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警惕牙齒的「野心家」——牙菌斑……

警惕牙齒的「野心家」——牙菌斑……

人們喜歡聚會,可你知道嗎?口腔細菌也非常喜歡開「派對」,當不同的口腔細菌「扎堆」在一起,形成一個穩定的細菌生態後,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牙菌斑」,我們的牙齒可就要遭殃了。這是因為牙菌斑的「野心」並不滿足於破壞牙齒的美觀,它還是蛀牙和牙周炎的開端。

什麼是牙菌斑?

牙菌斑是口腔中不能被水衝去或漱洗掉的細菌性斑塊,它們粘附在牙齒表面或口腔其他軟組織上。通常是由大量細菌、細胞間物質、少量白細胞、脫落上皮細胞和食物殘屑等組成。根據所在部位的不同,位於牙頸部齦緣以上牙面上的菌斑稱為齦上牙菌斑,會產生有機酸造成牙體損傷;位於齦緣以下,分布在齦溝或牙周袋內的牙菌斑稱為齦下菌斑,是造成牙周疾病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牙菌斑可視為細菌的微生態環境,細菌在這種環境中生長、發育、繁殖和衰亡,並在其中進行複雜的代謝活動。據科學檢測,菌斑中70%的區域由微生物構成,細胞間物質僅佔30%。因此也有學者形象地將牙菌斑描述為由千百萬微生物肩並肩構成的細菌性膠凍。

牙菌斑的形成過程

第一個階段

獲得性膜形成階段

口腔中的唾液糖蛋白是唾液中的一種物質,每個人的唾液中都含有這種物質。當它與牙齒接觸時,可附著在牙釉質表面,形成膜樣物質,這種膜被稱為獲得性膜。它為口腔細菌初期粘附提供了基質,為牙斑的形成創造了條件。有資料證明,齦溝是牙齒最先形成獲得性膜的部位。

第二個階段

細菌附著階段

大多數研究表明,獲得性膜對細菌附著具有重要意義。當牙面獲得性膜形成,細菌會以極快的速度附著上去,細菌在獲得性膜的表面生長,產生酸,使糖蛋白沉積。血型鏈球菌和變形鏈球菌能合成葡聚糖,與沉積的糖蛋白一起構成牙斑基質,為牙斑的形成創造了基礎。

第三個階段

成熟階段

如果沒有人為的破壞,細菌群很快發展壯大,成為一個「成熟的社區」,即菌斑成熟。眾多細菌集結在一起,互相提供營養物質,同時汲取唾液中的養分,細菌大量增殖,「社區」結構也更加緊密,可以共同抵抗外界的干擾,這是用漱口的方法是無法清除的。

牙菌斑的危害

1牙齦出血的始作俑者

牙菌斑是牙齦出血的始作俑者,如果清除不徹底,日積月累就會在牙齒周圍堆積堅硬的牙結石。一旦牙結石向深部擴展,就會使齦溝底部向根部下移產生牙周袋,進而導致牙周炎,出現牙齦出血牙齒鬆動等情況。

2、齲病發生的源頭

牙菌斑中的細菌分解殘留在口腔中的食物併產酸,從而損害牙釉質,形成齲齒。如不及時治療,病變繼續發展,整個牙冠都會被破壞,最終結果是牙齒喪失。

3、導致胃炎的兇手

牙菌斑是幽門螺桿菌的儲存庫,有大量的幽門螺桿菌在此儲存。幽門螺桿菌可經口腔進入胃部,在胃部「定居」下來並繁殖壯大,引發慢性胃炎,胃潰瘍等。

牙菌斑如何預防?

1、口腔檢查

定期做口腔全面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清除。

2、早晚刷牙

刷牙是清除牙菌斑的基本措施,也是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如果刷牙得當就可以使牙齒表面的牙菌斑量大為減少。因此我們必須養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習慣,並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飯後漱口

每次吃完飯以後可以漱漱口,讓漱口水在口腔裡面來回竄動,牙齒每一個角落的食物殘渣都衝掉,縫隙裡面沒有殘渣就減少細菌的生成。

4、使用牙線

單純刷牙是無法有效清除牙齒鄰面的牙菌斑,需要使用其他一些輔助用品。例如牙線,牙線能有效的清除牙齒鄰面的牙菌斑,預防牙周疾病和鄰面齲。

口腔不可能成為一個無菌的環境,也不能把所有的細菌都消滅。因為消滅細菌之後,又會有真菌襲來,造成更嚴重的、很難控制的後果。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與牙菌斑作鬥爭,才能保證清潔的口腔

5、定期洗牙

建議每年洗兩次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牙齒 的精彩文章:

五年不換代升級 全新奧迪SQ5武裝到牙齒 5月份上市
有話值說:你的牙齒是刷白了還是白刷了?

TAG:牙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