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亞馬遜「無人區」可能曾住著100萬人

亞馬遜「無人區」可能曾住著100萬人


航空照片顯示,上塔帕若斯盆地(Upper Tapajos Basin)的一座山頭上有一個直徑約500英尺(約152米)的圓形土方工事。圖片來源:

 

JOSE IRIARTE




記者 Robert Lee Hotz 





農場、定居點、道路遺迹……考古學家在巴西亞馬遜盆地的植被下發現了諸多新證據,他們因而認為:早在歐洲人抵達美洲之前,就已經有大量人類在改造這座世界上最大的雨林。




不久前,考古學家在一位熱衷鑽研網上衛星圖像的退休人士引導下發現了這批古代工事。最近像這樣的發現還有很多(多虧衛星成像、機載雷達及無人機的幫助),生態學家和環保主義者們因此放棄了長期以來堅持的觀點,他們不再認為亞馬遜是一片處女蠻荒地。




「它們都是被人類影響過的森林,只是影響的方式有所不同,」蓋恩斯維爾佛羅里達大學的人類學家邁克爾·赫肯伯格(Michael Heckenberger)說,在亞馬遜,「森林就是古代先民的城市。」赫肯伯格並沒有參與上述研究項目。



這些發現包括上塔帕若斯盆地的81處前哥倫布時期的土方工事群,地點在巴西馬托格羅索州的亞馬遜雨林南端。據考古學家介紹,這些遺址可追溯至公元1250-1500年,其中既有小型的溝渠圍場,也有包含多個土堤、廣場和道路的大型定居點。




聖保羅一位退休的財務經理弗朗西斯科·仲原(Francisco Nakahara)平時喜歡鑽研網上免費的衛星圖片,研究人員稱他率先發現了那些圓形工事的跡象。周二,考古學家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他們利用Zoom Earth和谷歌地球(Google Earth)對這些發現進行了分門別類。




為驗證這些發現,考古團隊調查和挖掘了其中24處遺址,出土了各種陶片和裝飾性陶瓷。他們還在四周的田地里發現了大量更加肥沃的黑土——與普通的亞馬遜泥土不同,黑土中混合了木炭與肥料,可見這些土地曾用於精耕細作。



「其中很多遺址似乎都是帶防禦工事的定居點,」此項研究的首席作者、英國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考古學家若納斯·格雷戈里奧·德蘇扎(Jonas Gregorio de Souza)說。「人們一度認為這些地區人跡罕至,但實際上,當時的人口可能相當稠密。」




科學家們表示,這些定居點在全盛期或許容納過多達100萬人。其中多數人可能被歐洲探險家和奴隸販子帶來的疾病所禍害,最終,森林收回了他們的家園、公路和廣場。



「美洲很多地區現在看來是原始森林,但其實都是被遺棄的農園,」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考古學家克里斯托弗·菲舍爾(Christopher Fisher)說,他利用航空激光雷達探索了中美洲植被茂密的遺址地帶。「在地面上看不到整體的景觀。你需要一種鳥瞰的視野。」





 田野考古學家站在上塔帕若斯盆地的一道溝渠里。溝渠是一處大型圈地的一部分,這裡曾坐落著一座帶防禦工事的村莊。圖片來源:

JOSE IRIARTE




去年,由聖保羅大學考古學與民族學博物館的珍妮佛?沃特林(Jennifer Watling)帶領的一批來自巴西、英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在附近巴西阿克里州一片數十萬英畝的區域內發現了455處大型土方工事。這些工事也可追溯至前哥倫布時期。




科學家們表示,這些被稱為「地畫」(geoglyphs)的圓形和方形圍場直接開闢在可能早在幾千年前就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的森林裡,四周環繞著寬12碼(約11米)、深12英尺(約3.7米)的溝渠。數百年來,這些定居點一直隱藏於熱帶雨林里,直到現代森林砍伐將它們暴露。




在亞馬遜盆地欣古河的上游,赫肯伯格和他的同事發現了寬闊的公路和數十座前哥倫布時期的帶防禦工事的村莊遺迹。他說,這些都市中心間的區域曾被用於耕地或是共用場地。




古代人類的活動至今仍影響著這些森林,改變了森林中樹種生長和混雜的模式。這也使得氣候學家們很難判斷亞馬遜雨林每年究竟能吸收多少溫室氣體中的碳。




「這些森林可能比我們想像的年輕很多,」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生態學家克麗絲特爾·麥克邁克爾(Crystal McMichael)表示。她並未參與上述最新研究。




你可能還關注:


燈火通明的代價:最新研究揭示夜間戶外照明可怕的一面



科學家新發現一個企鵝超級帝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日報·派 的精彩文章:

今年最火的男裝風格了解一下
用上開了掛的高科技育兒法,我還是不是好媽媽?

TAG:華爾街日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