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霸氣的送別詩,豪邁大氣,讓人讀後雄心萬丈!
唐朝天寶六年(公元747年),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因為仕途不順,辭了官四處遊歷,在河南的睢陽停留了一段時間。
一個冬日的下午,黃雲蔽天,綿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點餘光。不一會兒,天空中竟飄起了雪花。高適來到一家酒樓,選了一個角落坐下,獨自喝著悶酒。窗外北風呼嘯,樹上僅存的幾片葉子在風中瑟瑟發抖,到處都是灰濛濛的,這讓高適的情緒更加低落。
這時,樓下上來一位客人。他身上的服飾雖然相當整潔,但和周圍划拳喝酒的富家子弟相比,還是顯得說不出的粗糙,倒是斜跨在身邊的造型古樸的弦琴十分惹人注目。
等那位客人轉過身面朝高適時,這出乎意料的相見讓高適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庭蘭兄!」
董庭蘭循聲望去,在看清楚高適之後,也是又驚又喜:「達夫(高適字達夫)!」
來人正是董庭蘭,他是天寶年間著名的琴師,和許多詩人都有交往,高適便是其中之一。兩人關係密切,以前經常在一起談論大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兩個人找地方坐下後,高適在兩個杯子里倒滿酒,將其中一杯送到董庭蘭的面前,問道:「自從上次相別已有十多年了,庭蘭兄為什麼會在這裡?」董庭蘭將酒一飲而盡,嘆道:「一言難盡。這幾年我一直漂浮不定,四海為家,倒也習慣了。只是沒想到會在這裡遇見你。」
高適笑道:「這樣說來你我倒是有緣。我現在也是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的人。庭蘭兄接下來打算去哪裡?」
「北方已沒什麼可留戀了,打算去南方碰一碰運氣。」董庭蘭回答道。
高適明白,董庭蘭琴技出色,只是北方現在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並不多。董庭蘭去南方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庭蘭兄不必擔心。南方絲竹管弦盛行,以庭蘭兄這樣精湛的琴技,一定會遇見知音的。有朝一日飛黃騰達,到那時天下還會有誰不知道庭蘭兄呢?」
董庭蘭露出一絲苦笑,搖了搖頭,只是不停地喝著酒。
也不知過了多久,天色更加陰暗了。董庭蘭起身告別。兩人走出酒樓,高適一直送他來到郊外。雪紛紛揚揚越下越大,如棉絮一般。天地之間已是一片蒼茫。這時,一群向南方飛去的大雁疾速地從空中掠過,很快消失不見了,只剩下陣陣哀鳴聲在空中回蕩著。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賢弟留步吧!你我後會有期!」董庭蘭向高適拱了拱手,轉身走進了風雪中。
「庭蘭兄,多多保重!」目送著董庭蘭遠去的背影,高適感慨萬千。他心中雖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不過有一點高適十分堅定,那就是董庭蘭一定會遇見欣賞他的人。
回到客棧,他揮筆寫下《別董大》二首,藉此表達對朋友的勸慰和祝福:
其一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其二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在唐人贈別詩篇中,大部分都是凄清纏綿、低徊留連的作品,雖感人至深,卻欠缺豪邁之情。而很不得志,到處浪遊的高適,雖然處於貧賤的境遇之中,但卻將這兩首送別詩寫得是慷慨激昂、鼓舞人心,一掃灞橋柳色與渭城風雨的婉約風,塗上了一種豪放的色彩。
尤其是其一中的這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千百年來,世人皆被其豪邁之情所深深折服。
TAG:楊兄說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