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多年前中國有一能臣,用了29年做同一事,至今提起都很自豪
朱棣登基後,可以算得上文治武功,不僅大力改革,而且讓明朝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仍然傲視周邊小國。而在這其中,有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小小年紀便入宮,後來在靖難時,一心一意跟隨朱棣,在朱棣坐穩龍椅後,更是為大明做了一前人都不敢做的事情。或許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今天要將的人物,他就是鄭和。
對於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野史中有記載,說這是朱棣為尋找建文帝而發動。
但是根據史料暗示,最後朱棣找到了建文帝,但並不是在鄭和下西洋的途中。此時建文帝已經出家當和尚,並不想跟朱棣爭奪天下。所以,朱棣可以安心當自己的永樂大帝。其實建文帝的下落最終都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至今都是眾說紛紜。
就算是鄭和的目的是尋找建文帝,既然建文帝已經找到,鄭和為什麼還要往外跑,一直跑了七次之久呢?
我們來梳理一下鄭和七次出海的概況。
第一次,從1405年開始,歷時兩年,途中到達蘇門答臘,錫蘭等國,第一次最大的成就:將安南納入明朝版圖,同時還打敗橫行沿海的海盜陳祖義,使得邊境海域重回安定祥和。
第二次,即回國後,休息不足半月,隨即帶領近3萬人,在此出海,此次最遠到達印度。
第三次到第五次,鄭和最遠到達東非,返回途中順便回訪各國。
第六次,再次出海,已經是一四二一年,這一次沒有前幾次那麼風平浪靜,途中遭遇大風大浪,差點船毀人亡。後傳回朱棣駕崩,隨即返航回國。
第七次,這時候繼位的皇帝已經是朱高熾,朱高熾總結當前國內狀況,考慮到當時出海勞民傷財,和很沉重的負擔,下令暫停出海。朱瞻基繼位後,由於當時交趾被丟棄,而周邊的藩屬國紀念時間都不來大明朝貢,鬧的人心惶惶,此時便想起年老的鄭和,鄭和也不辱使命,在此起航。不過當完成任務後,在歸國途中身患疾病,去世。
回顧鄭和一生,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但是,有一部分人學者說鄭和出海,對於民間是一種壓榨剝削,也是一種浪費。
因為這種浩浩蕩蕩的出海僅僅是弘揚皇帝一個人威望,但是對百姓卻沒有什麼好處。鄭和拿著明朝大量錢財往外跑,換來的別的國家奇珍異寶。最後這些奇珍異寶流傳在上層社會,百姓們除了一身疲憊啥都得不到。所以,鄭和出海,不過是拿著百姓的錢揮霍,滿足上層人的私人慾望而已。
而且據有關資料表明,鄭和下西洋時候,因為帶走明朝大量的國防力量,所以導致日本倭寇不斷入侵中國,給百姓們帶來深重的苦難。但是實際上,正是因為鄭和船隊抵抗倭寇,最終把倭寇打敗,才讓日本以後不敢入侵明朝。
據說當時把日本倭寇打得非常慘,日本人為了求和,就把那些參加戰爭的倭寇都送到明朝,讓明朝政府處置。但是明朝政府為了顯示自己的寬容,就把這些倭寇都送了回去。日本人還是不要,就在明朝土地上斬殺這些倭寇,表明對明朝的忠心。
至於有人說鄭和出海耗費民脂民膏,實際上更是妄談。
因為有資料表明,鄭和出海之後,永樂年間的經濟情況不僅沒下降,反而增長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這是因為鄭和出海,增加了外貿。是的,就是因為鄭和帶著明朝的好東西四處轉悠,讓別的國家看到了明朝商品的好處,所以都跑來跟明朝交易,所以這就增加了明朝經濟收入。據說,當時明朝黃金缺乏,就是靠著跟東南亞做生意,提高了黃金儲備量,而在後期,明朝的黃金儲備量更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由此可以看出來鄭和下西洋帶給明朝人的福利多麼大。
那麼為什麼後來鄭和下西洋不再進行了呢?因為這個時候,國家財政已經支持不住鄭和往外跑。可能有人會奇怪,說不是說鄭和出海帶來了海外經濟貿易,增加國家收入嗎,為什麼到現在又沒錢了?
其實,這是因為到了後期,民間人士跟一些官員看到外貿如此賺錢,於是就搞起了走私生意。而且走私生意越做越大,官商勾結,嚴重影響了明朝政府稅收。到後來,因為走私利益勾結實在太嚴重,根本就禁止不了。所以,最後鄭和出海不得不被迫停止,而且明朝政府不得不下令禁海,導致中國與世界開始脫節,慢慢走向衰落。
所以說,鄭和下西洋並不像是很多人說的那樣勞民傷財,它帶來的影響是積極的。
不然朱棣不會那麼傻,真要花費國家大量財政來打腫臉充胖子,鄭和下西洋不僅可以宣傳明朝國威,讓萬國來朝,還可以刺激對外貿易,發展明朝經濟。可以說鄭和下西洋給明朝的經濟發展打下好底子。而鄭和船隊攻擊日本倭寇,更是讓日本倭寇在好幾代不敢進入中國。
而還有一方面,在明朝,由於鄭和多次出海,大明王朝的航海技術已經居世界前茅,同時對造船技術也有前所未有的提高。
後世人之所以詆毀鄭和出海,一方面是對於這段歷史不清楚,一方面是後世清朝皇帝有意醜化明朝形象,來凸顯自己朝代的合法性,而大多朝代滅亡後,後世由後人立傳。
其二,明朝滅亡後,清朝史官怎敢大肆筆墨宣揚明朝的鄭和呢?加上清朝後期,昏庸的統治,閉關鎖國,還出台嚴厲的禁海令。僅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明朝皇帝在這一方面的眼光還是比清朝皇帝長遠。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遺漏錯誤,歡迎評論,共同探討。
※太子邀請皇帝喝酒,第二天發現皇帝突然暴斃,沒幾天弟弟立馬稱帝
TAG:深藍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