作的積極性,發揮檔案的評價激勵功能,凸顯成長檔案的意義。學校設置了校園照片牆,班級也布置了成長足跡專欄,為學生成長檔案中的精彩瞬間提供展示的平台。通過班會課、家長會等,組織優秀成長檔案的交流,邀請學生及家長分享交流經驗及收穫。在發揮檔案功能的同時,營造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圍。

(三)豐富學生成長檔案記錄的形式,加強親子溝通的指導。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份檔案也應該是富有個性的。學校積極倡導通過有效的親子溝通形成符合孩子特點的檔案記錄形式,可以是圖文並茂,可以是視頻音頻,可以配上孩子喜歡的音樂等。學生的成長檔案總體上形成了畫報式、日記式、版塊式、感想式等幾種記錄形式。畫報式以照片為主,配上簡單的文字說明,簡單易操作;日記式則像記日記一樣,以時間為導線記錄畫面及事件;版塊式則按照不同的版塊將各類記錄材料進行歸類整理,如我的班級、我的朋友、我的興趣愛好、我的作品等等;感想式則在收集素材的過程中及時地記下照片背後的故事、感想、心情、感悟等等。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努力突出學生的興趣、體驗、感悟和思考。

成長檔案在突出學生個性的同時,也在努力搭建親子溝通的橋樑,豐富親子溝通的素材,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說說素材背後的故事、感想、思考等,家長則學會了耐心傾聽,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在談心中更好地走進學生心靈,指導有效的親子溝通。

四、成效與展望

1.加強家校溝通,凝聚教育合力。

製作學生成長檔案的過程,是不斷加深學校與家長、學生溝通的過程,溝通中多了表揚和鼓勵,少了告狀和批評,家長們在感受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的同時更能理解和體諒老師,促進教育合力形成。一位家長說到:「這一份家長和老師共同製作的成長檔案見證了他的成長,凝聚了老師和家長的心血與愛。通過老師發布的各類成長活動照片,我們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促進了我們與老師的主動交流,及時督促、引導孩子改進不足。一份成長檔案,成為一個有效的載體,期間凝聚的點滴心血,終將結出令人欣慰的果實。」

2.指導家庭教育,提升辦學品質。

一份檔案不僅代表著一個孩子,更是一個家庭的縮影。學校以學生成長檔案為抓手著力推進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努力提升育人理念,提升辦學品質。課題《綠色指標背景下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成長檔案設計與運用的實踐研究》獲得2015年度上海市「德尚」系列研究課題優秀成果三等獎。在奉賢區中小幼家校合作現場活動中,學校就實施學生成長檔案的思考及收穫進行了交流彙報,在區域內形成一定影響力。2016年,學校又成功申報市家庭教育課題《一體化學生自主管理模式下促進家校融合的實踐研究》,繼續深入家校共育的探索。

3.繼續更新觀念,不斷完善機制。

在實施過程中也還有不少家長對學生成長檔案的意義沒有充分的認識,導致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參差不齊。家長個人素養與能力存在差異,學生成長檔案記錄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同時,新媒體技術不斷更新發展,為成長檔案的記錄製作提供了更便捷的平台及更多的可能。因此,學校還要根據社會發展及家長實際繼續完善共建學生成長檔案的機制,不斷提升家長的理念,努力實現家校共育,為孩子們的健康快樂成長不斷努力。

奉賢區肇文學校 沈淑群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賢城父母 的精彩文章:

TAG:賢城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