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歲重病女童 「死而復生」?家長網上籌款後身陷「詐捐風波」

兩歲重病女童 「死而復生」?家長網上籌款後身陷「詐捐風波」

近日,作家陳嵐發微博稱:河南周口太康縣一位兩歲女童被確診患有眼部腫瘤後,其家長多次利用孩子直播,在網路平台「水滴籌」上籌款並提現,但卻未給孩子進行正規治療,甚至宣稱孩子已經去世。一時間,「父母疑利用孩子詐捐」的消息在網上傳開。

身患腫瘤的小雅

陳嵐的微博中稱,河南太康縣2歲女童小雅(化名)在2017年被查出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後,其母親在「水滴籌」平台上發起籌款,並在「火山小視頻」等平台上直播接受打賞,公開微信和電話等獲得愛心人士捐款。但隨後網友發現,獲捐後小雅母親並沒有帶孩子去醫院接受化療治療,而只是做一些「安慰性質」的輸液。

家人帶小雅做直播的記錄

愛心媽媽方苗(化名)對北青報記者介紹,在志願者的強烈要求和陪同下,4月6日,已經從「水滴籌」提現的小雅母親和爺爺帶著小雅來到北京兒童醫院。期間,志願者幫忙聯繫其他醫院,但小雅母親一直在說「沒用的」。後來,小雅母親和爺爺帶著孩子走了,沒有繼續在北京治療。

傳來孩子「去世」的消息

4月9日,介入救助小雅的「上海大樹公益」在微博上發布一則情況說明:4月9日,當地誌願者前往孩子家中,協助聯繫北京及鄭州各大醫院,但孩子家屬表示不信任任何人。下午孩子突然情況惡化,志願者叫來救護車,將孩子送到太康縣醫院搶救,並緊急撥款2000元。但孩子於4月9日晚19點30分左右在縣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小雅去世」的消息加深了不少愛心媽媽對小雅母親的質疑,有人認為,除了水滴籌、火山小視頻上面的籌款,還有很多人通過小雅母親公布的聯繫方式直接轉賬,「這筆錢無法計算」。但小雅重症卻遭到母親拖延治療,「沒有一個治療的態度,感覺他們收錢可以,但不要問治療不治療」。

家長否認拖延治療

4月10日,北青報記者電話聯繫了小雅母親楊女士。楊女士表示已經知道網友對她的質疑,但她否認「拖延治療」的說法。她告訴記者:「發現患病後就治療了,在縣人民醫院確診後,我們就轉到鄭州了。」楊女士說,在鄭州,醫院的專家表示孩子無法做手術,做眼底檢查發現雙眼均有腫瘤,「已經晚期了,說只能做保守治療,建議化療。」她說自己就帶著孩子從鄭州回家,在太康縣的醫院接受保守治療。

對於在北京的看病經歷,楊女士承認是帶著小雅回家了。但她認為責任在志願者一方,而且因為在北京兒童醫院掛的是急診,無法立刻住院,她認為等不了,於是就走了。

小雅在北京兒童醫院看病的單據

公益機構在網上發的聲明

太康縣公安局也向北青報記者證實了小雅的北京之行,但警方得到的說法卻是另一個版本。民警表示,小雅的母親對警方稱,因為北京的醫院告知他們孩子「沒有希望」,所以才帶著孩子回了老家。

孩子「死而復生」?

上海大樹公益工作人員白夢雪告訴北青報記者,4月9日當天,志願者到了小雅家中,發現孩子情況惡化後聯繫救護車將小雅送到縣人民醫院。但在醫院,小雅母親則稱「孩子不行了」,孩子爺爺對當地誌願者講「孩子沒了,你們給我找個車(轉運遺體)吧。」志願者隨後幫忙找了一輛車,司機還詢問爺爺小雅是否真的去世,爺爺堅稱孩子已經去世。

北青報記者4月10日聯繫楊女士時,楊女士也稱小雅「沒有等到用上錢」,還說「孩子都沒有了,說這些也沒啥意義了。」

但僅僅一天之後,小雅就被證實沒有去世。4月11日,一則視頻在志願者中傳開,視頻中是楊女士抱著小雅,對著鏡頭介紹「女兒還活著」。

這一行為引起志願者的憤怒,志願者表示,如果小雅還活著,就應該得到更好治療。如果已經去世,希望警方調查孩子死因。

4月11日,北青報記者電話聯繫了太康縣婦聯,婦聯工作人員證實小雅並未離世。據介紹,婦聯工作人員4月10日下午了解到小雅情況,4月11日上午到家裡看望了孩子,並和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一同勸說小雅家長給孩子治療。

小雅老家太康縣張集鄉的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小雅已經由太康縣人民醫院轉往鄭州市醫院治療。

小雅家人再次申請網上籌款被拒絕

4月11日,北青報記者從「水滴籌「了解到,今年3月15日,孩子家屬發起籌款,籌到23316元,並於3月27日提現。4月4日,孩子家屬公布了孩子在鎮醫院的治療情況和一部分花費清單。4月8日,「水滴籌」接到送孩子就醫的愛心人士舉報。平台於當天聯繫孩子家屬,家屬當天下午對孩子的情況作了公示。記者看到的公示內容是,「小孩現在生命垂危,醫院已經不再接收,重要資料去北京的時候丟失,小孩現在已在家,醫院醫生讓準備後事。」

記者了解到,4月初,孩子家長再次申請發起籌款,但因不能提供上次籌款所有花費的單據證明,所以這次籌款被平台拒絕。「水滴籌」方面表示,目前小雅家長的電話打不通。

網上求助籌款誰來監督使用情況?

小雅家人在「水滴籌」上的籌款信息

「水滴籌」公關人員介紹,籌款提現前,會要求患者或家屬提供相關證明,並向所有捐款人(本次捐款有1636人)進行24小時公示,均無異議後才會打款。如有異議,線上籌款顧問和線下志願者會核實情況。提現之後,籌款者應上傳患者情況及花費動態,平台也有實時開放的舉報機制。「我們有回訪,也會邀請周圍的人進行監督和證實。接到舉報之後,會有專門小組進行處理。」如還未使用籌款患者就已去世,平台會建議家屬將籌款原路退回,也可以用於支付已經花費的醫藥費、喪葬費等。如果籌款有剩餘,「水滴籌」會建議家屬捐贈給公益基金會。

「大樹公益」的白夢雪對北青報記者介紹,4月6日,小雅到北京求診後,大樹公益介入幫助小雅,但因後來家長稱「孩子離世」,所以尚未與孩子家長簽訂救助協議。白夢雪介紹,如果簽訂協議,依照《慈善法》相關規定,公益機構會根據孩子治療情況,將募得的錢直接轉到醫院賬戶,而非小雅家長個人賬戶中,以確保資金得到監管並用到實處。但對此前小雅母親在網路平台的籌款,公益機構無法監督。

律師:網路籌款屬於「附條件贈與」

昨天,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韓驍律師介紹,從民法上來說,愛心人士的捐款行為應當認定是一個對孩子的附條件贈與行為,所附的條件是這些錢必須用來治病。因為贈與的對象是孩子,所以這些錢的所有權歸孩子,父母作為監護人,只有照看管理這些錢的權利,並且負有以對監護人最有利的方式來處理這些金錢的責任。在受捐者不按約定履行妥善使用捐款的義務時,捐款人有權撤銷贈與,捐款人有權利監督款項的使用情況。

如果父母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騙取愛心人士的錢財,可能會構成《刑法》第266條規定的詐騙罪。

心疼小雅!

希望她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醫治。

關於網上求助籌款和監管,

你有什麼想法,

寫留言告訴北青菌吧!

文 | 北青報記者 郭琳琳

編輯 | 王子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吃菠蘿不再發愁削皮,一個小竅門送給你
新能源車迎來迭代升級

TAG: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