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第3課完整版!
三世諸佛如何發願
我亦如何發願
第三課
今天念完《普賢行願品》以後,請學院的道友在經堂里等一等,有些事情要交代。
明天我們開始講《孝經》,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可以一起來學習。雖然我的專業並非傳統文化,但這次我很想嘗試從佛教的角度來詮釋《孝經》的內容。每節課我打算只講半小時左右,最多不超過45分鐘,也可能只講五分鐘到十分鐘,每次講一章,內容並不多。
佛教當中也有一些關於孝敬父母的經典,如《大方便佛報恩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這些內容都可以與《孝經》結合起來講。以前漢地也有一些關於《孝經》的分析和解說,但
此次宣講,我會在儒釋道之間,尤其是在儒家文化與佛教之間尋找一些共同點。
對於學習傳統文化之人,佛教也許能在解脫方面起到一點點作用。
即使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重溫式的學習也一定會帶來利益。
上師念傳承
昨天講到,《維摩詰經》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講的,有哪些眷屬在場聽聞。當時,在座有八千比丘和三萬二千菩薩。關於八千比丘,藏文版本中提到,他們大多是阿羅漢,能滅盡一切煩惱、凈除一切垢染、獲得解脫等等,具有小乘諸多果位和不共特點。從名稱上說,有些是名相比丘,有些是破惑比丘,還有世間補特伽羅比丘。其中大多數是破惑比丘,
破惑,就是破除一切煩惱的意思。
接下來講三萬二千菩薩,首先介紹這些菩薩的功德,然後接下來列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菩薩的名號。
講經說法的三種方式
藏傳佛教講經說法的方式有很多種。不知諸位是否還有印象,以前在講《入菩薩行論》時說過,藏傳佛教大多數講法,都離不開那爛陀寺講法和戒香寺講法,而其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歸納起來有三種:
第一,科判攝義,如猛虎跳澗。
猛虎無論是在山間還是叢林,總能隨意穿梭,雖然沒有特定的次第和規律,但最後都可以迅速而準確地到達想去的地方。
科判攝義
即是以最精捷之語將所有內容攝集總括出來。
另外,就講課風格而言,一些大德也可以說是猛虎跳澗,比如,同樣是講《維摩詰經》,有些大德可以在兩、三節課或者五、六節課當中完成。其實,真正要講《維摩詰經》,短短几節課時間是肯定不夠的,但這就是猛虎跳澗的特點,也符合講經說法的規律。有時候,人的思維可以很活躍。有些人對我說,您講課總是從一個問題立即切換到另一個問題上去,跳躍性很大。我對他們說,這就是猛虎跳澗的方式。正如前面的比喻,老虎一般不會遵循特定的規律,它能夠從一個地方迅速到達另一個地方。
當然,這種風格可能會讓有些做翻譯和講記的人,感到無所適從。就我自身而言,常常講法較為隨意,其實我並不讚歎這種做法。
講經說法還是應當講究規矩和次第,前後連貫,層次分明,這樣的講述是最好的。
然而,有時候自己講到激動之處,或者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便會隨順自己較強的跳躍性思維,中斷剛才所講的內容,另擇話題繼續演繹下去。
不過,
關於這一點,我自己也並不認為算是一種過失。
就我所知,西方一些學者的演講就是這種風格,有些電影和電視也是如此。有些非常著名的電影,也時常出現突然不明緣由地切換成另一個鏡頭的情況,但經常看電影的人就可以接受,也能理解忽然出現另一個人物的原因。
第二,細解頌義,如烏龜爬行。
解釋頌詞的時候,是逐字逐句、詳詳細細地詮釋,就像烏龜爬行一樣緩慢。烏龜爬行是一點一點地往前爬,不會一躍而過,就如我們在解釋某些詞句的時候,也可以細緻入微地講述。
但對於這種講法,有些人也看不慣、不耐煩,不理解為何要這樣啰啰嗦嗦,覺得如果大家都懂字面意思,就應該歸納性地一句帶過,沒有必要逐字逐句地講解。但實際上還是有其必要,因為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對於某些人,可能就需要逐字逐句地詳細講授。很多印度論典在解釋頌詞的時候,就是濃墨重彩、長篇大論。
比如,《中觀根本慧論》第二十五品最後一個偈頌中有一句「滅一切戲論」,在《中觀顯句論》中,月稱論師針對這個偈頌,反反覆復強調過三、四次:何謂滅一切戲論?滅,就是滅除所有分別念。何謂戲論?包含有無是非等等。對於這種精細的講解方法,有些學過中觀的人也許會感到不解。
以前,嘎繞多吉有一個《系解脫》(《一子續》)的解釋,也是這樣逐字逐句地分析解讀。比如,何謂「戲論」?戲論就是分別念。何謂「寂滅」?「寂」,就是滅盡一切執著,「滅」,就是從根本上滅掉。甚至有時看起來能解釋和所解釋似乎都基本相同。
前輩大德們不管是造論典,還是講經說法,都會有這種現象。因此,比較懂道理的聽聞者就會知道:哦!現在正在烏龜爬行。他們對此也不會生邪見,就這樣逐字逐句地聽下去。
過去有些堪布講課十分仔細,哪怕是一個字也會解釋很長時間,而我們在下面特別著急。那時聽課都是露天進行,外面經常會下起鵝毛大雪,有時還會降冰雹。記得曾經跟大家講到過一位老堪布,他在給我們做輔導時,總是烏龜爬行式地慢慢講,一會兒查字典,一會兒又翻資料(眾笑),根本不考慮我們在外面凍得瑟瑟發抖。但有時遇到跳躍性比較大的輔導時,又會感覺所講內容如同猛虎跳澗般,一下就跳過去了。
第三,總義歸納,如雪山獅子。
雪山上的獅子,威嚴無比,傲視群獸。科判的結構一般包括了略說、廣說和攝義,最後的攝義即為總結要點。
有些人對我說,您應該每天做一下總結:今天講了些什麼,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不過本次傳講《維摩詰經》,並非一兩次的臨時演講。如果只是短期演講,那每次跟大家作一下歸攝也無妨。總結性地將所有內容言簡意賅地表達出來,也是一種可取的方法。但如果這種延續很久的課程,每天都攝義,那就大可不必了。
至於今天的講課風格究竟屬於猛虎、烏龜還是獅子,拭目以待吧,反正不離這三者。如果覺得今天的內容不好懂,那就把它當成猛虎,這樣心情會好些,開個玩笑。
諸菩薩的特點
接下來講諸位菩薩的特點。
「菩薩三萬二千,眾所知識」
「眾所知識」,意即接下來所講到的菩薩,都是眾所周知的大善知識。
這些大善知識猶如世間之太陽和月亮,亦如世間之明目一般,其智慧、利他心、德行等各方面功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這部經典中,只提到了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和一部分主要的菩薩。然而事實上,在佛陀住世期間,以及佛陀滅度之後的2500年中,都有無數這樣的菩薩現於世間利益眾生。過去和現在如此,未來也將如此。所有這些菩薩,都被以下將講到的功德所莊嚴。
現代社會中,有些人可能因為擁有財富而出名,比如很會炒股,或是世間首富;有些人因為顏值高、外表莊嚴而出名;還有些人因為具有藝術才華而出名,比如一些明星,名揚東西方。而那些相續中具足以下所述功德之人,往往並不為世人所知。的確,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所推崇的不同文化價值觀。
那麼,當時眾所周知的這些大菩薩,都具有哪些功德呢?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作為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我們既要明了這些菩薩已經具足了如是功德,同時,我們也可以看看自己是否具足這些功德。
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像他們那樣具足所有功德,但因為我們已經立誓成為三寶弟子,也已經發了菩提心,觀察分析自相續,具足部分功德還是能夠達到的。
這些菩薩成就了大智慧,具足了崇高的行為。「大智慧」,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本行」,具足六度萬行和崇高的利他行為。這兩者也即通常所說的智和悲。
智慧是通達萬法真相的智慧,悲就是行持大乘的六度萬行,利益一切眾生,這就是菩薩的特點。
其實,如果具備了這兩點,就應該可以稱其已具足了超然的功德。
或者從見、修、行、果的角度來講,大乘佛教的見解是無我智慧,行為是利他,以此而修,最後所得的果就是智悲雙運,也即「大智本行,皆
悉
成就」。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這些菩薩已經具足了一切佛陀的威神力,或者如唐玄奘譯本和藏文譯本當中所講,他們具足了諸佛的威德加持之力。可能在玄奘時期有「加持力」的說法,而在鳩摩羅什時期卻沒有出現。我們去年講《妙法蓮華經》時也提到過,
鳩摩羅什會用威神力或其他詞語來代替「加持力」。
所以,此處意即這些菩薩其實都具足了無比殊勝的諸佛身語意的加持力。
從這裡也能看出,身為菩薩,都不能離開諸佛的加持。我們作為佛教徒,更應該具足諸佛菩薩的加持力。這一點相當重要,甚至我也揣測,哪怕作為菩薩,一旦離開了加持力,是否在利益眾生之時也會顯得比較差勁?由此也可以推知上師和弟子之間的關係。
每一個佛教弟子,一定要具足諸佛菩薩的加持,以及本派傳承上師和根本上師的加持。如果遠離了這些加持,即使表面上看似智慧超群、辯才無礙和能力斐然,但可能實際上利益眾生的威德力還是會有所欠缺。
有些佛教徒可能自己辦道場、轉法輪很有能力,但他們從來不祈禱上師,也不會祈求三寶的加持。從長遠來看,我比較擔心這種人將來弘法利生的實力。
就像我們念誦祈禱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當佛的發願力和我們的信心兩種因緣具足時,才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如果一個人有特別虔誠的信心,對自己的傳承上師們經常祈禱、承侍、觀想,對諸佛菩薩和護法神經常念誦祈請,加持力源源不斷地融入自己的相續,則哪怕他個人能力薄弱,但依靠上師三寶無形無礙的加持力,再加上自己的信心和前世的因緣,在現實生活中行持辦道場等任何弘法利生之事,都會輕而易舉。因此,我認為這種緣起非常重要。
希望佛教徒都能時常祈禱諸佛菩薩。但一些人平時都忙於掙錢,往往只在開心時才念兩句佛。而另一些人雖然聞思,卻從不祈禱。就像學校里講佛教課的老師,只在學習和講課時拿起佛法書本,或是獨自閉目枯坐,而對於自身與諸佛菩薩的感應道交,以及諸佛菩薩的加持力卻缺少信心。
我認為,只要具有虔誠的恭敬和信心,即使是一位純學術者,也能在其研究領域得到更廣更深的收穫。
佛教不僅只有單純的學術理性層面,更有感性體悟的甚深層次。這種感性認識層次超越言詮,其許多體悟都與心聯繫在一起。如果未以真誠心去接受,那你的收穫只可能局限在內外密意義當中的外和內的部分,而得不到密的部分。佛法的密義唯有通過堅定的信心和強烈的希求心方可獲得。
「為護法城,受持正法」
此經後面是一些故事性情節,可能沒有太多發揮空間。前面這段,我盡量把大乘佛教中的一些辭彙給大家作一些解釋。前輩大德們的注釋中對這些辭彙都有很多種註解,我們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解釋。
「為護法城」
,有些注釋將「法城」解釋為實相,「護持法城」就是安住於實相的意思,這是從甚深般若方面進行的解釋
;而從字面意義
來說,就是這些菩薩為了護持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主的諸佛菩薩的佛法之城。
「受持正法」
,即通過諷誦等聞思修行來受持。如果自己沒有受持佛法,所謂的護持,猶如蒸沙成飯,完全是一句空話。所以,菩薩們為了保護「法城」,首先自身要完全能受持佛法。
同樣,我們若欲保護、弘揚佛法,令更多的世間人因接觸它而受益,自己就一定要先明了其中的甚深意義。
相反,如果我們自己不去聞思修行,就難以通達佛法的意趣。
在佛教中,
護持正法功德魏巍。
雖然聞思修的功德已難以想像,但護持正法的功德更勝於此。(此處意義和後文略有矛盾,但也許上師在此是想強調護持正法的重要性。)如《地藏十輪經》云:「千俱胝劫中,智者勤修定,所生勝覺慧,不如護我法。」
在千百萬劫中,有很多智者精勤地修持禪定,其生起的甚深智慧與功德,遠遠不及短時間中護持本師釋迦牟尼佛教法的功德大。
眾所周知,
所謂「正法」有兩種,一是教法,一是證法。
護持有多種方法,包括個人聞思修行、建立道場等,如果實在能力不足,也可以在大學或企業中建立一些學佛的社團小組、佛法研究中心等機構,這也算是護持正法。
我們通過聞思修行來弘揚正法,在末法時代顯得尤為重要。
大家不要認為護持正法只是高僧大德們的事情,跟自己毫無瓜葛,這樣的想法非常狹隘。作為佛教徒,我們每個人都有弘法利生的責任。尤其是學了大乘佛法之後,更要具備荷擔如來家業的使命感。那怕只是剛剛皈依,獲得了法名,同樣也肩負了重任。
這好比一個人雖然剛剛結婚,但從此已經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一樣。所以,我們不要認為自己只是佛法的享受者,別人才是佛法的護持者與弘揚者。
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領受佛法的真正內涵,否則沒有能力荷擔起護持和弘揚正法的重任。那怕只是學到部分內容,也可以與別人分享。
弘揚的目的,並非是為了擴大佛教徒的隊伍,而是要發自內心地希望三界輪迴中的所有眾生都能獲得解脫。
以此純潔的發心來護持和弘揚佛法,不管在什麼時代和國家,這樣的心態都正確無疑。
正如《大般涅槃經》所說,
為了護持佛法,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可以手持尖刀、寶劍(槍倒沒有說,那個時候還沒有槍)來護持佛法,但要求不能殺害眾生,只是拿刀震懾對方,不能致人於死地,畢竟戒殺是第一戒。
一般來講,比丘拿槍可能不太莊重。有些電影里有比丘拿槍參戰的情節,我們看了都很不認同,在不同場合中也說過:這是侮辱出家人嗎?怎麼能這樣?但實際上在《大般涅槃經》中已經對此有所開許。這不是要我們拿著刀槍跟誰作戰,而是在危急關頭,仍然要盡心竭力地勇猛護持如來教法。
其實,
這樣的心態不僅佛教會提倡,其他宗教也有相似主張。
我剛開始還不以為然,現在卻比較理解。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文化,有的宗教為了護教,甚至可以殺害人類。當然,這種做法過於殘忍,佛教是不敢苟同的。但為了保持自己宗教的頑強生命力,而做出一些過激的事,我們也應當互相理解。畢竟,一個古老文化的毀滅,也是很可惜的事情。
(上師喝水,笑)我為什麼笑呢?翻譯說我講得太快,讓我至少喝四次水,現在已經是第三次了。(眾笑)
利益眾生,迎難而上
以前法王如意寶講得更快。九五年我去新加坡時,看到同聲傳譯特別方便,就躍躍欲試地買了儀器回學院,摩拳擦掌地準備大幹一番。當時法王如意寶正在講麥彭仁波切和無垢光尊者的教言。他的語速特別快,我一試就有點後悔了,發現自己完全是自討苦吃,因為根本跟不上他的節奏,當時沒有漢語本,又要念又要翻譯。聽到藏語的同時就要說漢語,簡直難如登天。所以我深知,同聲傳譯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我們這次要求不高,大概翻譯就行,這也是創造一種緣起,希望以後能依靠不同的文化與語言,讓更多人沐浴到正法的甘霖。
我每次出去都感覺非常明顯,一定要迎難而上,突破自己的舒適區。
現在國內外很多年輕人,英語、法語、阿拉伯語等等都非常不錯,希望他們在學習不同語言的時候,能多學一學佛教的專用辭彙和內容,這是很有必要的,或許將來可憑此利益眾生。
按照大乘佛教理念,尤其是寂天菩薩在《菩薩集學論》中講到,只要能夠利益眾生,什麼行為都可以做。
我們這次通過不同種類的語言來同聲翻譯,使英語和日語的聽眾也能同步聽聞。剛開始我有些擔心,英語聽眾的人數應該沒問題,但日語聽眾的人數會不會很少啊?我就給同聲傳譯的人說:哪怕只有一個人聽法,也要轉法輪;但如果一個聽眾都沒有,那就不用翻譯了。(眾笑)
現在我們在這方面,不需要有任何擔心了,因為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各方的效果還是很不錯。所以,大家也有必要創造一些緣起吧!現在英語和日語的聽眾都很精進,我對此也特別讚歎。然而,大多數聽眾只是剛開始的時候很精進,卻很難持之以恆。但要想護持佛法,卻需要這樣的毅力。
「能獅子吼,名聞十方」
「能獅子吼」,
菩薩們的獅吼聲可以震懾所有具邪見的眾生,獅子是百獸之王,它發出的吼聲,令所有動物膽戰心寒,不敢發起進攻。同樣,菩薩所證悟的空性智慧以及佛教的所有理論,沒有任何外道能夠推翻。
這不是佛教自我吹噓,佛教的般若中觀思想,是任何人都無法超越的。宣說一切萬法空性的智慧之聲,就是所向披靡的「獅吼聲」。
我經常要求你們要多學一點中觀。中觀學得比較好的人,無論是自己的境界還是其他各個方面,都特別有自信。否則,自己去到一些佛教群體當中時,也誠惶誠恐,既不敢提問題,也害怕別人提問。但如果能對中觀空性有所證悟,則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把握十足!這也是在佛教方面的一種胸有成竹的境界吧!
我們現在的課程,包括學會的課程配置方面,即使不能學習五部大論的全部課程,至少也要學習中觀。去年學會已經開了五論班,但學習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後來五部大論的課程就相應減少了。
以後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給大家再次傳講中觀的課程。因為以前講的時候聽眾比較少,講得也非常簡單,當時講的主要是《中觀根本慧論》、《中觀四百論》等。早期來喇榮的佛教徒,我給他們也講過很多中觀。但不知道錄音是否齊全。
以前曾與印度的南卓堪布一起出去,他給我說:「早期在佛學院講過很多中觀,小孩子們天天學我的中觀,聽我的磁帶。」堪布說的「小孩子」,是指現在的年輕人。
現在我們學院的「小孩子們」有沒有學,我不太清楚。因為
中觀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所以我們還是要重視,包括學會的成員。
若能通達中觀,很多的佛教思想就能融會貫通。《中觀根本慧論》、《中觀莊嚴論》和《中觀四百論》等中觀論典,特別能對我們的生活,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菩薩的獅吼聲威猛有力,名聲遍布十方。這些菩薩們都是很出名的,像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等等,三界眾生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下至地獄,上至天界,可謂威震四方。不像我們人間的某些名人,在美國家喻戶曉的人,中國人不一定知道;中國婦孺皆知的名人,美國人也不一定了解;印度的名人,日本人也一無所知。但這些菩薩的威德力和發願力,卻威名遍於十方世界。同樣,相續當中真正具有三藏功德的人,他們的名聲,也遍於十方。可能自己沒有功德的人心中會時常產生懊惱和嫉妒,但也無計可施,因為如果內在功德力強大無比,外在的名聲必然響震寰宇。
《薩迦格言》里有個相似的句子(上師說藏文頌詞),忘了,現在記性不好,老了。再喝一口(眾笑),完了,四口了。(眾笑)
「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沒有眾多人祈請,但菩薩仍然視眾生為善知識,並將其安置於安樂的果位。
如果是世間人,肯定需要別人請他,他才願意做,如果別人不請,就不好意思去或者認為沒有必要去,從而放棄利益眾生的機會。
但
在利益眾生方面,佛菩薩並不像凡夫那麼矯情,只要能利樂有情,不用別人提醒祈請,就會自覺自愿地利益眾生,這就是佛菩薩的操行。
當然,有時候也需要特殊的緣起。比如說,當時佛陀轉法輪,也是示現梵天、帝釋天請求以後才轉的。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為了創造一種緣起,以證明佛法的高深與珍貴。
因此,
我們在利益眾生時,不一定非要有人勸請。自己覺得因緣成熟時,就不遺餘力地好好發心。
有些人總是顧慮重重:上面沒有吩咐我,所以我不去;下面沒有請我,所以我不去……
如果相續中真正具有菩提心,即使素不相識的人遇到困難,你也會施以援手,心甘情願地幫助他、利益他。哪怕在路邊看到眾生遇到困難,也責無旁貸地幫助他,這些都是菩薩的行為。
所以,
菩薩一般被稱之為——無需祈請的眾生善知識、一切眾生之君主、一切眾生之友伴。
「紹隆三寶,能使不絕」
「紹隆」
即繼承或者弘揚、弘傳。
「紹隆三寶」,就是指繼承三寶種姓,使之永不絕斷。
一名佛教徒若經過再三觀察後,決定融入佛教事業,那他就應該把三寶的種姓和事業繼承下去。大乘佛教的三寶事業主要是利益眾生,也就是要把利益眾生的事業世世代代不斷延續,使其綿綿不絕。
「三寶」
,就是能讓一切眾生獲得身心安樂的覺悟者、理論思想和學修團體。
將這樣的三寶事業弘傳下去,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弘揚三寶事業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障礙,都不能畏懼、傷心甚至退失。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但即使遭遇世間的困難,我們也應該勇敢地面對。其實,心越堅強,困難越無法加害我們;心越是脆弱敏感,違緣反而會紛至沓來。
(這是什麼快餐面的味道?……窗外飄進來的?……可以,沒事。是不是有些沒來上課的道友在煮快餐啊?煮了一大鍋?……嗯,他們現在可能停下來了……)(眾笑)
剛才講到,我們作為佛教徒,有責任延續三寶的種姓和事業。就像世間很多其他宗教,他們的信徒尚且會在行為上護持本教的莊嚴和規則,我們也應該清楚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降服魔怨,制諸外道」
「降服魔怨」,
是指菩薩降服了一切四魔。四魔,就是我們常講的煩惱魔、蘊魔、死魔和天子魔。
菩薩已經證悟了空性,就不會產生以貪嗔痴為主的煩惱魔障,煩惱魔就因此而消失了;一旦煩惱魔銷聲匿跡,對五蘊就不會產生執著,五蘊魔也隨之土崩瓦解;五蘊魔一旦滅盡,對死亡就無有恐懼,死魔也隨之煙消雲散;天子魔是指魔王波旬的危害,既然對死亡都沒有恐懼,天子魔自然無從產生。
所以,所謂的降魔,並非手持兵器去摧毀外在的魔軍,而是降伏內心的魔障,降伏那些因自心執著而引起的,給眾生帶來痛苦的心魔。
「制諸外道」,就是制止所有的外道。
以前古印度有96種外道,比如勝論外道、數論外道等。現在的外道主要不是指這些,而是指斷見派和常見派。
斷見派認為,所有的一切,只是曇花一現,除此以外什麼因緣都沒有,一切都是斷滅的。這種宗派的觀點,完全是一種邪見。
若以緣起法來衡量,眾生並非沒有前世後世,萬事萬物也並非無因無緣,所以說這種教法非常荒唐。
還有一種叫做常見派。常見派認為,包括造作者在內的一切事物都是常有的。但無論是以佛教的邏輯來分析,還是以現代的科學道理來觀察,這個觀點都無從立足。恆常不變的結論,會招致無窮禍患。
所以,除了常見派和斷見派,所有其觀點既不符合認知邏輯,也不符合世間規律的宗派,都稱之為外道。有些人對於外道可能會有很狹義的解釋:除了佛教以外的都是外道。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合理的。
我們在尋找真理的過程中,只要不符合真理、不符合真相的宗派,我們都沒有必要去承侍和恭敬。
「悉已清凈,永離蓋纏」
已經完全清凈,徹底遠離了蓋和纏。
「蓋」就是「五蓋」
,主要是指貪慾蓋、嗔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和疑蓋,也就是我們講禪定時提到的五種煩惱。蓋就是讓我們被覆蓋、被蒙蔽,無法繼續前進,無力採取行動,故而很多煩惱會用「蓋」來稱呼。
「纏」講的是「十纏」
,即無慚、無愧、嫉、慳、悔、睡眠、掉舉、昏沉、嗔忿、覆十種煩惱。按照《俱舍論》以及《阿毗達磨論》等很多論典所講,
纏是指眾生已經被緊緊纏縛,無法獲得自由和解脫。
諸佛菩薩己經永遠離開了所有的五蓋十纏等煩惱。當然,
我們作為後學者,現在還沒有能力完全遠離五蓋十纏,但要盡量控制煩惱。
身為凡夫,我們總會有一些毛病。有了毛病,就要設法逐漸減輕。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只要一皈依,就能立刻斷除所有煩惱。
有些人會對此憂心忡忡:哇,我還有煩惱,該怎麼辦呢?於是傷心、痛苦、絕望……這樣也沒有必要。慢慢走,可能會快快到。對吧?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
這些菩薩的心恆常安住於法性。
通達一切萬法實相以後,就會無有任何障礙,從而獲得解脫。
《入菩薩行論》中經常講到:如樹而安住。
不管遇到任何外境,都不被其所擾亂。內心完全安住,如如不動。我們前兩次課也講到:遭遇任何事,勿擾歡喜心。我也經常引用這個頌詞。不管遇到任何外境,都要保持內心安住。
但我今天在工程會議上卻沒能做到。我們這裡有些聽眾知道,其實有時候我是顯現的,但今天是真的,有自相的煩惱。(眾笑)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不這樣,工程實在難以為繼。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解脫,意思是遠離了所有執著之後,心保持在很敞亮、寬鬆的狀態之中,能無礙地斷除一切障礙。藏文當中講的是「斷除一切障礙的解脫」。菩薩都有這種功德。
雖然按照我們現在的境界,想保持內心安住、無有障礙,從而獲得內心的解脫,的確有一定的困難,但還是要努力,努力是達成目標的關鍵。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念」
指的是正念;「定」
是禪定;「總持」
是不忘陀羅尼等等;還有辯才,都能無有間斷。
洞察自己三門相續的正念一直保持不間斷;光明空性無二無別的禪定也不間斷;詞、義、咒、忍等總持功德不間斷;同時辯才也不間斷。這些都是菩薩的特殊功德。
七種辯才
尤其是辯才無礙,在《大智度論》與《華嚴經疏》中講到七種辯才,這裡稍微給大家講一下。
辯才無礙當中,首先是捷辯。
捷辯的意思,就是對於任何問題,都能用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予以回答。
第二個是迅辯
,三言兩語就能簡單快速地回答,而不是在別人提問的時候,就避而不答說:「我休息一下再回答你。」菩薩不是這樣,都是很快速地予以解答。
第三個叫做應辯
,回答的時候,能顧及對方的心態、文化背景,以及根據時間、地點等等而因材施教。這是很重要的,很多時候我們真的需要善於回答問題。比如說,一個世間人問你問題,結果你用佛教的勝義諦、世俗諦等字眼來回答,但對方根本就不懂什麼叫勝義諦、世俗諦,那無異於對牛彈琴。同樣,如果讓西方人來回答東方人的問題,可能也很難正確無誤。所以,針對根機不同眾生的隨機應辯不可或缺。
第四個是無錯謬辯
,即非常契合真相,以理服人,不會違背真理,沒有任何錯謬地回答。
第五個叫做無斷辯
,在回答的過程中不會間斷,妙語連珠、滔滔不絕。不會一有人提問,就馬上停下來。我們有些人一遇到別人提問,就:「啊?嗯……(上師做撓頭狀)我想一想……」(眾笑)不是這樣,而是單刀直入地就能給出正確的答案。
第六種叫做豐義味辯
,意義豐滿,內涵深邃,教證、理證、比喻都浩如煙海。就像《妙法蓮華經》中廣大無垠的教義、教證、理證、比喻等等,可以從多個側面給予無窮無盡的回答。
第七種是一切世間最上妙辯
,這是世間最好的方法,包括聲音如雷,回答方式讓人感覺神清氣爽,不刺耳,不會刺傷他眾的心等五種功德。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
無不具足」
布施、持戒等六波羅蜜多就不廣說了,這些菩薩都具足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方便和力,其他譯本當中是十波羅蜜多,前面包括了最究竟的般若波羅蜜多,然後還要加上智慧波羅蜜多、大願波羅蜜多,這樣一共是十種波羅密多,所有波羅密多無不具足。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這些菩薩已經獲得了無緣空性的智慧,到達了無生法忍的境界。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
能夠隨順眾生,轉不退轉法輪。隨順有十項隨順等很多解釋,但實際上就是隨順眾生,轉不退轉法輪。
菩薩是隨著眾生的根機意樂而轉法輪,永遠不會退轉。
凡夫也會暫時給別人轉法輪,但往往到後來就退避三舍了,法輪沒有了,轉不起來了。
我對有些輔導員曾寄予過厚望,也認為有些堪布、堪姆在利益眾生方面,無論是口才、辯才、智慧、利他心等各方面都好像挺不錯,但後來卻出現了一些問題。也可能是他們自己的福報不夠吧,最後不要說轉法輪,不轉邪法輪就不錯了。這些人如果倒轉法輪,還是有些危險,因為他們有一些聰明才智,又對佛教略知一二,如果改行轉邪法輪,可能更具有危險性。但
菩薩是不會退轉的,而凡夫卻很難持之以恆。
有些法師,法輪轉著轉著就累了,轉不動了:「啊,現在就休息吧,該休息了,不用轉了,可以了。」但真要轉法輪,我希望大家都能堅持到底。轉法輪很重要,我在此也祈請大家廣轉法輪。
再講一點點吧,好像不太多了。
「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善解法相」
,能夠了解眾生的法相,就像《俱舍論》裡面講的各種法相,《妙法蓮華經》裡面也講到牛車、羊車、馬車等不同乘的法相。
「知眾生根」
,同時又知道眾生的根機。了知眾生根機很重要,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如果不知眾生根機,哪怕做一些簡單的事,比如調解兩個人的矛盾,也困難重重。
不要說是講密法或顯宗,哪怕是處理一些與信仰沒有任何關係的世間事務,都需要了知眾生的根機。
「蓋諸大眾,得無所畏」
不被眾生所轉,能涵蓋一切眾生,無所畏懼。此處是指,
用智慧覆蓋眾生,而不被眾生所轉。菩薩具足無我的智慧,完全可以毫無畏懼地調伏所有眾生。
有些注釋當中對畏懼是從四個方面來講的:總持無畏懼,就是陀羅尼無畏;知根無畏懼,就是了知根機;能答無畏懼,回答眾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毫無畏懼;除疑無畏懼,遣除一切懷疑無有畏懼。
如果我們學得比較好,肯定可以做到無所畏懼。
我昨天講完課以後,聽了所有的輔導,我還是很開心的。輔導員一個比一個年輕,智慧一個比一個銳利,講課的時候也沒有壓力,毫無畏懼,希望你們以後能繼續發揚光大,這樣的聞思修行應該是很好的。
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沒有其他五欲的干擾,專心致志地聞思修行,對佛教的懷疑與邪見,也可以在大眾面前展示出來。這樣很多疑惑都能夠得以遣除,對未來的弘法利生也必定會有很好的作用。
今天就講到這裡吧。
(上師接過轉經輪,開始轉。)給你們看一下,否則我的轉經輪誰都看不到,擔心除了山裡的人以外,其他人都不用轉經輪。今天聽課的人,都拿上轉經輪,一起念誦《普賢行願品》來迴向。
剛才講到「蓋諸大眾,得無所畏」,
我們應該拿著大大的轉經輪,沒有一點畏懼感。這種無所畏懼,不是膽大妄為地拿著武器和別人打仗,而是心裡已經獲得了自在,獲得了智慧。
現在很多人缺乏安全感,生活中時常驚慌失措,在家裡小心翼翼,感情上患得患失,做生意誠惶誠恐,與別人交往畏首畏尾,接觸父母時瞻前顧後,走夜路也膽小如鼠……等等等等。
但如果有了智慧,就所向無敵、堅不可摧了——「蓋諸大眾,得無所畏」。
前文回顧
《
維摩詰經
》第1課講記
《維摩詰經》第2課講記
三世諸佛如何迴向
我亦如何迴向
※尼泊爾(2):夏絨卡秀,蓮師爸爸的作品,助你實現一切願望
※家人反對學佛,在家搭設供桌陳設供品會被譏諷抱怨,我該怎麼辦?(問答合集18)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