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末路老臣的血色黃昏

末路老臣的血色黃昏

共約2700字,大約需要14分鐘。

王一點

從幾年前開始對近代史和近代人物略有興趣,對於歷史書上曾給予評判和定論,越發想要一探究竟,便從一個自己一直心存疑惑的人——李鴻章——開始入手。這個晚清重臣,這個後人眼中的"賣國賊",曾被萬人高高捧起,又被萬人狠狠唾罵的人,究竟經歷了怎樣的一生?

李鴻章二十五歲考取進士,二十七歲入翰林院,後以年家子的身份師從曾國藩,曾國藩,後人稱之為中國舊教育之特產,遵循忠義禮信,生活嚴於律己,李鴻章從曾處所學,很多讓他受用終生,但李不同於曾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其一生所求,曾國藩在於守道,把兢兢業業、審時度勢,急流勇退作為人生信條,而李鴻章則在於改革,為此不惜拼盡自己的名譽和生命。即便李鴻章的改革,在多少後人看來,不過是對破敗不堪末路帝國的縫縫補補,但是在那個年代的中國,便是再找不出第二個有他的眼光,更有他的擔當之人。

相比於他的後半生,李鴻章的前半生算是心意順遂了,即便他為平定內亂,南北征戰了七年,曾親自挂帥直搗敵營,亦曾痛失愛將泣不成聲;即便曾國藩曾給他留下了天津教案這個爛攤子,此時的李鴻章已位極人臣卻依然要嘗這低人一等的滋味;即便他興辦洋務,渴望自立自強,卻無法控制腐爛的勢力,蠶食著他一生的血汗;即便那場清流派一意孤行下的中法海戰,20個小時便葬送了他十幾年的苦心經營。即便他修建的鐵路被保守愚昧的朝廷拆毀,他拚命保下來的一段卻只被允許用馬來拉火車,空留外國人的啼笑皆非和他的欲哭無淚;即便他想盡千般辦法討得慈禧歡心,同意他在國內修建鐵路時,已是他第一次為此上書的十四年之後。他看似手握大權,實則卻被處處為難;為軍務實業傾盡心血,卻常被冠以崇洋媚外;對兩宮朝廷鞠躬盡瘁,可朝廷對他卻是忌憚提防;一方面是他激進改革的大刀闊斧,另一方面卻是他維護朝廷的小心翼翼。即便如此,這幾十年的崢嶸於沙場、興辦之洋務、傾注于軍防,依然是李鴻章一生中的全盛年景。

甲午戰爭——中國國運由盛轉衰的拐點,亦是李鴻章失意落魄人生的開始。對於甲午戰爭的失敗,他作為中國外交事務總管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外交策略失當、妄圖通過與俄國周旋進而制約日本,這不僅是對局勢的誤判,更導致了未能掌握髮兵的先機,以及在選人、用人上的失察,都促成者這場戰爭註定失敗的結局。但是因為我們只看見了李鴻章,因此這全部的失敗便都是他的責任了么?那更多的縮身於國內的人,臨陣脫逃的人,貪生怕死的人,身居高位卻沒盡一點責任的人,他們的罪過便任由一個忠心盡職的七旬老翁頂了去?當時的西方報紙上有人說:甲午戰爭,不是兩國之間的戰爭,日本不是和中國交戰,實際是和李鴻章一個人的戰爭。這場戰爭是國運的對賭,是一個上下一心奮起直追的國家和一個根基朽爛殘破不堪的國家國力之勝負,這戰爭的結果在開始前便已註定,亦不是一個裱糊匠能夠左右的。

讀書的時候老師總說這段歷史是中國被列強瓜分的屈辱史,當時的我並未明白如何為「瓜分」,又是哪般的「屈辱」。細讀了清朝簽訂的各類條款,略略了解李鴻章經歷的一系列事件,已被這「瓜分」和「屈辱」驚得頻頻握拳。馬關條約簽訂後,其他西方列強絕不甘願日本獨享利益,在俄法德的干涉下,日本同意了中國花錢贖回遼東半島,俄法德又趁機向中國放貸,不用一兵一卒,讓中國這個債主又拱手讓出更多利益。這之後短短兩年時間,列強如競賽一般開始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俄國從中俄密約開始,侵佔中國東北,本想進一併佔領膠州彎,結果被氣急敗壞的德國,通過巨野教案直接發兵強佔。英國則佔領威海衛、九龍半島,法國佔領廣州灣。李鴻章本想用老手段以夷制夷,但是列強們並不買賬,反而是一旦出現利益不均,則轉而威脅清政府割讓出更多的利益。中國就像一塊被分切的蛋糕,在列強們你奪我搶中被吃干抹凈。而李鴻章卻從未停止左右周旋,他是朝廷的救火隊長,又是列強威脅的對象,他用列強之間的矛盾,挑起多方勢力的博弈,用最低的成本,維護著局面的穩定。弱國無外交,李鴻章卻生生地在複雜的制衡與周旋中,以一己之力為大清朝扒開了一絲苟延殘喘的縫隙。

從同治元年(39歲),到光緒二十七年(78歲),除了被委派治理黃河及任兩廣總督期間不到三年的時間以外,四十年李鴻章沒有一天不堅守在崗位上,沒有一天無須考慮清政府的生死安危,然而卻只換來了事業的功虧一簣,換來生前身後的罵名。李鴻章一生中籤訂條約無數,《辛丑條約》是他簽的最後一個,也是最為喪權辱國的一個。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慈禧又召回了被她發配出京城的李鴻章收拾這滿地殘局。所謂協商,哪裡還有協商的資格呢?只是任人宰割簽字畫押罷了。九億八千萬兩賠款,不過是慈禧的一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而在辛丑條約的簽字欄上,有一個分辨不清的簽名,一個「素」字,這是李鴻章屈辱之至,再也不願自己的名字出現在賣國條約上,故而將「李鴻章」三字,寫在了一起。

這滿紙的屈辱,終於耗盡了李鴻章最後的氣脈,不久後便含恨離世,最後一刻還長嘆道「兩宮不肯迴鑾」,然後才閉上眼睛。

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無限慨嘆地寫道:「人這一生中,突然遭遇變故,經歷連續不斷的禍事,一個連著一個,過了八年艱辛異常的生活,在今天死去。蒼天啊!在這個人的前半生,你給予他何等優越的生活環境,讓他享盡榮華富貴,贏得功名利祿,可是在他的後半生,又殘忍的對待他,讓他經歷風雨,忍受罵名!我寫到這裡,忍不住停筆,仰天長嘆。」

一個名叫德富蘇峰的日本人評價李鴻章為「一個偉大的中國人」。他不是一個徹底的改革者,必然不會創造一個新的時代,因此,即便簽訂了無數「賣國條約」,依然不是他一生的恥辱,因為他致死也沒有消弭的雄心壯志,也許他從未真正地去踐行。

這也是因何梁啟超評價李鴻章為:「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他的短處;不必勞苦,不畏誹謗,是他的長處;因而敬其才能,惋其見識,悲其遭遇。

李鴻章的一生,就是中華帝國的衰亡使,同國家一起在風雨中苟延殘喘、每況愈下。和李鴻章同時代的人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在充滿著榮耀的時候,就及時死去,如曾國藩、左宗棠。而李鴻章卻度過了蕭條至極的後半生,獨擔了數不盡的罵名。可無論他深處怎樣的困境,卻從來沒有抱怨或感到困惑,他只是走著他認為的路。很多人說他沒有心肝,「列強心計婦孺皆知,唯李宗棠一人不知」的說法亦曾流傳甚廣,但在各國之間左右逢迎,懂得揣摩人心,恪守舊禮愛惜名譽至此的李鴻章,怎麼會不懂?他出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前,哥哥李瀚章也被彈劾下馬兩廣總督,病中對李鴻章說:我們不要幹了,我們兄弟太苦了,一塊回家吧,再不受著詆毀與屈辱。李鴻章卻說:我何嘗不知此去日本必被萬人唾罵,可如果我們再不幹朝廷就更沒有人了,越是沒人、越是艱難,我們就越是要頂上去,而且要我們的子子孫孫都堅持做下去。說他是愛國盡忠罷、職責所至也罷、愚昧的忠君思想也罷,他走了下去,走下了光輝的神壇,邁向了人生的斷崖,將整個大清國背在身上,一個人推動著歷史的巨輪,走下去。

拎一經典名籍,上得風景絕佳處,開懷暢讀,對月當歌,飄飄然不知身之所至。 from 談書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書齋 的精彩文章:

【讀不盡的蘇東坡】雨夜隨想之東坡

TAG:談書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