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些內向只是父母的假想而已:害羞的孩子並不一定內向

有些內向只是父母的假想而已:害羞的孩子並不一定內向

從心養育

有些父母會困惑想不明白:怎麼孩子在幼兒園在老師面前,總是一言不發,乖乖的,一接到自己手裡就撒了歡似的,一回到家更是瘋狂得不得了?孩子到底是內向還是外向?

什麼是內向?所謂內向,在心理學上是指氣質中指向性的一種,當人的言語、思維和情感常指向於內者為內向。艾森克個性問卷對典型的內向性格描述為:安靜、離群、內省、喜歡獨處而不喜歡接觸人,保守,喜歡與人保持一定距離。內向的人傾向於做事有計劃,日常生活也比較有規律、表現為嚴謹、遵循倫理觀念、做事可靠,很少有進攻行為,多少有些悲觀、焦慮、緊張、易怒還有抑鬱,還常會睡眠不好。

雖然研究問卷有了如此具體詳實的描述,但是可能會讓現實中的人們更加難以分清,什麼是內向?什麼是外向,因為除了外在的表現和評價,內向有時還屬於自我概念的範疇,即個體對自身的主觀認識。譬如,有些人被外人評價為是個很外向的人,但他自己在內心深處,或是跟最親密的朋友在一起,仍然會告訴別人,其實他是一個很內向的人。

從這一角度來說,內向與否,也屬於個體心理社會性發展的範疇,包括個體對自己以及他人行為理解的變化。根據艾里克森的觀點,社會和文化為發展中的個體呈現了一系列隨年齡而變化的特定挑戰。他認為,人們經歷了八個明顯不同的階段,每一個階段都以人們必須解決的衝突或危及為特徵。我們努力解決這些衝突的體驗,引導著我們發展出持續終生的關於自我的意識。

在學前早期,兒童正在結束自主對羞愧懷疑階段,並進入主動對內疚階段。這一階段大約從3到6歲,在這期間,兒童面臨著想要不依賴成人獨立做事情和失敗時產生的內疚之間的衝突。他們視自己為有自己權利的人,並且開始自己做決定。對兒童獨立性傾向採取積極反應的成人,能夠幫助孩子們解決這些對立的情緒。通過給孩子提供獨立的機會,同時給予引導、指導,教師能夠支持和鼓勵孩子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如果成人阻止了孩子尋求獨立性,則會增加他們生活中持續存在的內疚感,進而影響到這個時期開始形成的自我概念。

概念界定到這裡,大家就要注意啦,正是因為上述的主觀理解和認識的存在,才極有可能演化出一個驚人的推測:並不是所有指向內部的個體,都屬於真正的內向。因為表象為內向的個體,其實質卻是外向的,他們之所以被他人解讀和標定為內向,只是因為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尤其在幼年期間,涉世不深,往往被強烈的害羞所牽制。

換言之,為什麼我要說有些內向只是我們的假想而已?為什麼我要說害羞的孩子不一定內向?那是因為,有些內向的確實只是表象而已,不是實質,孩子不外向、不活潑、不大方,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是內向的孩子,很多時候只是因為他們無法克服自己的害羞而已。一旦跨越害羞,孩子的性情就會大變。

至於這一推測是否正確?或是存在合理性?我們來看一些現實生活中關於思考內向的真實例子:

有一類人,從不同的情境里截然不同的表現,在陌生人面前不愛表現,不喜歡發表觀點,也不喜歡說話,感覺渾身不自在,有羞怯的感覺,但是這些人在自己的親人和好友面前,又會非常健談、幽默、滔滔不絕,常常成為人們眼中的主角,這樣的人有時會自評為內向的人,或者解釋為自己是個對朋友有選擇的人,總之在不同的情境和人群裡面,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在一些人面前特別活潑,而在另外一些人面前則會無話可說,似乎內向並不是一個靠譜的標定。

還有一類人,可以從他們的成長發展來看,小的時候沉默寡言,長大之後卻能夠在眾人面前口若懸河、即興演講,被大家認為是非常開朗熱情外向之人,很難跟小時候的內向相對應,讓人覺得似乎不是同一個人;當然,也有的人是小時候活潑開朗熱情,但是長大後卻表現為性格內向孤僻,不喜歡與人接觸,喜歡獨來獨往。總而言之,似乎內向並不是一個恆定的個體屬性,在人的一生髮展過程中會不斷變化,不可預測。

再有一類人,他們平常不善言辭,表現為很安靜,不願意和外界主動接觸,也不喜歡跟別人進行頻繁的交往,但是一旦進入他們熟悉感興趣能夠勝任的領域,他們就會表現得特別活躍,常常侃侃而談,無論是對主題還是內容,從言語到行為、再到思維情感方面,都會表現出很大的主動性,具有很強的駕馭感。當話題結束亦或是轉移到他們並不擅長的領域時,他們又會表現得極為內向和封閉。

在我看來,上面這些例子中的個體,都不是真正「內向」之人,而是假想的「假內向」之人。即內向有真假之分,假內向的人在內心深處渴望與別人交流和接觸,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和外向的人一樣,喜歡跟所有的或是大多數的接觸交流,他們會有自己的選擇,在一定的情境里與特定的人進行接觸和交流。源於這種交流的渴望,「假內向」的人常常對自己的社交行為表現出不滿,尤其是在年幼階段,他們會很渴望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活潑大方,克服內心的羞怯和焦慮,能夠輕鬆愉悅地與外界溝通交流,總之,他們會很渴望改變自己。

於是,有些人真的改變了,以為自己由內向變形為外向,其實他們只是脫掉了「假內向」的皮囊而已。有些人則繼續保持內向,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人開始默默地接受自己的內向,安於這樣的狀態和分類,怡然自得,直到這些人生了孩子,成為了父母,關於內向的困擾又來了。

因為大多數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太內向,所以很多父母都問過我類似的問題,「我的孩子特別害羞內向,您說怎麼讓他大方開朗一些?」或者是,「我們夫妻性格都內向,那孩子還能培養成外向嗎?」但卻從來沒有父母問過我,「有哪些辦法能讓我的孩子更加害羞內向一些?」所以,我都不確定不知從何時起,在我們很多人的意識里,大方開朗的孩子愈加受歡迎,而害羞內向的孩子,則越來越不受歡迎。或許這種對外向個性的偏好是源於「人類屬於群居類動物」的生物特質,因為溝通交流合作往往能夠為我們帶來更高品質的生活。

關於內向好還是外向好,此時暫不進一步討論。我們再繼續了解「內向」的孩子們:害羞內向的孩子在陌生場合或是不熟悉的人面前,他們總是難以主動說話,有時好不容易開口了聲音也是很小,因為這些孩子常常感到不好意思、難為情。如果恰巧你本人也是一個害羞的人,你就會知道,害羞的時候,會感到臉紅、心跳加快、大腦空白,甚至是雙手出涼汗。害羞內向的孩子,最最焦慮害怕的可能就是要見一大堆陌生人,並且還要打招呼。那種不適的感覺,就像一個不善於交際的成年人,端著一杯酒水,站立在全是陌生人的雞尾酒會現場,無所適從。那種寂寞尷尬,恐怕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體會。

受限於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意識的發展水平,害羞內向的小孩子雖然能夠深刻體會那種不自在的感覺,卻很難用口頭語言描述出來。而我們則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比如爸媽帶著孩子去朋友家做客,孩子可能會一頭扎進媽媽的懷裡,不肯進屋;雙手緊緊地扒著門框,屁股撅得很遠,哭鬧著拒絕進門;也有的孩子進到屋裡,非要先哭鬧一通,完成固有的儀式,才能讓自己徹底放鬆下來。如果此時父母當著別人的面前,為孩子貼上「內向」的標籤,那孩子們通常需要幾十年或者是完全不在父母面前時,花費好大力氣才能脫掉這個標籤,有時這個標籤真的就像孫悟空的無形緊箍咒,時常出來讓人煩躁不安。可以說,不給孩子貼標籤是父母最智慧的養育。

說到這裡,讓我不禁想起以前幼兒園裡的兩個小朋友:一個小姑娘,害羞內向,剛入幼兒園時,分離焦慮比較嚴重,每次送到幼兒園時都遲遲不肯進教室,特別喜歡在一顆大樹下呆上一會兒。她的父母一起來問我,「我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很害羞內向,我們父母本身也是這樣的性格,我們就是想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孩子能夠變得開朗大方嗎?每次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那麼開朗,我們都好羨慕啊!」我問他們:「你們想要改變自己的個性特點嗎?」他們一起說,「不太想,我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狀態,而且有時覺得也很好,我們喜歡安靜和低調。」我說,「如果是這樣,那你們可能不要太期望孩子的改變。因為個性特點一方面受先天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後天的影響。顯然,先天已經確定,後天除非你們願意在孩子面前表現出開朗大方的一面,否則孩子不會改變太多,因為社會性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模仿實踐習得。孩子至少需要在親密的人身上見證如何開朗大方的言語和行為方式。」對於這種情況,父母並不是真的想要孩子成為外向的人,而只是希望孩子懂得在不同的情境里能夠有很好的行為切換,該活潑時活潑,不需要時,就保持內向即可。

還有一位小朋友,大約在七八年前,兩歲多大來到幼兒園上一個小時的親子班。父母反饋他的特點是,很慢熱內向。理由是,每次都不願意進教室參加活動,基本都到最後的環節才會加入,當大家準備離開的時候,他又不想走了,也就是他的狀態總是「別人已經開始了,他卻還沒有準備好;當別人準備結束離開了,他卻正在興頭上。總是和小朋友們不合拍。」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父母和老師們經過一年的鼓勵和陪伴,孩子在入園之後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合拍」,在幼兒園裡跟小朋友們相處得很自在,個性也開朗活潑,喜歡說笑。這意味著,經過足夠時間的鼓勵和陪伴,有些「假內向」皮囊會自然褪去,恰似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張揚地舒展開來,盡情怒放。

毋庸置疑,當今快節奏生活,要求孩子們見多識廣,也似乎更需要大方開朗的孩子,這些孩子敢於說話,大聲表達自己,能夠很快的適應新環境,樂在其中,安然自在地享受當下。我們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這樣受歡迎的孩子。然而,無論你是怎麼想的,你還是有可能遇到害羞內向的孩子。

幾年前,就有一位媽媽問過我這樣的問題,「我家寶寶三個月了,我跟愛人個性都比較內向,您說我們能培養出一個活潑外向的孩子嗎?如果可以,我要怎樣做呢?我還能變成外向的人嗎?」這和上面的例子有些相像,不同的是這對父母想要改變自己和孩子。

要回答這位媽媽的困惑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個體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害羞內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先天特質的影響。但幸運的是,這種個性特點也可以在父母后天的養育過程中得以改善。接下來,就跟大家說說這些小朋友的養育要點:

身教的作用比你預想的還要強大很多倍

如果你自認為自己從小害羞內向,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害羞,那麼在生下孩子後,你就要為了孩子的不害羞而身體力行地努力。你仍然可以保有自己害羞的一面,但是只要孩子在場,你就要「變性」,成為一位大方得體的人。你主動熱情地跟鄰居打招呼,你輕鬆開心地跟朋友聊天談話,你淡定自若地進入並不熟悉的環境,放心去嘗試和示範吧,身為父母的強大責任感,孩子會給你力量,會讓你變得異常強大外向起來。更神奇意外的結果是,不僅孩子變了,你本人也改變了。

私下裡給孩子一些肉麻誇張的鼓勵

你可能想像不出,一位「假內向」孩子是多麼渴望登上舞台,被人關注、讚賞和表揚。但是由於被羞怯、緊張等情緒阻擋著,他們很難在眾人面前有泰然自若的表現。他們可能會偷偷地唱啊美啊,在鏡子面前揮舞著英勇的動作,一旦有人關注,他們就停止。但是別擔心,他們最親愛的爸媽卻能夠極大滿足孩子的內心。建議父母在家裡為孩子搭建小舞台,鼓勵孩子自由自在表現,誇獎孩子是「最最棒的孩子!」給他們最大幅度最長久的擁抱和親吻,用你們崇拜的延伸,誇張的語調盡情地激發孩子身體內的活躍和勇敢。這種鼓勵將是孩子個性逐漸外向的「催化劑」,帶來一生的持續影響力。

跟孩子講講你小時候害羞內向的糗事

越是內向的孩子,越是喜歡分享別人的尷尬糗事。這並不是因為這些孩子喜歡幸災樂禍,或是沒有同情心,而是因為這些孩子能夠從別人的「失敗」當中獲取非凡的自信力量,感覺自己並不是那麼糟糕,通過對比獲知,原來自己並不是像自己想像的那麼孤獨,原來世界上有好多人跟自己一樣,都會害羞、害怕和緊張,尤其是他們知道自己心目中最強大的「父母」也有那麼無助脆弱的時候,不僅不會削弱父母的權威,還會讓他們在跟父母更加親密的過程中,獲取再生的力量,挖掘出新的生命之源。

關於更多關於克服害羞的養育辦法,大家也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孩子不自信可能是是因為缺少「他信」》。

至此,你是否要重新審視自己和孩子?有些「內向」並不是真正的內向,「假內向」普遍存在,不要被其蒙蔽,讓自己在錯誤的理解里無端焦慮。正所謂很多內向不過是我們的假想而已,克服了害羞,習得了適宜的社交言行,「內向」不再。

-END-

文章、視頻等內容為「趙博士養育諮詢室」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合作 | 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博士養育諮詢室 的精彩文章:

磨蹭拖延絕不僅僅是個壞毛病

TAG:趙博士養育諮詢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